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

邵汉明

月刊

0257-0246

0431-84612431 84638362

130033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社会科学战线/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体与程序二元维度构建犯罪论体系的考察——以铃木茂嗣"二元的犯罪论"为中心

    陈劲阳
    20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学者铃木茂嗣在对贝林的构成要件论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二元的犯罪论,既实现刑法学上构成要件向犯罪类型的话语转换,又强调构成要件的概念复归刑事诉讼法范畴.铃木茂嗣将犯罪的评价要件事实与认定要件事实加以区分,立足于实体与程序,即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的二元维度建构犯罪论体系,给人以深刻启示.

    二元的犯罪论铃木茂嗣构成要件贝林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的"三大体系"——基于改革开放后教育学发展的分析

    冯建军
    21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教育学是舶来品,但教育学的国别性和政治性,使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成为必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教育经验,使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特色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中国教育文化,开展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的问题研究,产生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有机整体,其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关键.在学科建制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繁荣发展,形成了教育学子学科、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共生共荣的学科体系.在学术体系中,我们对教育基本理论问题、教育改革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丰富了教育学的学术体系并转化为教材体系.在话语建构中,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中西马"的关系,着力构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教育学话语体系.

    教育学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人文化成与实践求索: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

    王俊琳
    2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教育研究质量,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研究话语体系,需要理论创新,需要对教育研究进行元反思.教育研究的发展需要哲学解释学指引,历史上解释学与教育研究具有精神契合性,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具有人文教化和实践求索意义.走向科学的教育研究容易忽略历史意识,割裂教育研究主客体关系,忽视哲学反思,掉进科学主义方法陷阱并因提倡工具理性而影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哲学解释学可以通过恢复前见概念,理解教育研究的经验传统;突出理解表达,体现教育研究的创造精神;回归教化精神,追寻教育研究的实践智慧,进而打开教育研究的理解视域.

    哲学解释学教育研究伽达默尔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研究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启示——基于1985-2021年WOS核心合集数据源的分析

    于海波李亚培
    23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85-2021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HistCite Pro2.1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研究的主题词、文献发表年份、分布地区和研究机构以及载文期刊分布情况等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关于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研究成果具有主题丰富、方法多元、聚焦改革以及学科交叉等鲜明特点.对中国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研究有很大的启示:注重建构内生性农村教育理论;加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研究的在地国际化;提高研究方法选用的适切性和规范性;强化理论一体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等.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WebofScience数据库内在生成性教育理论理论一体化的多学科交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主张的三重叙事逻辑

    仝联勃吴笑谦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呼唤着"自我"的理论主张和叙事逻辑.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情境中,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选择呈现出独特性与贯通性的"文化自我";面对古今中西的哲学话语,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维转向理论性地表征着一种兼具西方现代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精神和世界哲学意义的"哲学自我";在世界与民族的历史叙事上,以历史判断和概念创新主张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历史自我".因此,文化—哲学—历史"自我"主张的三重叙事逻辑,是充实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关注的思想现实和理论根基,同时也是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应当坚守的哲学和文化类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话语理论自觉

    聆听与自由——论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先验心理发生机制

    王月颖
    250-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审美维度.这一维度普遍要求审美必须是无功利、无目的 的合目的 性,即审美对象自发地造成主体身上各机能的和谐一致.然而,音乐的实际发生却有其独特的机制,即遵循时间意识的构造方式使时间整体一起被给出,从而将一首乐曲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以前反思的方式为鉴赏主体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以这种方式,主体便能够在愉悦的感受中使自身的原始自由的创造本性被激发出来,从而使音乐教育能够为人的自由创造和性灵的释放提供助力.

    音乐教育审美聆听时间意识自由

    中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衣保中李铭洋
    25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耦合理论对中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结果 表明,1994-2017年,中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有大幅提升;中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耦合关系,依据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情况及等级标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失调衰退阶段、过渡阶段、协调上升阶段;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居民消费水平、第三产业总值、A级景区数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外贸总额、财政支出、国内游客人数、GDP.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影响机制

    试析日本对伪满军事机构及军队的统治

    耿青国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强化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于1932年炮制出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扶植溥仪"执政".伪满政权建立后,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下,开始对伪满军事机构,军队系统、编制、兵种、兵力分配进行调整,其目的 是进一步扩大对华军事侵略以及镇压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

    伪满洲国日本日本关东军军事机构

    增译研究述评:名实之辨

    朱英丽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问题是困扰译界发展的问题之一."两层皮"现象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导向值得深究.翻译实践基于语言事实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本体研究易被忽视.译法虽常用,却较少系统研究.文章对翻译方法"增译"进行了系统研究,综述翻译史中有关增译的观点及分歧,辩明其称名的术语化结构及在翻译单位中的层级关系,廓清了该译法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联合作用.

    增译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翻译实践补偿

    《民法典》中网络侵权条款检视

    杨吉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网络侵权条款重申了网络侵权形态遵循过错责任为主导原则,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帮助侵权"需承担连带责任的方式进行了一般化与特殊性的规定,同时完整地保留了其自行判断、自主决策的权利,尊重平台方的自我意志.针对相应条款中仍存在的模糊地带与空缺问题,希望借由"法典化"所确立的制度体系与文本结构,通过释法与判例加以完善.如同我们应当对本次编纂法典而新设的"反通知"规则加以肯定,也应该对网络侵权领域的新坐标给予期待.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网络侵权避风港规则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