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青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青年
山东青年

月刊

1004-0927

sdqnbjb@163.com;sdqnjiaoyu@163.com(教育研究)

0531-88110196;0531-82171578(教育研究)

250013

济南市山大路11号

山东青年/Journal Shandong You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电商平台售后服务的法律规制

    刘敏
    318-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各大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由于其出现时间尚短,各项制度尚未完善,导致了人们在网购中、网购后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其中,售后问题就是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有关电商平台售后的法律规范的缺陷,提出"七天无理由退货"自主协商、完善发票制度等解决措施,以此更好规制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

    公序良俗原则在婚外第三人遗赠中的适用

    李奥
    320-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司法实践中,婚外第三人遗赠纠纷案件存在很大争议。法院裁判通常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认定遗赠协议额无效。从法学理论角度来看,这不仅不符合原则适用的条件,而且存在公序良俗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冲突。因此,正确规范公序良俗原则在婚外第三人遗赠中的适用,有极大的司法实践意义。

    公序良俗原则遗赠继承法

    监察委职务犯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李鹏
    323-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监察法》出台之后原本隶属于人民检察院自侦的职务犯罪案件转隶至监察委员会。《监察法》出台确立了监察委职务犯罪调查过程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既是监察调查环节的自我约束也是保障案件实体真实的关键环节。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由于《监察法》出台时间短尚在初创阶段,该规则还不完善。自《监察法》颁行适用以来,监察委职务犯罪调查过程中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也存在界定模糊、监督困难、程序性操作缺失等问题。为保障监察委有效的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必须对"非法证据"加以明确界定,完善监察委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程序性操作,以此来保障监察委顺利实施该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监察委职务犯罪调查监察法

    浅析触法未成年人的收容教养问题

    刘晓超
    325-326,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频发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被"一放了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论。针对不达刑事责任年龄触犯刑法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国《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收容教养措施,但规范得过于笼统,缺乏明确的适用标准,且执行场所也不一。虽然正在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草案中删除了收容教养这一内容,但收容教养是目前唯一能解决触法未成年人犯罪的办法,我们应在该法中将其激活并朝着司法化的方向改革重构,这既能使收容教养的启动合法化,又能治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却管制不了的困境。具体可通过明确适用条件,重构司法化程序,以及完善执行来重新激活收容教养制度。

    触法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司法化

    资讯类短视频传播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及保护

    徐文青
    327-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资讯类短视频凭借其较强的互动性和社交性,在信息分发传递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及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形象传播。该类短视频对未成年群体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监管方和媒介特质等方面。对该类短视频的治理需要结合短视频传播特性以及未成年群体的特殊性,从把关人角度和法律监管角度进行针对性分析。

    新闻资讯未成年人隐私内容监管

    个人信息权益的人格权编保护研究

    唐露原
    330-33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但以往并未规定个人信息的具体保护模式。伴随着《民法典(人格权编)》中个人信息有关条文的公布,个人信息实际上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格权益与隐私权区分受到保护。个人信息保护采取确权结合规范的保护模式,基本原则和合理使用的规定都让个人信息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挑战,一些不能直接识别自然人的信息也需要受到重视。

    个人信息人格权益人格权编利益衡量

    简论我国网络暴力及其法律规制

    王璐瑶胡慧
    33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暴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愈发严重,我国虽然对其有关关注,但是并未作出专门性的可供全国范围适用的法律法规。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概况、特点以及危害入手,在了解网络暴力之后,体系化地分析我国现有的司法和立法情况,横向对比外国相关法律规范,针对我国有关网络暴力的法律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网络暴力立法建议司法建议

    浅谈关于影视行业的环境保护立法问题

    吴思涵
    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往今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社会两个重要的焦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更是当今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行业的兴起,相应的环境保护立法却很难及时跟上脚步,这就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特别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影视行业,其破坏环境的案例频频发生。因此,建立健全与影视行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可行的,必要的。本文就将从四个角度来浅谈关于影视行业的环境保护立法问题。

    环境保护影视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立法

    政策衔接中的风险规避问题——以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转变为例

    肖丽丽
    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之间具有理论上的互嵌性和实践中的共融性,这为二者的衔接实践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以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转变为例,探究政策衔接过程中的风险规避问题,归纳出政策衔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目标脱耦风险、举措脱节风险、执行空转风险、组织疲弱风险。

    政策衔接风险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知识产权侵权不停止判决司法证成困境与突破——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

    杨洁
    337-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逐渐出现判决停止侵害将造成"双方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或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新情况的出现,"停止侵害当然论"这一传统审判思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审判实践的需求。而囿于我国现行法的束缚与传统民法理论关于知识产权类物权保护观念,在停止侵害请求权限制法律依据缺位、社会公共利益概念不明的情况下,法院更加难以运用利益衡量原则作出具有说服力的判决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司法实践中甚至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何打破司法实践审判困境,法院需要明确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依据"利益位阶的社会普遍共识"、"利益层次结构理论"等构建多重审判逻辑。

    侵权不停止利益衡量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