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青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青年
山东青年

月刊

1004-0927

sdqnbjb@163.com;sdqnjiaoyu@163.com(教育研究)

0531-88110196;0531-82171578(教育研究)

250013

济南市山大路11号

山东青年/Journal Shandong You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海域内海洋资源税租制度安排之初探

    沈茜
    315-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资源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对海洋资源税租的研究和立法凤毛麟角.但从海洋资源集合性现实特性来看,其确有单独立税、立租的必要.应用税制基础理论分析考量海洋资源税应具有矫正海洋资源开发外部效应、贯彻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代际资源利用公平的制度功能,而海洋资源租是对国家作为海域所有权人的权益保护,尽管租税合一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不应混淆.国外种类多、分类细的税目设置更值得借鉴.因此,海洋资源立税明租,建立海洋资源资源租联动机制是我国海域内海洋资源税租制度安排的较优选择.

    海洋资源税海洋资源租海域使用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口袋化"倾向的思考

    隋轶
    318-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和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趋于完善,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很多社会热点案件的公众参与度也逐年攀升,受公众传统观念和舆论的影响,司法机关在处理社会热点案件时不免受到影响,而当一个社会热点案件得到判决,其判决结果很容易成为指导性案例被其他地方司法机关所采用,由于不同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刑法某些罪名存在兜底性的条款,很容易导致不同性质的案件被定为相同的罪名,使得司法裁判的结果有失公平,有损司法公信力的同时也让司法实践部门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没有统一的裁判标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近几年被广泛适用的罪名,由于其采用高度概括的罪状描述模式,在司法实践领域常常被司法行政机关针对不同案件的不同危害程度所采用,使该罪出现口袋化倾向.本文笔者以长春李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引发思考,结合近年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旨在指出以危险方法危害安全罪的适用应当进行必要的限缩以及对该罪如何撕掉口袋罪的标签提出建议.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口袋罪"倾向危险方法

    危险驾驶罪缓刑适用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唐光宇
    320-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扩大了犯罪圈,但危险驾驶罪的刑罚只有拘役和罚金,是一种典型的轻罪,应当要罪刑均衡.从"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的角度设置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危险驾驶罪的缓刑适用比例逐年增加,量刑在整体上呈现轻型化的倾向,与理论上对危险驾驶罪的认识相符.影响危险驾驶罪缓刑适用的因素有血醇含量、自首、坦白等,在缓刑期限上,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行为、是否自愿认罪等情节也存在一定影响.

    危险驾驶罪缓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新常态下国有施工企业推进依法治企理念落地的实践研究

    肖志微
    32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国企改革持续走向纵深,构建科学有序、合理合规的运转机制及市场竞争机制对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非常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依法治企理念解读,探寻企业依法治企的着力点,提供法治强企个案的呈现,为企业法治理念落地与回归提供可能.

    新常态依法治企工程项目腐败合规

    家事审判改革背景下我国家事调解的制度构建研究

    王少敏王红
    324-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事调解是近年来我国家事审判改革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其在家事纠纷的解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维系当事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决定了家事调解的独特性,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做法,将家事调解从一般民事调解中独立出来,构建独立的家事调解制度.在未来深化我国家事审判改革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建立我国家事调解制度的专门化道路.

    家事纠纷家事审判改革法院调解调解前置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制度分析

    向鑫
    327-328,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补偿是《中华人民是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项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劳动者因对补偿条款的认识不到位而在离职时没有取得相应的补偿,然而有些用人单位也会由于劳动者的恶意要求而支付巨额补偿,困境何在?通过对相应条款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条款虽然进行罗列式的规定,但存在着一些细微的矛盾之处.例如,《劳动法》第24条与《劳动合同法》第36条中是否存在差别?《劳动法》第28条的规定在支付方式上是否存在漏洞?《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情形如何适用?基于此,结合制度规定的立法目的、文义解释与规范性规定之间的逻辑架构分析等方面,探索该项制度的完善对于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利益平衡的重要意义.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制度逻辑矛盾

    论认罪认罚视野下值班律师的有效辩护

    许飞
    329-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值班律师制度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配套制度,发挥着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保障作用.在认罪认罚中,应引入有效辩护理念,强化值班律师辩护职责的有效性,保障认罪认罚制度下认罪的自愿性、认罚的明知性及程序选择的明智性.针对认罪认罚案件中存在值班律师"见证人"化、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缺乏及履职保障的不足,应明确值班律师辩护人角色、强化刑事辩护质量最低标准及完善值班律师履职保障机制,提升值班律师辩护的有效性,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顺利实施.

    认罪认罚值班律师有效辩护

    "996"现象背后的法律问题研究

    杨盛涵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生产力的需求逐渐迫切,劳动者的工作时长随之逐日增加,"996"这个新兴词汇走入了我们每个人的视线之中.对"996"现象背后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变得十分迫切.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下,企业该如何提高生产力,法律该如何摆脱其滞后性有待考量.

    "996"现象经济发展生产力需求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法

    再探值班律师制度

    姚卓儒
    33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值班律师制度,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值班律师定位不明确、法律帮助流于形式、权利保障不充分以及激励不足等的问题.未来可以从明确值班律师的地位,赋予值班律师履职所需诉讼权利,提高办案补偿并注重精神激励等方面推进值班律师制度的建设.

    值班律师定位权利

    商标权侵权损害赔偿实施数据研究

    赵月坛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针对2009-2018年上海法院的商标权侵权损害赔偿判决书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展现十年间上海地区商标权侵权损害赔偿实施中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描述法定赔偿、赔偿数额及当事人举证方面的情况,利用数据进行清晰展现,以期提出应对方法.

    商标侵权法定赔偿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