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

杨清雨

季刊

1006-0235

pcit.yssh@sinopec.com

010-69345106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石化技术》编辑部

石化技术/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纤测井的特性及应用

    郝正海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了光纤测井技术的特性及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广泛应用.首先阐述了光纤测井技术的特点,包括高精度与多参数测量、抗干扰性强、数据传输高效、可远程操控等.随后分析了光纤测井技术在理论上的优势,如温度监测、压力监测、多相流监测、声波测量和激光光纤核测井等,并结合实际说明了光纤测井技术在油田联合站方面的应用.期望通过研究为现代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与技术保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光纤测井特性传感器应用

    乌石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

    汪明伟岳绍飞王磊孙天竹...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基于岩心、壁心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结合岩石相、测井相和地震相标志研究,认为乌石 A 油田流三段沉积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等 6 种沉积微相.研究认为,乌石 A 油田流三段处于湖进体系域的中早期,早期平原亚相较为发育,随着水体加深,平原亚相逐渐向前缘逐渐过渡,晚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乌石A油田流三段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

    东胜气田锦58加密区地应力场演化规律研究

    朱新春方燕俊陆姣平王帆...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petrel一体化优势,建立锦 58 加密区四维压力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法双向耦合建立研究区四维应力场模型.基于泵注程序,建立基于四维地应力模型的人工裂缝扩展模型,模拟重点井全井段裂缝扩展规律,依据实施裂缝监测井资料作为检测验证手段,修正应力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锦 58 井区地应力大小主要受岩性、构造及断层影响,泥岩发育区地应力呈现高值,砂岩发育区地应力随岩性变化而变化,模型最大水平主应力在 64~72 MPa;平均井组地层压力下降 10~15 MPa,对应地应力下降 8~10 MPa,研究成果对后续不断增加的加密区新井产能建设部署提供模型支撑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加密调整四维压力场四维应力场检测验证手段模型支撑

    L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挖潜研究

    王海更张博文张俊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L油田L60 油组发育一套低阻油层,是油田上产的重要潜力.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宏观沉积环境和微观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60 油组地层沉积时期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水动力较弱,主控物源提供较丰富中酸性火山物质,古气候由温热气候转变为干冷气候,这些因素是低阻油层形成的宏观因素.微观上,较高束缚水含量和较高黏土矿物含量是低阻油层形成主控因素.结合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认为,水平井开发低阻油层具有优势,低水淹区和低阻油层中下部是主要开发潜力目标.研究对油田低阻油层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低阻油层束缚水含量黏土矿物含量

    渤中凹陷L-1井地层地应力预测方法研究

    牛媛张野张瀚澎杜鹏...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应力研究与油气勘探开发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应力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和作用,总结了地应力预测的具体方法,利用测井数据资料计算岩石的力学参数和岩石的抗拉强度,计算地应力,结果表明:L-1井在3721~3740 m层段时,泊松比曲线变化较小,在3760~3800 m,曲线变化较大,在3820~3850 m层段时,曲线趋于稳定,岩石力学参数变化与岩性变化对应良好,符合力学参数规律.预测地层压力系数在2000 m以上井段约为1.00,水平主应力普遍大于垂直主应力;在2721~3740 m的泥质地层段,水平主应力曲线变化不大,该段是由于储层段的地层压力相对较高,从而对水平主应力产生影响;结合地震、测井、地漏实验数据进行地应力计算,与钻后实钻力学参数一致,预测效果良好.

    地应力预测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抗拉强度

    基于指示曲线的火山岩岩相预测

    周丹曹辉兰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山岩岩相与分布的识别是制约火山岩勘探的一个"瓶颈"难题.针对松南断陷火山岩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基于常规储层预测方法无法对火山岩储层进行很好的表征.通过常规弹性参数的岩石物理分析也无法对不同的火山岩岩相进行区分,因此通过结合对不同岩相弹性和电性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岩相指示曲线对岩相进行表征.进行储层预测时加以约束,基于波形指示反演进行岩性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认识一致,可以对不同的火山岩岩相的分布特征进行很好的表征.

    火山岩岩相储层预测

    基于多属性融合的断层破碎带地震表征方法

    赵忠宇周小军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层破碎带结构复杂,现有技术分辨率难以识别超深微小构造.针对泸 201 井区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的地震表征难题,应用多种叠后地震属性技术手段,分析不同属性刻画断层破碎带的优劣,提出了基于多属性融合的断层破碎带地震表征方法,对断层破碎带进行预测和刻画.结果显示,多属性融合技术显著提升了断层破碎带识别的精度与细节描述,精确描绘断层破碎带边界,为油气勘探提供关键地质信息.研究认为,多属性融合技术在复杂断层破碎带的地震表征中展示了其显著优势,对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的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碳酸盐岩泸201井区多属性融合断层破碎带

    川中龙女寺地区茅口组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蒋汶卓廖明光蒋文科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川中龙女寺地区茅口组多口钻井在茅二下亚段白云岩段储层中相继获得产量良好的工业气流,展示了研究区茅口组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基于对岩心和薄片的观察,将研究区茅口组成岩作用类型划分为 7 类,其中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有利于储层的形成;再结合前人对研究区茅口组构造演化的探讨,将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序列分为早成岩阶段和中-晚成岩阶段.

    龙女寺地区茅口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孔隙演化序列

    南堡滩海深井斜分注井测调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李石宽牛媛聂领曾诚...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堡滩海中深层深井斜分注井为研究对象对测调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仪器遇阻和投捞困难两个方面,通过优化分注技术、高压除垢技术以及针对性防治技术,测试成功率上升至 84%,作业施工大幅减少,测调效率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深井斜测调问题影响因素防治技术

    石油钻井中液动冲击旋转钻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程献彬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液动冲击旋转钻井中冲击器工作原理和种类,针对旋转技术的冲击功参数、冲击频率参数和钻压参数进行设定,结合复杂地质分层影响及井斜控制问题提出该技术在X地区的优化措施:精准设定冲击频率、优化钻压参数配置,以期为我国石油勘探开采工作提供借鉴.

    石油钻井液动冲击钻井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