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论坛
社会科学论坛

赵虹

月刊

1008-2026

shkxlt@heinfo.net

0311-83035752

050051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社会科学论坛/Journal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全年出版第1至24期。每期208页,异型16开。单数期每月10日出版,双数期每月20日出版。从2010年第1期起,本刊将做重大改版。届时,封面学术气息将更加浓厚,装帧设计(包括开本)将更加大气,期号标示将更加规范,栏目设置将更加科学,所刊文章及编校印质量将更加上乘。取消原上半月期学术评论卷和下半月期学术研究卷的形式。所设栏目都将由全国知名学者特约主持:1.学术论衡(特约主持: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2.学科新探(特约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3.学术评论(特约主持:清华大学许章润教授)4.学界人物(特约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5.学人随笔(特约主持: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 6.学者论坛(特约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7.学界观察(特约主持:厦门大学谢泳教授)8.书林评介(特约主持:清华大学仲伟民编审)特别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组稿等活动,凡以本刊名义向作者组稿者都是假冒本刊名义。请作者直接与本刊联系投稿事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底边职业群体研究:现状、特征与展望

    王文涛
    21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底边职业群体是社会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况是共同富裕下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当前,关于底边职业群体的学术研究集中在生存境况、社会秩序、违抗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社会转型"的研究视域、"深度在场"的研究者身份、"自成一格"的生存逻辑诉说、"女性抗争"的性别权利争夺等特征.然而,共同富裕背景下底边职业群体的稳岗就业面临新就业形态的渗透与冲击、疫情滞后性影响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以及数字经济下的劳动技能不匹配等新挑战.因此,共同富裕背景下底边职业群体研究要直面底边职业群体的结构性怨恨,关注底边职业群体苦难的网络言说,加强底边职业群体的技能提升和稳就业研究,探究底边职业群体背后的结构性逻辑,拓展和释放底边职业群体研究的想象空间和学术生命力.

    共同富裕社会分层底边职业群体稳岗就业

    重思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之争——基于内在价值视角

    周思钊
    22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面提出了一组悖论概念:"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由此引发学术界长期争论.价值关联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特性而言,价值中立则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态度而言,两者并非悖论,韦伯面临的真正困境是如何处理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关系.借助生态学的内在价值学说来回应韦伯的困境,重新返回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生成之初的地方,直面混沌实在,将事实与价值、"是"与"应当"结合起来,从而为解答韦伯价值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韦伯价值关联价值中立内在价值选择与剩余机制

    感觉是如何组织的?——论维特根斯坦对苛勒的格式塔心理学批判的立足点

    张巧
    23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的形成过程中,他与心理学家苛勒的对话占有十分专有的位置.从"感觉组织"这一问题切入,可以探究维氏对苛勒的格式塔心理学批判的出发点.苛勒的基本观点是,"组织"乃是和形状与颜色类同的视觉经验的事实.但维特根斯坦认为将"组织"还原为某种生理学意义上的视觉实在只能是某种经验上无法验证的假说.当更细致地辨析"组织"和"看"就会发现,它们居于差异化的概念层次,而不应当过度同化.维特根斯坦给心理学的启示在于,心理学的任务并非是对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应关注心理学符号是如何表达的,即应当从科学的事质求证,到心理学哲学的语法考察.

    维特根斯坦苛勒方法论感觉组织语法考察

    "白话文百人百论"二十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

    李春阳
    244-256页

    投稿须知

    封2页

    信息动态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