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海河水体中放射性核素 238U和 232Th的环境致癌风险和来源,采用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于2021年1月、4月、7月和10月,采集海河各段水样,测定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 238U和 232Th的浓度;同时,基于Monte Carlo模拟,结合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致癌风险模型,对海河水体中 238U和 232Th的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价;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对污染源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238U和 232Th的活度浓度分别为(36.5±25.2)mBq/L和(0.041±0.037)mBq/L,238U活度浓度明显高于 232Th;238U活度浓度在1月最高,其次为4月和10月,在7月最低;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中、下游的活度浓度大于源河流和上游的规律;海河水体中 238U和 232Th在4月、7月和10月污染概率都未超过20%,在1月有较高的污染风险;从空间分布来看,海河源河流和上游的污染概率极低,中游和下游发生污染的概率在11%~14%之间;238U和 232Th产生的致癌风险指数在10-6~10-4之间,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238U和 232Th对幼儿产生的总致癌风险最高,其次为成人,少年的风险最低;海河水体中 238U主要有4种来源,分别为农业源、工业源、宇宙射线和土壤源,其贡献率分别为61.4%、12.6%、8.9%和17.1%;232Th的来源主要有3个,分别为工业源、宇宙射线和土壤源,其贡献率分别为18.1%、59.8%和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