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Journal Social Constru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展型社会福利资源获得的市场互助机制研究

    时立荣翟翊辰
    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利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福利论的核心议题,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提供了福利向市场开放的政策工具.因此,和市场相匹配的福利输送机制成为了操作转化的关键.一直处于社会互助体系边缘的市场互助机制可以为民生福利问题提供一种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它在对接福利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社会投资或社会金融、资产建设、商业保险、社会企业模式、ESG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五种市场互助运作机制.这些机制通过对社会价值要素的"再市场化"提升了社会保障的市场功能,使福利内涵从实物福利转向能力福利,为低收入群体、就业难群体、脆弱家庭、脆弱环境等提供了包容性社会保护.

    道德经济福利社会论市场互助机制再市场化

    空间嵌入与重构: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的策略与逻辑

    付钊
    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作为空间的多元价值.然而,城乡转型进程中的乡村空间重组造成了乡村资源失配、关系失调和文化失序及其衍生的空间正义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治理进程.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建构了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的分析框架,以社会工作参与S村"功德林"营造项目为例发现,社会工作以空间为治理对象和依托,通过资源重组、关系重构和文化重塑的实践过程推动乡村物质、社会和文化空间再生产,实现营造物质空间载体、培育社会空间表征和涵养文化空间势能等目标.以空间正义为价值理念,以空间分析为工具手段,以空间赋权为技术方法的治理逻辑可以激活空间主体活力,整合空间生产要素,促进空间合作生产,推动乡村公共空间重构,实现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空间嵌入.与其他主体相比,社会工作在公共空间再生产中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实践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情感生产能力等优势.

    社会空间理论乡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社会工作乡村治理

    多元一体:村社主导型旅游空间生产的实践机理

    蒋晓雨郭占锋
    4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村落得以涌现.立足于村落旅游发展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乡村旅游空间的生产离不开村社集体的组织功能.元村在村社主导下,将"集体行动—集体意识—集体体验"嵌入旅游空间生产实践中,形塑了以集体行动为导向的物质景观空间、以集体意识为核心的文化认同空间和以集体体验为特征的社会关系空间,综合性、系统性地构建了当地乡村旅游空间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村集体组织以旅游空间为载体,通过资源整合、利益共享、关系协调、制度包容等机制,理顺了农民家庭、外来商户、地方政府、游客以及旅游公司等各类空间生产主体的社会关系,形成了良性的旅游空间秩序.村社主导的空间生产模式统合了乡村旅游的产业属性和社会事业属性,有效地规避了空间异化的问题,为旅游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村社主导空间生产空间秩序乡村旅游共同富裕

    动机式会谈在提升农村留守老人主动健康素养中的应用研究

    姚红钱坤
    7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农村留守老人主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困境不仅源于生理老化,还受到社会文化、社区环境和家庭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对 5 个省份共 25 名农村留守老人的个案干预,探讨动机式会谈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策略在促进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素养提升中的作用机制和干预步骤.动机式会谈具有促进农村留守老人健康行为改变的潜力,通过动机激发、行动促发、行动维持以及能力提升等四个核心步骤,帮助农村留守老人从理解认知复杂性到强化积极情感,再到提升自我效能和主动健康素养.动机式会谈的最终目标是激发老人内在的改变欲望,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进而提升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通过强调主动健康的重要性,可以在老年人群体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内在健康动机,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改善和整体福祉的提升.

    农村留守老人主动健康健康素养动机式会谈

    失业风险感知对青年阶层地位认同的影响——基于相对剥夺感和社会支持的视角

    柳建坤曾煌烽
    9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的阶层地位认同是衡量社会结构开放性的重要指标,而较低的阶层地位认同会加剧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2013-2021 年,青年的阶层地位认同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趋势,具有强失业风险感知的青年的阶层地位认同始终低于具有弱失业风险感知的青年;失业风险感知会诱发青年的相对剥夺感,进而降低其阶层地位认同;以社会保障为代表的正式社会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失业风险感知对青年阶层地位认同的抑制效应;失业风险感知对风险抵御能力弱的青年的阶层地位认同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应.本研究对于决策部门提升青年的阶层地位认同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青年阶层地位认同失业风险感知相对剥夺感社会支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否有效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何志鹏王艳南曾起艳
    11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拓展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效应理论分析框架,基于 2018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且这一提升效应具有包容性特征,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女性老年人的作用更为突出.和精神慰藉与咨询援助服务相比,基础生活服务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作为老龄化背景下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应全面提升以生活支持服务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龄化心理健康健康生产函数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父母情感支持和生活教育参与对西北青少年学习内在动机的影响——目标感的中介作用

    张竞月刘志发
    14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内在动机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能够显著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意志力和学习表现.本文使用"西北青少年社会资本与福祉纵向研究"的基线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模型考察父母的情感支持、生活、管教参与和西北青少年目标专注度与学习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支持、父亲生活参与以及母亲对青少年的管教能够通过影响青少年的目标专注度,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内在动机.该研究探析了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改变父母的教养参与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内在动机.

    青少年学习内在动机父母情感支持父母生活参与父母管教参与

    《社会建设》征稿启事

    《社会建设》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