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口腔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口腔医学
上海口腔医学

张志愿

双月刊

1006-7248

sjs@omschina.org.cn

021-33183312,63121780,23271699-5271

200011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上海口腔医学/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共同承办的口腔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杂志自创办以来,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口腔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1998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1999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全文上网。目前杂志已发行到香港、澳门等地区和美国、日本等国家,并吸引到不少海外优秀稿件。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临床总结、综述、学术讲座等,适宜于从事口腔医学的各级临床医师、科研和教学人员参阅。从2001年起扩为96页,全部采用铜版纸彩色(插图)印刷。本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FL-1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赵开张宇宁纪帅旗刘颖...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 Cofilin 1 蛋白(Cofilin 1 protein,CFL-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和免疫相关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ancer genome map database,TCGA)和基因表达总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total databases,GEO)中,分析CFL-1在HNSCC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ES A)、cibersoft 明确 CFL-1 在 HNSCC 组织中的分子通路.采用 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FL-1在HNSCC组织中显著上调.CFL-1高表达组与较低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多因素Cox生存分析表明,CFL-1表达是HNSCC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GESA、cibersoft分析表明,CFL-1表达失调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并影响免疫细胞的局部浸润.结论:CFL-1在HNSCC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是HNSCC的潜在标志物.

    CFL-1头颈部鳞癌免疫浸润预后标志物

    本刊对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155页

    同期永久基台用于单颗后牙种植修复35例短期疗效观察

    王彦梅何家才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种植体植入同期采用一次性置人永久基台修复程序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单颗后牙缺失患者,采用一次性置入永久基台修复程序进行治疗.利用根尖片评估最终修复体戴入当天和随访1年时种植体周骨水平变化,使用标准牙周探针检测修复完成后即刻及1年后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修复后1年,种植体近中骨吸收量为(0.225±0.113)mm,远中骨吸收量为(0.439±0.123)mm;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后牙区种植采用一次性置入永久基台修复程序,可较好保护种植体周软硬组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牙种植永久基台边缘骨吸收

    iRoot BP plus对成人龋源性露髓治疗疗效及对牙髓血流的影响

    潘耀耀马晓楠陈呈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对成人龋源性露髓治疗疗效及对牙髓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成人龋源性露髓患者126例(156颗恒牙),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79颗恒牙)和对照组(63例、77颗恒牙),试验组给予iRoot BP plus治疗,对照组给予矿物三氧化聚合体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操作时间、牙变色等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6和12个月治疗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颗牙操作时间为(2.53±0.41)min,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牙变色发生率为3.8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分别为(16.65±1.14)Ibs和(94.45±5.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RootBPplus在成人龋源性露髓治疗中疗效较好,具有操作便利、牙变色少、牙髓血流下降后维持平稳、炎症反应程度轻等优点.

    iRootBPplus成人龋源性露髓牙髓血流

    本刊关于提供医学伦理学证明批件的要求

    163页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重度低龄儿童龋患者口腔微生物及肠道菌群群落分析

    李杨赵梦珺卢红巧刘建国...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高龋及无龋儿童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特征.方法:从本团队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431名遵义市3~5岁儿童中,随机抽取高龋和无龋儿童各25名,采集其唾液及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样本菌群结构,比较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构成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龋组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高龋组儿童唾液菌群多样性较无龋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上,高龋组和无龋组儿童的肠道及口腔菌群物种差异无显著性.在属水平上,无龋组肠道中的 Blautia、[Eubacterium]hallii group、[Eubacterium]eligens group 显著高于高龋组(P<0.05),Parasutterella、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显著低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唾液中的Peptostreptococcus显著高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唾液中的 Dialister、Kingella、Escherichia-Shigella、Treponema 显著低于高龋组(P<0.05).结论:高龋儿童肠道菌群中物种多样性高于无龋儿童.高龋儿童和无龋儿童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在属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菌种.

    高通量测序低龄儿童龋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失衡

    超声冲洗结合氯己定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江煜石磊蔡佳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冲洗结合氯己定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患牙72颗)和对照组(n=60,患牙70颗).根管预备时,试验组采用氯己定联合超声冲洗,对照组采用氯己定常规冲洗.比较2组患者根管预备前后根管菌落数、内毒素含量,术后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endodontic inter appointment pain,EIAP)发生率、侧支根管填充率、牙疼痛程度,随访1年,统计治疗成功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预备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菌落数较根管预备前显著减少(P<0.05),且试验组菌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根管预备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内毒素水平较根管预备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侧支根管填充率分别为29.17%、11.4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IAP发生率分别为4.17%、14.2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48 h,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2.74±0.61)和(3.29±0.68)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2 组术后 48 h 的 VAS 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52±0.34)和(1.81±0.42)分,较术前及术后48 h显著降低(P<0.05),2组术后1周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4.62%,试验组为95.7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冲洗结合氯己定用于牙髓炎根管治疗,有助于降低根管预备后细菌及内毒素水平,减轻术后牙疼痛程度,提升侧支根管填充率,疗效优越.

    牙髓炎根管治疗超声冲洗氯己定

    关于出示论文基金资助证明的说明

    174页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联合自体贫血小板血浆在恒牙撕脱伤中的应用评价

    刘琳息雪娜黄涛韩国良...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联合自体贫血小板血浆(PPP)在恒牙撕脱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恒牙撕脱伤患者144例(患牙152颗),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患牙76颗)和对照组72例(患牙76颗).对照组行常规再植术,术前使用PPP生物液浸泡、冲洗根尖.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离体牙再植前在牙槽窝内植入SDF-1α.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植入成功率、术后咬合疼痛程度、龈沟液中炎症因子表达、血清生长因子表达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牙再植成功率为90.79%(69/76),试验组为98.68%(75/76),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天、3个月和12个月,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逐渐降低(P<0.05);各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升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升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PP联合SDF-1α用于恒牙撕脱伤治疗,延迟再植成功率高,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撕脱伤恒牙贫血小板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伴拥挤的疗效评价

    刘晔葛晓磊张士珑覃缘...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度测量中,SNA、ANB、SN-MP、U4-SN显著增加(P<0.01),SNB显著减小(P<0.01);SN-OL在试验组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矢状向测量指标中,除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5);垂直向测量指标中,U1-PP、L1-MP、U4-SN、U6-SN、ANS-Me显著增加(P<0.05);U4-PP、U6-PP在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上颌牙弓长度显著增加,U6位置更偏远中,磨牙关系变化更小(P<0.01).结论: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的骨性Ⅲ类错伴拥挤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方牵引和推磨牙向远中的效果.

    骨性Ⅲ类错改良前方牵引牙列拥挤推磨牙向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