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

邵汉明

月刊

0257-0246

0431-84612431 84638362

130033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社会科学战线/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南都护府与唐代南疆经制州县的国家管控及治理

    陈国保
    9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南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南部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其下辖交、陆、峰、爱、驩、长、演、汤、芝、福禄、武峨、武安诸州,是唐朝设于南部边疆海陆交通沿线地区的十二经制州,亦即正州.唐代在十二经制州内推行的行政建制以及在军事、文教、职官、土地、户籍、贡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与内地州县基本一致.唐代中央王朝通过安南都护府维系对这些地区的直接管控,并与散布在安南的数十羁縻州形成经纬相错的南疆治理网络.唐代安南都护府虽僻处南部边疆,但并非唐朝的外部世界,亦非唐代中国的边疆羁縻地区,它是唐代多民族统一国家整体中内外一体的地方行政区域.

    唐代安南都护府经制州县边疆治理

    神圣空间理论下的蒙元汗权建构

    宋继刚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圣空间理论为理解蒙元汗权建构提供了新视角.大汗(皇帝)灵活运用多种类型的文化资源强化汗权,萨满祭祀、都城修建、宫帐移动产生的神圣空间使统治者获得至尊权力和神灵属性.他们不仅独占优质政治资源及巨额财富,还通过军事征伐、城池宫殿、盛大巡游、大汗故事来完成统治者对民众在精神层面的控制.萨满祭祀属于原始宗教活动,都城修建属于定居生活方式,宫帐移动属于游牧生活习俗,三者对于蒙古汗国及后来的元朝而言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不同阶段统治者在建构神圣空间以强化汗权方面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以及与之对应的文化资源取舍.

    蒙元神圣空间汗权建构

    "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

    蒋承勇
    12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是百余年来在我国文学领域传播最深入广泛,同时又争议最多的西方文学思潮,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颇多.诸如其跨学科意义上的与自然科学之关系,与"现代性"之关系,与理性精神之关系,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之关系,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及现代主义之关系,"写实"与"真实"内涵之深度阐释,审美价值之再发掘等,均是有待深入探讨和全面阐释的重大学术问题.可以说,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实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其"说不尽"的"无边性".在"网络化—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阐发其本原性特质,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支撑.

    19世纪现实主义跨学科现代性理性精神审美价值

    古希伯来文学对亚瑟王传奇的改写

    高红梅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瑟王传说在欧洲源远流长,其源自英国,法国浪漫传奇将之发扬光大,继而流行于欧洲各国,涌现了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版本.13世纪后半期,希伯来版本实现了亚瑟王传奇印欧语系之外的传播.欧洲各版本与希伯来版本之间的文化共通性问题,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作为古希伯来文学经典之一的《旧约》对亚瑟王传奇的改造从隐性走向显性、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历程,试图改变对亚瑟王传奇基督教色彩浓厚的刻板看法.亚瑟王传奇版本演变的过程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与分化的辩证关系.

    亚瑟王传奇版本演变古希伯来文学原型

    论作为"手段"的新闻

    杨保军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还原主义方式认识新闻,有利于我们揭示新闻本体,认识作为新闻学"第一概念"的"新闻"的本质,但在现实社会中,新闻是关系中的存在,是中介性的存在,是人与各种活动之间典型的"居间者",在关系论视野中,新闻的真实面目更能清晰呈现.在主体的社会活动中,新闻主要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 存在的,新闻手段是在工具理性意义上对新闻的界定,正是作为手段,新闻才能显现自身的功能作用和意义价值.新闻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常用手段,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基本需要,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作为手段的普遍性和易用性.对于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来说,如何合理运用新闻手段是现实世界和理论世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闻关系中介新闻手段事实信息

    讲好故事的非理性机制——试论场景交互系统下的非理性说服

    喻国明郭婧一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理性"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空间的重要标签之一,我们对非理性存在概念上的重大误读.事实上,非理性不等于反理性,而是强调理性的有限性.人们在对网络传播认识和把握的过程中,极易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文章试图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讲好故事"传播模式中的奠基作用,以解读场景交互视域下非理性说服的机制与规律.

    叙事表达非理性场景说服交互系统

    技术·制度·文化:数字时代中国广告创新的影响机制

    张殿宫张殿元
    15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告创新是指广告业顺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制作、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被动调节和主动革新的一种现象.广告创新伴随广告业发展始终,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国广告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影响广告创新的因素很多,在影响机制和运行机理层面,突出表现在技术突破、制度改革、文化变迁3个方面.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告创新,与技术突破、制度改革、文化变迁构成了彼此呼应的共同体.回顾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从技术、制度、文化视角审视中国广告创新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对40多年来中国广告创新历程的思考,也是研究数字时代中国广告创新发展动力、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有益尝试.

    广告创新技术突破制度改革文化变迁

    国际比较视角下青年媒体形象的呈现与变迁——基于中美英2000-2019年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

    王宇航禹杭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国际比较视角入手,以中美英三国媒体2000-2019年对本国青年的报道为语料,对其中呈现的各国青年形象及历时变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三国媒体在呈现青年形象时均选择了既全面立体又突出特色的策略,但由于各国媒体对本国青年群体所持态度不同,出现了中国青年媒体形象更偏积极,而美英青年媒体形象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差异.三国青年不同时期的媒体形象既有历史共性又有时代特性,中国青年积极的媒体形象从笼统模糊逐渐转向具体细致,美国青年消极的媒体形象从暴力易怒转向情绪不满,而英国青年粗鲁的媒体形象则在逐渐弱化.另外,三国媒体对全球性事件如何影响青年群体的非同步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国媒体呈现的青年形象带有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印记.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其他国家青年媒体形象的呈现与变化,以及各国青年成长发展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青年媒体形象国际比较媒体报道青年文化

    历史、结构和行为:中国疫苗监管制度重构和创新

    胡颖廉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形成结构,结构塑造行为,文章构建"历史—结构—行为"分析框架,阐释中国特色疫苗监管的制度逻辑.不同于工业化国家经验,中国疫苗供应和监管体系以计划经济为起点,逐步引入市场竞争.由于市场发育不健全和市场失灵并存,政府秉持培育活力和维护秩序双重政策目标.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反向演进带来两方面制度挑战:一是中央与地方事权结构性错配,剩余监管权弱化了专业监管能力并催生基层营利动机;二是行政吸纳市场的行为选择,导致疫苗产业基础系统性薄弱.2019年颁布的疫苗管理法致力于创新监管范式,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重构中央与地方、监管与产业关系,并积极引入社会共治,从而实现公众健康、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多方共赢.

    药品安全政府监管疫苗监管疫苗管理法

    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理论界说、机制设计与实施策略

    徐国冲
    18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层面都是一个有待深究的领域.文章倡导关注监管风险,试图超越食品本身风险的微观视角,将风险评估引入食品安全监管,从组织运行的角度尝试在理论上搭建一种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的体系架构,并就如何实施该评估提供行动策略.监管风险是一种管理学视域中的风险,兼具主观和客观风险的属性,发生的概率取决于监管场域中的约束条件,为有限监管资源的分配和监管改革提供依据.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具有评估内容的双重性、评估信息的不对称性、评估结论的误差性、评估目的 的预防性等特质,应从评估目标、评估模式、评估主体与评估体系等方面展开机制设计,并遵循分析性、协调性、整合性和灵敏性的实施策略.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监管风险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