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护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护理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上海护理

上海市护理学会

翁素贞

双月刊

1009-8399

shhlbjb@163.com

021-62671836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358号弄1号606室

上海护理/Journal Shanghai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护理》杂志是上海市护理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期刊。已成立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市护理学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多年来,上海市护理学会在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坚持护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以及在护理领域的各个学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成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1996年,上海市护理学会决定创办一本能全面反映上海护理界的新面貌、新技术的杂志,即《上海护理》杂志。经过4年内刊的磨练,2001年,《上海护理》开始了正式出版发行的漫漫征程。为丰富杂志的内容,为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编委们及编辑部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与创新,外塑形象、创品牌,内练素质与功力,逐步开创了《上海护理》杂志的新局面。正式创刊10年来,《上海护理》杂志已从第一卷时的48页、季刊,至第八卷的96页、双月刊。发行量从每期15000册到26950册。期刊每期精心策划专题,开设的“专家视点”、“法律论坛”、“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及“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等已成为上海护理的品牌栏目,尤其是“专家视点”,资深专家们独特的视角、建设性的意见等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护理》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于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上海的护理领域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上海的护理界更有着不断开拓、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在这样丰润的土壤里生存与发展,使《上海护理》杂志与国际上先进的护理理念一脉相承,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护理科研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住院跌倒风险的相关性

    缪婕计莹沈琳辉何玉婷...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跌倒风险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评估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的132例老年男性T2DM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72 h动态血糖监测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并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估其跌倒风险等级.比较跌倒中高风险组及跌倒低风险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跌倒中高风险组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水平及使用胰岛素比率均高于低风险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HbA1c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跌倒低风险组患者相比,跌倒中高风险组患者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明显降低[(49.8±5.1)%vs(68.8±6.4)%],而葡萄糖低血糖时间(TBR)[(20.8±3.9)%vs(6.3±1.9)%]、血糖变异率(CV)[(45±3.9)%vs(34±4.5)%]、平均血糖(MAGE)[(5.6±1.8)mmol/L vs(4.1±1.2)mmol/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胰岛素、TIR、TBR、CV、MAGE均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跌倒中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跌倒中高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该类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准确评估其跌倒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

    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住院血糖波动跌倒风险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早期预警评估表的构建及验证

    罗丹顾群李红仙汪馨婷...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验证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早期预警评估表,以期为临床护士早期发现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腹膜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4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312例患者为建模组,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治疗的134例患者为验证组.回顾性分析建模组3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评价模型的预测判断能力.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出口处皮肤情况、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为发生PDAP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将其纳入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根据约登指数确定预测PDAP的最佳截断值为:Hb≤98.5 mmol/L,导管出口皮肤评估≥3分,ALB≤33.9 mmol/L,PCT>0.1 μg/mL,基于相关指标模型形成PDAP早期预警评估表.将评分系统应用于验证组患者,比较PDAP理论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结论 此次研究构建的PDAP早期预警评估表,经检验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护士准确、快速识别PDAP发生风险,提醒护士尽早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PDAP发生率.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预测模型危险因素评估

    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胃肠道反应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

    胡丽莎彭淑华祝玲吴恬玮...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在国内外相关网站及数据库(UpToDate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BMJ最佳临床实践、澳大利亚JBI网站、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世界肿瘤学网络、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医脉通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医疗保健与研究质量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癌症免疫治疗协会等网站,以及Cochrane Library、Embase、CHINAL、Web of Science、OVID、PubMed、SinoMed、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关于肿瘤患者免疫治疗胃肠道反应预防及管理的临床指南、最佳临床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相关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2022年9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在结合临床专业人员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证据总结.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及3篇队列研究,围绕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及管理,汇总了胃肠道评估、危险因素、基线筛查、诊断检查、药物治疗、胃肠道护理、健康教育7个方面的23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肿瘤患者免疫治疗胃肠道反应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肿瘤免疫治疗胃肠道反应预防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第十六届上海市护理学会科技奖申报即将截止

    56页

    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效果的Meta分析

    陈卫宏杨玲陈悦侯黎莉...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9月公开发表的与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所造成放射性皮炎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包括6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新液组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总体有效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4,95%CI(2.29,7.15),P<0.05];康复新液组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19,0.63),P<0.05].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Ⅱ级及以上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康复新液Meta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升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效果

    卢瑛陈沅王维沈洁芳...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提升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流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12月1日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共827镜次设为FMEA实施前组,2022年1月1日至12月1日AER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共844镜次设为FMEA实施后组.运用FMEA对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操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查找每个环节中的高危因素,针对RPN>125的关键环节制订改进方案并予以实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的失效模式RPN值、内镜消毒合格率、内镜故障维修率、手术患者等待时间、手术室护士AER操作熟练度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 FMEA实施后,经过筛选并整改的5个项目的RPN值均下降至<125分;总体的RPN值由1 247.24分下降至475.05分,RPN值下降率为61.91%;FMEA实施前后内镜消毒合格率及内镜故障维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MEA实施后手术患者等待时间短于实施前[(10.35±1.57)min vs(12.38±1.91)min],手术室护士AER操作得分及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92.50±3.92)分vs(80.49±5.64)分,(93.87±2.16)分vs(83.07±3.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FMEA针对性优化相关操作流程,使手术室护士对软式内镜的清洗操作更加熟练,有助于提高清洗效率与质量、减少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医生满意度.

    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食管癌及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

    中国政府网
    66页

    导航护理模式在二级医院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管理中的应用

    徐玉兰孙莉李懿雯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导航护理模式在二级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过程中,缺乏时间节点管理、参与人员分工不明确等问题,进行流程优化改进,实施基于导航护理模式的全程溶栓管理.比较改进前后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流程所用时间及溶栓后相关结局.结果 导航护理模式实施后(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与实施前(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比较,患者的急诊初筛时间[(2.37±0.81)min vs(4.60±1.28)min]、静脉通道开放时间[(4.77±1.07)min vs(6.33±1.27)min]、就诊至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的时间[(6.90±1.03)min vs(11.17±1.66)min]、就诊至完成CT扫描的时间[(23.80±4.60)min vs(38.83±9.51)min]、就诊至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50.00±7.60)min vs(63.70±9.79)min]均有所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的意识水平、神经功能状况、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及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航护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溶栓后的肢体运功及语言功能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导航护理模式有助于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管理流程,可有效缩短静脉溶栓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导航护理模式全程管理

    依托考昔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中西医护理

    陈茹施春香沈中鸣沈佳...
    71-73页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依托考昔关节炎,类风湿中西医结合护理

    基金项目的标注方法

    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