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与应用
石化技术与应用

贾刚治

双月刊

1009-0045

shjs@0931mail.com

0931-7981693

730060

兰州市西固区合水北路1号

石化技术与应用/Journal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 原刊名《兰化科技》,是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联合主办的石油化工类技术性刊物;双月刊,A4开本,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62-1138/TQ,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045;单月10日出版,每期发行量3000本。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石油化工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管理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高等院校师生。本刊曾多次被评为中国石化行业优秀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期刊引文索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来源期刊,并且是美国《化学文摘》(CA)、《工程材料文摘》(EMA)、《剑桥科学文摘》(SA)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的来源期刊。报道内容涉及石油化工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工业应用、技术改造成果,以及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工业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分析测试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等;主要栏目有:石化论坛、研究与开发、工业技术、绿色化工、纳米技术、研究快讯、实用技术。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科研开发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办刊思想,注重报道新技术的工业应用、工程技术问题解决措施、现有工艺及设备的技术改造成果及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成果,为国内外石油化工技术的传播、交流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深受行业读者厚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aY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能

    胡清勋谢恒姜燕童加强...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岭土和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原位晶化合成了NaY分子筛复合材料,通过离子交换法改性并制备出催化裂化催化剂,利用X射线荧光仪、N2 吸附-脱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试样进行结构表征,在固定流化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进行催化剂裂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Na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外比表面积为 93.70 m2/g,介孔孔容为 0.19 cm3/g,颗粒直径约在 300~500 nm;改性后复合材料的介孔主要分布在 2~20 nm,且为双孔分布,分布峰分别为 3.8,5.6 nm;与常规NaY型分子筛催化剂相比,采用该NaY型分子筛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催化剂其反应转化率、液化气和总液体收率依次提高 6.18,5.16,1.61个百分点,重油收率下降 3.34 个百分点,生焦因子下降 0.80.

    催化裂化催化剂NaY分子筛复合材料高岭土介孔

    中国石油溶液法高性能乙烯-辛烯共聚聚烯烃弹性体(POE)成套技术

    87页

    直馏柴油加氢改质多产优质乙烯裂解原料

    王燕张占全雷俊伟郭荣...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柴油缓和加氢裂化技术对直馏柴油进行改质,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直馏柴油转化率以及加氢裂化产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 7.0 MPa,体积空速为 2.0 h-1 的条件下,随着反应温度由340℃升高至 350℃,直馏柴油的转化率由 16%提高至 50%;随着转化率的提高,全馏分柴油的芳烃指数降低,链烷烃质量分数增加;在反应温度为 345℃的条件下,初馏点~91.0℃石脑油馏分段的链烷烃质量分数为78%,用作乙烯裂解原料时,乙烯收率为 29.2%,乙烯+丙烯+丁二烯(三烯)收率为 62.0%;大于 234℃~终馏点柴油窄馏分段的链烷烃质量分数大于 60%,用作乙烯裂解原料时,乙烯收率为 31.9%,三烯收率为 64.6%.

    直馏柴油乙烯裂解原料加氢改质分子炼油链烷烃乙烯收率

    淤浆法聚乙烯装置反应釜中产物的特性

    李朋朋高琳刘涛李国新...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17 万t/a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上,采用三釜串联淤浆法生产工艺生产聚乙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凝胶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表征方法,考察了 3 台反应釜中产物的粒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熔融-结晶性能等特性.结果表明:3 台反应釜中产物的组分均呈不规则颗粒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均为单峰;第 2、第 3 反应釜中的产物粒径分布趋于集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第 1、第 2、第 3 反应釜中产物的熔融曲线和结晶曲线均只有 1 个峰,共聚单体的引入会降低共聚物的结晶能力.

    聚乙烯淤浆法三釜串联粒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熔融-结晶性能

    中国石化开发出2种新型聚烯烃产品

    96页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工艺优化

    胡文学阿依努尔·阿布力孜
    97-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苯甲酸与甲醇为原料,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在加热、搅拌、回流等条件下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甲醇/苯甲酸摩尔比(简称醇酸比)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甲酸甲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酸质量的 10.0%,反应时间为 10 h,醇酸比为 10∶1,反应温度为 65℃,不添加吸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的收率为95.03%.

    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醇硫酸氢钠催化剂吸水剂收率

    环保型环烷基油金属切削液的开发与应用

    刘伟康郭春梅姜鹏飞徐林勋...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环烷基原油,通过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三段式高压加氢技术制备出含芳烃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以低毒或无毒成分代替传统切削液中的有害物质,制得环保型环烷基油金属切削液,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环烷基基础油的 40℃运动黏度为 23.09 mm2/s,芳碳(CA)、环烷碳(CN),链烷碳(CP)质量分数依次为 7.4%,46.5%,46.1%;金属切削液最优配制方案中基础油质量分数为30%,配制的切削液综合性能指标和禁用物质含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使用中切削液外观保持均匀状态,未出现分层或表面漂浮油花的现象.

    金属切削液环烷基基础油高压加氢运动黏度乳化剂禁用物质

    环糊精包覆物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李荣方伟张彩霞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环糊精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G-PPG-PEG)为原料,通过滴加反应制备环糊精包覆PEG-PPG-PEG(DA)改性剂,再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DA改性聚甲醛(POM)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仪器对改性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DA质量分数为 3.0%时,改性复合材料中DA以微小颗粒形式分散在POM基体中,类似海岛结构;与未改性POM树脂相比,在相同结晶温度下,改性复合材料的晶核出现时间缩短,晶核和球晶数量均增多,球晶尺寸变小;改性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有所提高,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DA后,改性复合材料之间的结晶度差别不大;当DA添加质量分数依次为 0.5%,1.0%,3.0%时,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均相应增大.

    聚甲醛环糊精三嵌段共聚物改性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基于Aspen Plus软件的双酚A装置反应单元流程模拟与优化

    李得伦童朝忠刘亭亭姚鑫...
    108-11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离子交换树脂法合成双酚A装置反应单元工艺进行了建模,考察了反应单元进料温度、苯酚/丙酮质量比、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等参数对丙酮转化率、双酚A收率及其选择性的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变化情况下,反应单元进料温度升高,或苯酚/丙酮质量比降低,或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增大,均会使双酚A收率和丙酮转化率增大;在一段、二段反应器进料温度分别为 65,76℃,苯酚/丙酮质量比为 15.0,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为 1.00 的优化条件下,双酚A收率、丙酮转化率分别提高 3.96,4.30 个百分点.

    双酚A装置流程模拟AspenPlus软件反应单元苯酚丙酮转化率收率

    基于Aspen HYSYS软件的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流程模拟与优化

    许振宁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的全流程模型,通过考察反应器入口温度、氢油体积比和分馏塔塔顶石脑油采出量等操作参数对反应氢耗量、石脑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对操作参数进行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提高改质反应器入口温度和氢油体积比有利于增加石脑油产量,但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会影响催化剂寿命;提高分馏塔塔顶石脑油的采出量可升高石脑油干点、精制柴油闪点以及塔顶温度;在氢油体积比由 1400 降低至 1200,石脑油干点由 170.0℃升高至 173.5℃的优化操作条件下,可节省中压蒸汽消耗量 2.92 t/h,增加石脑油产量 1.1 t/h.

    柴油加氢改质流程模拟AspenHYSYS软件氢油体积比石脑油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