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唐克轩

双月刊

1671-9964

xuebao@sjtu.edu.cn

021-64789728

201101

上海市七莘路2678号36号信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学、植物科学、园林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业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农业化学与农业物理学、农业环境生态、乡镇规划与建设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或快报。凡是上述范围内的稿件,无论校内、校外欢迎赐稿。其宗旨主要是反映农业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是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OI及核密度分析的上海城乡交错带分布研究

    王鹤超徐浩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交错带空间分布是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基于行政区域的统计资料研究方法存在若干不足,将3S(GIS,GPS,RS)技术与大数据结合则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POI(point of interest)和核密度分析结合的方法界定上海市城乡交错带分布区域,进而从发展模式对城乡交错带分布区域的形成进行解读.本研究方法所提出的城乡交错带区域清晰地展示了城市化扩张的三类典型模式:近郊圈层扩张模式、中郊轴向延伸模式和远郊孤立发展模式.最后从POI数据更新频率、交通路网集聚性、人为标注的选择性、郊区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影响城乡交错带分布的因素.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基于行政边界区划的不足,可为城乡交错带相关研究及城乡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城乡交错带核密度分析POI上海市

    基于冠层光谱与表型信息融合的温室网纹甜瓜水分预测模型

    向佳琳李达仁刘倩黄丹枫...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连续、快速地预测甜瓜植株含水率,提高预测精度,本研究在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冠层叶片反射光谱和植株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对温室网纹甜瓜植株进行了水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多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分的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光谱和表型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在幼苗期、伸蔓期和果实生长期实测值与预测值拟合优度(r2)分别为0.710、0.857和0.939;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27%、0.74%和0.07%;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1.45%、0.97%和1.58%.研究结果为网纹甜瓜生产中水分精准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甜瓜反射光谱表型信息融合预测模型

    基于China-DNDC模型和环境效益最优的猪当量和农田种养匹配算法及应用

    殷杉张鲜鲜刘春江张丹...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养养分循环利用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但以经验公式法估算农田作物对养殖粪尿的消纳量,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效益最优的方法计算养殖(猪当量)排放和种植农田匹配算法.通过开发网络版China-DNDC模型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以保证农田产量和环境负效益最低为目标函数,归纳出猪田比(每亩土地可消纳的猪当量值)的计算公式.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上海农场的实际条件下,计算出适宜的猪田比为5∶1.这个结果可为当地合理布局种养结合农场,实现畜禽养殖资源化和生态化提供科学依据.

    China-DNDC模型种养匹配算法环境效益养分循环

    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曹正伟周培高岩李强...
    19-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涵盖农业资源集约程度、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农业节能降耗水平等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筛选出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单位能耗创造的农林牧渔增加值等5项二级指标.基于评价模型,本研究运用极值法和离差法测算了2016年35个大中城市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各城市的分类评价情况加以比较,对都市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出四项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城市粮食与蔬菜年秸秆量与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均占全国比重10%左右;(2)大中城市秸杆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3%和16.16%;(3)我国2016年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综合指数为52,贵阳、西安、哈尔滨名列前茅,而上海、北京等城市排名较低;(4)大中城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总体较高,但农业资源集约度不高,特别是化肥施用量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且西宁、长春和银川等城市的农业节能降耗水平尚需提升.

    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氧化还原失衡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史秀之桑益暘涂光岚孙建和...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持氧化还原平衡对生物体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单增李斯特菌是可以自身合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革兰氏阳性菌,GSH可影响该菌毒力基因的转录.为了研究氧化还原平衡对于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利用氧化剂H2Q和还原剂GSH分别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氧化和还原应激,qRT-PCR检测毒力基因hy、actA和plcB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22 mmol/L H2O2和10 mmol/L低浓度GSH均能诱导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显著上调,而22 mmol/L高浓度GSH则抑制毒力基因的转录,表明在单增李斯特菌的氧化还原平衡调节能力范围之内,有效打破其氧化还原平衡,无论是氧化应激,还是还原应激,都可以促进其毒力基因的转录.

    单增李斯特菌谷胱甘肽氧化应激还原应激

    鸡TBK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李世雨程玉强刘云霞朱雯娴...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测定鸡TBK1 (ch TBK1)基因在家禽抗感染天然免疫中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本研究根据chTBK1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基于chTBK1和β-actin双标准曲线建立了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并测定在禽流感病毒刺激下鸡成纤维细胞(DF-1)中chTBK1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能特异地检测chTBK1,检测灵敏度可达59拷贝数/μL,且组内及组间变异系数小于2%;chTBK1在DF-1细胞中的mRNA水平在病毒刺激下呈现上升趋势.该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为研究chTBK1在鸡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工具.

    鸡TBK1实时荧光定量PCR双标准曲线

    河道淤泥用作绿化结构土的可行性探讨

    柏营金大成方海兰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道清淤产生大量淤泥面临处理处置的难题,根据绿化结构土用土的技术要求,分析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5条典型河道淤泥用作结构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除航城路个别样点的盐分含量和钠吸附比超标外,其余河道淤泥的pH、盐分、阳离子交换量、质地、有机质、主要养分、可溶性硼、重金属和多氯联苯含量均满足绿化种植土壤相关标准要求;而且大部分淤泥的基本理化指标、主要养分含量和重金属清洁度优于上海园林绿化土壤.用淤泥替代园林绿化土壤生产绿化结构土,既可缓解上海土壤资源紧缺,也为淤泥资源化利用开辟新途径.

    河道淤泥结构土绿化种植土壤上海园林绿化土壤

    猪链球菌9型噬菌体裂解酶Ply5218最小功能域及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

    刘洋王兆飞孔里程严亚贤...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猪链球菌9型噬菌体裂解酶Ply5218的最小活性功能域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利用PCR技术对全长裂解酶Ply5218进行截短并对可能与活性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研究截短与突变后各个蛋白的活性并与全长蛋白活性对比.结果显示,截短片段Ply52181-147可在平板上形成裂菌圈,仍保持裂菌活性,而比该片段更短的截短片段则失去裂菌活性,推测Ply52181-147为Ply5218的最小活性相关功能域;第8、58、136和142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后,裂菌活性部分降低,第34和144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后,则彻底失去裂菌活性.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Ply5218的裂菌机制和进一步改造裂解酶提供了基础数据.

    猪链球菌裂解酶最小活性功能域关键氨基酸位点

    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草莓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付晶晶周丕生黄震宇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水平下,草莓一个生育期内土壤中pH值、电导率值、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EC值、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在草莓生育前期大幅下降且生长结束期后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幼苗期水平,其中不同配比施肥对生育期前后土壤酸碱性无显著影响(P>0.05);0~20、20~60 cm土层EC值、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施肥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但在施肥量水平达到S-F (N 270kg/hm2、P2O5 180 kg/hm2、K2O 240 kg/hm2)时,0~20 cm土层土壤EC值达到1.255mS/cm,硝态氮含量达到532.5mg/kg,此水平下造成硝态氮在生长结束期的累积,加大土壤盐渍化的产生风险;综合考虑,施肥水平为S-E (N 18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60 kg/hm2)时,既能满足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可以避免硝态氮的累积,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产生.

    施肥土壤养分次生盐渍化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SHZD32-01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多样性研究

    陈伟李娜曹越平
    54-6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直接观察法,比较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SHZD32-01和受体中豆32各处理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的数量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指数,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的多样性.节肢动物调查结果显示,SHZD32-01喷施草甘膦、SHZD32-01人工除草、中豆32人工除草3种处理田间烟粉虱、小绿叶蝉、苜蓿盲蝽和中华草蛉等主要节肢动物数量无统计学差异,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差异不显著.杂草调查结果显示,人工除草管理下,SHZD32-01和中豆32田间杂草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反枝苋、藜、稗和鲤肠等杂草密度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2个处理相比,喷施草甘膦45 d后,SHZD32-01田间杂草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变化,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下降,优势集中性指数显著上升,鲤肠等杂草密度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SHZD32-01种植1年不影响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多样性,草甘膦喷施1次亦不影响大豆田间杂草的丰富度.

    转基因大豆SHZD32-01草甘膦节肢动物杂草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