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先霈先生访谈录

    李世涛
    5-13页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通史著述一瞥

    翟宇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坊间已经成为全球史著作的代名词,这种看法在学界也有相当的基础.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在坊间的全球史著作神殿中没有《全球通史》的地位甚至有些不为人所知,但是该著述在学界也被普遍认为是全球史的开山之作.然而,细究之下就会发现,这两本著作都算不上全球史著述,两本书各自的核心观点与全球史研究方法甚至有不小的冲突.事实上,全球史研究范式的勃兴并非始于这种通史类著作,而是基于那些中观甚至微观著述的开拓.如果仅仅满足全球史研究范式的某一点而整个路数和其他要点相颃颉,那么相关研究是不能被视为基于全球史路径的.近30年来,全球史无疑越来越成为历史研究的时髦方法,然而,世界史研究范式并不因此就显得意义全无以至于会被完全取代,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单位的世界史研究在全球化呈现出复杂面向的当下,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从"世界史"到"全球史"并不是一个老旧落后的研究范式摇身一变为一个崭新先进研究范式的史学革命,它们各自存在,互相借鉴又相互交织.

    世界史互动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民族国家

    浅议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研究现状

    张志洁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关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回落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美、英、日等国外交档案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外交"档案逐步解密,学界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研究再次回潮.目前,学界关于此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硕,主要表现在研究资料的充分利用及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但稍加深入探究,却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呈现出失衡状态,即档案史料公开的不均衡性导致的研究视角的过分集中,主要表现在学界对于国外史料以及台湾地区的档案史料的利用比较充分,但运用中方档案管窥中国政府的联合国政策,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政府在国际多边舞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过程,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当局

    对近代中国慈善义演研究的冷思考

    苏全有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关近代中国慈善义演课题的研究,学术界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至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正面研究多,另面研究少,即慈善义演的正面认同占据主导地位,而诸如"情感悖论"、义演形式等问题则关注不够;二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问题,即由单一视角转而为多元视角,如古代视角、跨学科视角及比较视角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该领域突破和提升的关键所在.

    慈善义演近代中国

    中国对外投资管理的历史演变:管理方式、投资主体与政策目的

    郝宇彪张志勤云喆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已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回顾历史,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978-2000年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2年促进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趋向成熟阶段.从管理制度来看,对外投资管理依次经历严格审批制、核准制以及目前的备案制;投资主体从最初的国有企业为主,日趋多元化,目前以非国有企业为主;对外投资的政策目的从最初旨在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逐渐演变为促进国内经济高增长,最终成型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由此,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对外投资管理思路日臻完善,充分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

    对外直接投资资本输出国投资主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之"公共"语义的再扩张

    周子怡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刑法分则第263条第2款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为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之一,而最高人民法院早前发布的文件明确将"小型出租车"排除在抢劫罪加重情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范畴之外.交通部已经发布相关文件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并且鼓励拼车合乘,"拼车"成为人们 日常出行的常态化方式之一.如果出行选择网约车"拼车",最多可以同时与三个不相识的乘客通行.拼车状态下的网约车已经失去了传统意义上小型出租车的排他性与私密性,反而更多地具备刑法意义上"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共"特征.所以,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公共"的语义作出解释时应当予以适当扩张,从而将处于"拼车"状态下的小型出租车纳入"公共交通工具"的语义之下.

    公共交通工具抢劫罪拼车扩张解释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回归与融合

    左鹏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不断有人呼吁要重视大学语文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中文水平,但大学语文因其非专业课和课程定位的争议,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经常处于边缘位置.新文科建设以其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等特色,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思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回归语文教育的初心,融合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突出语(口语、书面语)文(文章、文学、文化)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通识课程教育体系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合适的位置,并将本课程打造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课.

    新文科建设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回归与融合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综述

    蒋超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和新阶段,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为重要契机,以马克思东方社会演进理论为理论基础,新时期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建构领导权、掌握主动权、提升话语权,共创中华民族发展的又一个辉煌.以此为目的,后续要着力于宏观、中观、微观意识形态研究,构成意识形态的整体研究;着重于对意识形态功能性作用的研究;重点阐述新时代的社会思潮;侧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思潮

    2010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张正阳张晓刚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2010年至今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整合、筛选,并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时序图谱等一系列可视化图谱,分析10余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脉络,发现该领域研究文献量经历了下降—上升—回落的过程,热点逐渐从后危机时代的信用管理、风险承担转移至金融科技应用、多种类型的基础资产证券化的开发探索等,进而对未来的研究趋势作出预测.

    资产证券化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李晓洵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2000-2020年以企业社会责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筛选,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作者和研究机构、热点主题和演进趋势等角度绘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动态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数呈现出先上升、后回落趋于稳定的特征;我国各区域研究机构对该主题均有所关注,经济发达的地区关注较多;研究中坚力量已逐步形成,但合作有待增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范围的理论研究;另一个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着重企业社会责任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主要聚焦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的外生推动力、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内生动力、产权性质和供应链的企业本质、信息不对称、慈善捐赠等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可视化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