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唐克轩

双月刊

1671-9964

xuebao@sjtu.edu.cn

021-64789728

201101

上海市七莘路2678号36号信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学、植物科学、园林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业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农业化学与农业物理学、农业环境生态、乡镇规划与建设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或快报。凡是上述范围内的稿件,无论校内、校外欢迎赐稿。其宗旨主要是反映农业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是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邹丽文李婷婷付波陈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生防制剂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本试验于2017-2018连续2年采用大田对比试验对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的防效和增产率进行研究。2017年结果表明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前或初期施用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2次(100 g/667m2),防效和增产率可达53。61%和28。9%,超过木霉菌芽孢杆菌单一菌剂的防效和增产率(47。8%和12。5%;32。2%和26。2%)且持效期性较好。2018年结果表明,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用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2次(200 g/667m2;300 g/667m2),防效和增产率分别达到68。52%和8。08%;79。23%和12。8%,增产显著,且对水稻安全无药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该研究结果将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绿色防控水稻纹枯病的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木霉菌·芽孢杆菌混剂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优质抗病杂交糯稻不育系闽农糯6A的选育及应用

    黄荣华范富英
    6-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剂量为0。35 kGy的60 Co-γ射线辐照保持系闽农B干种子,在其M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10粒糯质基因突变体,记为闽农糯1B~闽农糯10B。选择最优突变体闽农糯6B作父本,与深97A杂交,再回交2次,育成闽农糯6A。除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外,闽农糯6A与深97A具有相同的生育期,十分相似的农艺性状、稳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以及配合力。闽农糯6A于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48)。介绍了闽农糯6A的选育经过、主要生物学特性、异交特性、稻米品质、抗病性及配制杂种表现。

    杂交糯稻糯稻不育系闽农糯6A优质抗病

    温室网纹甜瓜临界氮浓度和氮营养指数模拟研究

    李达仁熊鑫尹艺璐牛庆良...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精准的氮营养诊断和指导生产,研究通过4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的温室网纹甜瓜基质栽培试验,构建了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推导得到了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结果 表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N =4。235DWmax-0。353)揭示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氮浓度值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0。814,同时得到最高和最低氮浓度稀释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R2=0。808、R2=0。810;氮素吸收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对网纹甜瓜营养诊断结果基本一致,植株适宜的氮素施用量为始瓜期前4。1g/株,之后1。3~2。7 g/株。本研究提出的临界氮浓度、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相较于传统的经验方法更具有机理性,可为温室网纹甜瓜的氮肥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网纹甜瓜氮营养诊断临界氮浓度氮素吸收氮营养指数

    上海市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道路步行体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朱军王云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评价历史文化风貌区道路步行体验,以上海市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选取区内18条道路,基于实地调查和游客感知问卷调查数据,初步筛选出影响步行体验的31个因子;归类描述因子后,运用因子分析法降维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各因子权重,得到3个二级指标及其重要性降序依次为历史文化特色与美观性、舒适性、安全性,构建出历史文化风貌区道路步行体验评价体系,对该类区域道路步行体验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评价体系城市空间因子分析法

    2种玫瑰精油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丁鸣马晓红张楠姚雷...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GC-MS法分析了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精油和苦水玫瑰(Rosa sertata×Rosa rugosa)精油的化学成分。将ICR小鼠分成对照组、地西泮组和精油组,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模型(elevated plus-maze,EPM)评价了急性嗅吸不同浓度2种精油对小鼠抗焦虑的影响。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light-dark box,LDB)模型评价了长期嗅吸苦水玫瑰精油对抗焦虑的影响。精油成分分析显示,苦水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中香茅醇(37。36%)和香叶醇(12。06%)含量均高于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中香茅醇(16。87%)和香叶醇(11。63%)含量。急性嗅吸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开臂时间%:1。06±0。70,开臂次数%:0。68±0。49)相比,低浓度(10 μL/mL)苦水玫瑰精油(开臂时间%:14。05±6。39,开臂次数%:16。16±6。19)具有显著缓解小鼠焦虑的作用(P<0。05),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则不具有抗焦虑功效。长期嗅吸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苦水玫瑰精油可以显著缓解小鼠在EPM(开臂时间%:14。05±6。39,开臂次数%:17。52±2。60)和LDB(精油组:明箱时间%:48。04±2。28,明箱距离%:46。26±3。19)模型中的焦虑行为(P<0。05)。

    苦水玫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抗焦虑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

    浦东鸡配套系商品鸡胴体冷鲜条件下肉质性状和菌落总数变化研究

    郑煜明雷畅杨凌宇何川...
    30-3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上海浦东鸡配套系商品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屠宰胴体在冷鲜条件下(0~4℃)肉质性状、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判指标及其变化。结果 显示,胴体皮色、肉色、含水量在保藏期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肌肉剪切力在保藏5d后显著下降(P<0。05);肌肉pH在屠宰后迅速下降(P<0。05),随后逐渐升高但改变不显著(P>0。05)。胴体菌落总数在5d后急剧上升,在7d后达到5。06±0。51 lgCFU/g,接近肉质腐败标准数值。另外,感官评定结果与以上指标反应一致。本研究根据上述结果认为,优质肉鸡胴体冷鲜保藏5d内能保持其风味和质量,以上将会为优质肉鸡冷鲜产品货架期标准制定提供基本数据参考。

    优质肉鸡冷鲜鸡货架期肉质性状菌落总数

    混合芳香精油对于改善人类认知能力的作用

    蔡诗李先春吴珂刘阳...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吸入天然复方芳香精油对于健康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通过选择健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为有精油吸入组和无精油吸入组,被试需完成注意力、短时记忆与计算能力3个认知任务,采用64通道脑电设备记录被试任务过程中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结果 表明,精油吸入条件下,被试在完成注意任务时,注意力水平有所提升,P3、Oz、C4等通道P300波幅出现显著差异,但短时记忆与计算能力则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认知注意力事件相关电位精油

    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下的动物实验伦理探讨

    张沐阳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动物保护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和动物保护主义运动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对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兴起以来,科学界和法学界关于实验动物伦理的回应进行了叙述。对比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和现今的实验动物伦理,基于限制人类行为的实验动物伦理,已陷入无法回应“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下的动物保护主义运动的困境。在人类学界近年来的“本体论转向”中,拉美人类学家卡斯特罗提出的“美洲印第安视角”,对人与动物关系给出了一种新的的解释框架。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案例分析,在经验层面印证了运用“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来构建动物实验伦理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对动物实验伦理的展望与构想。

    动物保护主义动物实验伦理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

    喷施茉莉酸对铝胁迫紫花苜蓿光合系统的影响

    方婷玉程晓晴周鹏王伟荣...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外源喷施不同浓度茉莉酸(5、25、50 μmol/L),研究了茉莉酸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00 μmol/L AlCl3处理使得紫花苜蓿生长受到抑制,其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光系统Ⅰ (PSⅠ)和光系统Ⅱ (PSⅡ)的相对电子传导速率、P700活性和环式电子传递量(CEF)也明显降低。外源喷施低浓度茉莉酸(~5 μmol/L)对缓解苜蓿铝毒害的作用最为显著。外源喷施低浓度茉莉酸(5μmol/L)时,苜蓿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铝胁迫处理,同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升高;PSⅠ和PSⅡ的相对电子传导速率、P700活性和CEF值显著增加。而喷施过高浓度茉莉酸(~50 μmol/L)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的生长无明显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茉莉酸对苜蓿铝毒害的缓解作用与茉莉酸改善铝胁迫苜蓿的光合作用和光化学系统电子传递能力密切相关。

    茉莉酸铝胁迫紫花苜蓿光合系统

    不同粒色青稞及其生物处理样品中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高秀莲毛培文黎刘定吉周选围...
    54-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不同粒色青稞及其生物处理样品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不同青稞样品中总脂肪的含量、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色的青稞样品中,总脂肪含量黑青稞2最高2。58±0。012(g/100 g),总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青稞(柴青1号)的不同生物处理样品中,糌粑最高2。68±0。006,发芽青稞制品1。60±0。012最低,不同生物处理样品中总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g/100 g)为柴青1号原料青稞1。35±0。01、发酵青稞制品1。32±0。01、糌粑1。31±0。01、发芽青稞制品1。15±0。01,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发酵青稞制品和糌粑之间不显著,其他各样品之间差异显著(P<0。05);样品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上述结果说明黑青稞总脂肪含量高于普通青稞,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发芽加工处理能有效降低青稞中总脂肪的含量。该研究为青稞的进一步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青稞青稞生物处理脂肪酸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