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

邵汉明

月刊

0257-0246

0431-84612431 84638362

130033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社会科学战线/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对抗与共存

    陈廷湘
    12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宏观历史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从萌生起就一直与世界主义处于并存关系.但是,随着中国国际处境的变化,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发生了尖锐对立,大致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否定世界主义,又由世界主义取代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经过近代以来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断探寻,二者又经过时间维度的异时统一向规则维度的共时并存演进,最终把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完美统一理想转化为并不完美却具有实践价值的对立共存思想与实践,为人类寻求民族国家自存与共存路径提供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实例.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异时统一共时并存

    国共抗战的战略异同与政治纠葛

    桑兵
    14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持久战》详细阐述的全面抗战战略,军事上主张由国民党统帅指挥的正规军和中共领导的军队实行不同战法,前者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游击战为辅,后者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法不同,首先是因为游击战在持久战中具有战略地位,其次则中共认为只有自己领导的军队才能坚持敌后游击战并完成向运动战的发展,没有政治上、军事上的独立自主,无法实现游击战的战略作用,也很难取得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而面对强敌,无论国共都应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论持久战》对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影响虽然有限,却有力地促进了中共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取.

    《论持久战》运动战游击战统一战线

    辛亥革命后驻防旗人族群社会生活及变迁

    潘洪钢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驻防旗人族群在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迁,仅仅关注民族歧视和贫困化两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辛亥时期,革命党人没收旗产并对旗人实行"三化",即化整为零、化旗为民和化兵为农.革命后,各地旗人以长期以来的土著化为基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些地区旗人的军营生活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末.各地旗营中,也保存着从事各类行业的小康之家.一些地方旗营中保存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世家大族.辛亥革命以来驻防旗人族群变迁,对今天满族的格局与特点影响深远.

    辛亥革命驻防旗人社会变迁旗营世家

    "以美均衡真善"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

    刘俐俐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儿童文学既有的摒弃认知真相而倾斜于善良愿望实现的基本模式,提出"应然"型的"以美均衡真善"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此观念的理据为,儿童文学的"对话性"决定调整和均衡的必要性,美学史也呈现了侧重点不断调整的特点,中西方儿童文学观念均有观念更新的历史传统,当前儿童文学领域亦提出了真善倾斜的挑战性问题.此观念坚守审美本位,看重均衡真善实现的娱乐和教益功能,倡导多维度的"均衡"."均衡"以国家民族发展长远利益的大视野为参照,继而根据儿童认知与人类童年认知同构原理以及黑格尔美学原理,提出"以原始诗的观念方式"为途径,实现"以美均衡真善",坚守审美本位.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简要概括"以美均衡真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的理论与批评实践意义.

    "以美均衡真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批评实践

    试论本雅明诗学体系的创构路径与话语谱系

    张清民
    17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雅明以其独有的话语言路创造性建构了一个颇具现代色彩的诗学体系,该体系循艺术本体论、艺术生产论、艺术形态论、艺术功能论四个途径以行.这四个路径的认识恰好分属四种理论形态,且在精神血脉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家族谱系.在这一谱系中,"技术"是该家族的"基因"和"血脉","经验""体验""魅灵""技术复制"等独创性概念则是该家族的核心成员,四种理论形态之间以及各核心概念之间相依相亲、共生互联.本雅明诗学体系对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在类型差异上的本体根基、艺术生产变迁的中介诱因、艺术形态区分的技术表征、艺术功能认知的辩证抉择等问题做出了迥异于其他理论家的解释,成为西方诗学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独特节点.

    本雅明现代诗学体系创构路径话语谱系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探绎

    妥建清高居家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重要面向,不仅指向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实践,而且体现了"一般生产"的内在逻辑,包含"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生产过程.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扬弃了康德"先天直观"式的空间观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空间观,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空间和基督教等宗教的神圣空间,实现了空间的去神圣化和正义化.厘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本中的空间生产理论内涵,揭橥空间生产的过程,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生产空间空间生产空间正义

    私法保护个人信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立新
    193-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总则编和人格权编对个人信息保护都做了规定,以前的民事特别法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也做了规定,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对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并未减少,立法与实务存在落差.与公法保护个人信息方法比较,私法保护个人信息方法是当事人主义,以权利保护主义为中心,加之不能确认个人信息为人格权,个人信息侵权责任保护的门槛较高,财产损失的数额较小,难以调动权利人维权积极性.《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当规定个人信息为具体人格权,在规范信息处理者义务的同时,应当规范一般主体对个人信息的不可侵犯义务,合理掌握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的损害要件,建立微额损害最低赔偿数额制度,更好地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

    个人信息《民法典》私法保护公法保护

    基于合同的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先行赔付责任研究——以平台提供者中介入地位为中心

    蔡立东陆慧敏
    20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先行赔付责任多被理解为侵权责任,但这忽视了平台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真实存在的合同关系,遮蔽了先行赔付责任的违约责任性质.网络交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交易信息,实为平台型中介入,其承担先行赔付责任,肇因于对平台服务合同之附随义务的违反."侵权责任说"以平台提供者过错为归责前提,加大了消费者的举证难度,限缩了消费者的求偿范围,且未能与《民法典》相关规范形成体系关联."违约责任说"承认先行赔付责任亦为违约责任,能够缓解"侵权责任说"引发的消费者举证困难、平台提供者责任范围过狭的现实问题,实现了平台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平衡.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先行赔付责任中介惩罚性赔偿

    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

    杨兆山陈煌
    21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也是关于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教劳结合"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与造就未来社会理想新人相背离的传统观念,全面提高社会生产,消灭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旧的分工以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面临时代的新要求,"教劳结合"应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立场,遵循符合其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的基本原则积极实践.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

    论"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

    孙振东康晓卿
    230-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广义的劳动教育包含"三重含义":一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二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三是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无论是将"五育"之"劳"简单代换为"劳动教育",还是将劳动教育仅仅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劳动,都不符合教育学的逻辑体系,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本意,还带来了实践操作的困惑.强调劳动教育要区分广义与狭义,广义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三重含义"机械相加的总和.第一、第二重含义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包括爱劳动(德育范畴)和会劳动(技术范畴);第三重含义是"为了教育的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人、培养人.厘清广义劳动教育概念下的三重含义,才能理论上清晰,实践中不困惑,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德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