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护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护理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上海护理

上海市护理学会

翁素贞

双月刊

1009-8399

shhlbjb@163.com

021-62671836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358号弄1号606室

上海护理/Journal Shanghai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护理》杂志是上海市护理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期刊。已成立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市护理学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多年来,上海市护理学会在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坚持护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以及在护理领域的各个学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成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1996年,上海市护理学会决定创办一本能全面反映上海护理界的新面貌、新技术的杂志,即《上海护理》杂志。经过4年内刊的磨练,2001年,《上海护理》开始了正式出版发行的漫漫征程。为丰富杂志的内容,为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编委们及编辑部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与创新,外塑形象、创品牌,内练素质与功力,逐步开创了《上海护理》杂志的新局面。正式创刊10年来,《上海护理》杂志已从第一卷时的48页、季刊,至第八卷的96页、双月刊。发行量从每期15000册到26950册。期刊每期精心策划专题,开设的“专家视点”、“法律论坛”、“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及“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等已成为上海护理的品牌栏目,尤其是“专家视点”,资深专家们独特的视角、建设性的意见等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护理》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于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上海的护理领域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上海的护理界更有着不断开拓、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在这样丰润的土壤里生存与发展,使《上海护理》杂志与国际上先进的护理理念一脉相承,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护理科研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市护理学会《消化内镜诊疗前消化道准备》团体标准解读

    陈萃宋燕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29日发布了《消化内镜诊疗前消化道准备》团体标准,规范了消化内镜诊疗前消化道准备的护理技术标准,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评估要点、护理指导、效果评价及不良反应护理.文章对该团体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与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及应用标准、规范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消化内镜诊疗消化道准备团体标准解读

    二元应对联合正念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赵颖孙玉倩刘亚楠王楠...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元应对联合正念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胸腔镜根治术的99例肺癌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及其配偶分为对照组、二元应对组和二元应对联合正念组(联合组),每组分别33例.比较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4周3组患者二元应对问卷(DCI)得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得分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得分.结果 干预前,三组DCI、EORTC QLQ-C30、HA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及干预后4周,二元应对组和联合组的DC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的HADS、EORTC QLQ-C3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DCI得分高于二元应对组(P<0.05),其HADS、EORTC QLQ-C30得分均低于二元应对组(P<0.05).干预后及干预后4周,3组DCI、EORTC QLQ-C30、HADS得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4周,联合组DCI、EORTC QLQ-C30、HADS得分均优于干预后(P<0.05).三组患者DCI、EORTC QLQ-C30、HADS得分变化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作用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元应对联合正念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二元应对水平、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肺肿瘤二元应对正念生活质量负性情绪

    基金项目的标注方法

    10页

    基于德尔菲法的临床护士产后返岗培训方案构建

    丁霞汪海燕潘文婷李晓玉...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产后返岗培训方案,旨在为管理者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8-10月,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拟定护士产后返岗培训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妇产科护理、心理学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确定最终培训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和0.90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7及0.425.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4.21~5.00分,变异系数为0~0.19.最终形成的培训方案包含5项一级指标(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效果),14项二级指标和35项三级指标.结论 产后返岗护士培训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与可靠性,可为我国临床护士产后返岗培训模式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护士产后返岗培训德尔菲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生活空间纵向变化及潜在剖面分析

    赵洪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居家生活空间纵向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潜在剖面类别和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收治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心内科的110例住院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空间评估量表(LSA)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Mplus 8.3软件对其居家生活空间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生活空间潜在类别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CHF患者生活空间剖面分为生活空间持续受限组(n=33)、生活空间部分改善组(n=62)和生活空间显著改善组(n=15)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独居是老年CHF患者生活空间部分改善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CHF患者生活空间显著改善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居家生活空间存在异质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年龄、独居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对生活空间的改善有显著影响.医护人员应在老年CHF患者出院前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心脏康复方案指导,尤其为独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以提升其居家生活空间水平.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生活空间纵向变化潜在剖面分析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急诊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20页

    恶性颅脑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王春香沈佳岚陈翠翠唐琦...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恶性颅脑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的真实体验,为后期构建优化放疗管理方案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采样目的抽样方法选取至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肿瘤科行放射治疗的9例恶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恶性颅脑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的真实体验,共提炼出4个主题:放疗初期存在恐惧心理,放疗期间不适症状加重身心疲惫感,主动报告健康信息的意识不强,对疾病预后期望高.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恶性颅脑肿瘤患者放疗初期的心理建设,加强其在放疗期不适症状的管理,同时积极促进患者报告结局的临床应用,开展放疗延续护理,以提升恶性颅脑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颅脑肿瘤放疗真实体验质性研究

    配偶照顾负担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间的中介作用

    刘玉敬郭思尧陈璐郭宗海...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配偶照顾负担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间的中介作用,为制订减轻配偶照顾负担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总医院收治的311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DCI)及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得分分别为(100.05±19.02)分和(86.03±16.62)分,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得分为(59.49±13.90)分.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得分与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得分均呈负相关(r1=-0.719,P<0.001;r2=-0.790,P<0.001),患者二元应对得分与患者配偶二元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840,P<0.00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患者配偶照顾负担在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间起中介作用(β=0.26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14%.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二元应对水平偏低,其二元应对水平可直接影响或通过其配偶照顾负担间接影响其配偶的二元应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家属的二元应对水平,并降低其配偶的照顾负担,促进其心理健康.

    卒中偏瘫二元应对照顾者负担

    脑卒中二级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叶梦颖胡欢欢郑静甘丽芬...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和实施预防脑卒中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为基础,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脑卒中二级预防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开展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证据综合.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6篇,从风险评估、多学科团队管理、预防策略3个方面归纳出34条证据.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制订个性化干预策略以预防其疾病发生发展,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卒中二级预防管理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脑卒中患者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梁光梅覃勤宋倩倩蒋青健...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影响因素,为在脑卒中患者中开展ACP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脑卒中患者接受ACP的影响因素共提炼出3个主题:行为态度消极(对ACP了解少、对ACP需求低);主观规范压力大(社会支持度欠佳、对ACP存在抵触心理);知觉行为控制困难多(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不一、客观因素不成熟).结论 脑卒中患者接受ACP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纠正患者对ACP的认知偏差,帮助其争取社会及家庭支持,同时加强ACP的客观支持,从而促进患者行为意向的转变,以提高其对ACP的接受水平.

    卒中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