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曹奕教授基于"因虚致脱"理论治疗阴挺经验撷菁

    马雪纯王保国王振亚王琳...
    539-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挺,即西医学之"子宫脱垂",是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该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曹奕教授认为该病源于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及冲、任、督、带四脉失固,脾虚则提系无力,肾虚则固摄无权,肝虚则筋膜驰纵,四脉亏虚则胞失养缚.曹奕教授基于"因虚致脱"理论,结合阴挺的病理特点,巧妙地将脏腑辨治、十二经脉与奇经理论相融合,采用针药结合,辅以灸疗之法,注重通督调任以益气生血,固本培元以升提胞脏,形神共治.曹奕教授充分发挥针药并用之妙,遣方灵活,针法精妙,疗效卓矣.其经验可指导临证辨治思路,后学宜以为鉴.

    阴挺因虚致脱曹奕名医经验

    基于虚痰浊瘀论治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

    李艳翁思颖
    545-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亦是加速疾病进展的病理因素,随着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直接或间接损伤机体.基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虚-痰-浊-瘀"的疾病发展过程,提出"补虚健脾化痰""清热化痰降浊""化浊祛瘀除湿"等相应对策,为中医药辨治肥胖提供思路.

    脾虚痰湿痰瘀互结胰岛素抵抗肥胖

    彭清华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经验

    赵盼钟缘彭清华
    550-55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绝经期女性是干眼的好发人群,其发生与性激素水平失调密切相关.围绝经期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为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灼热感、容易疲乏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彭清华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干眼以肾虚为本,肾阴阳失衡是病机关键.其证型包括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肾阳虚衰、脾失温煦,以及肝经郁热、气机壅滞,在临床上采用补益肝肾、上病下取,温阳益气、阴中求阳,清肝解郁、身心同调为法,辅以针刺眼周穴位攒竹、睛明、承泣及体穴三阴交、养老、合谷等联合密蒙花颗粒剂中药熏蒸仪熏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围绝经期干眼补益肝肾阳虚清肝解郁

    夏小军教授运用对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拾萃

    翟璇赵静夏小军任德祥...
    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特点.临床表现为血小板数目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西医治疗ITP多运用糖皮质激素、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及脾切除等,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等弊端.既往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TP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ITP归属于中医学"紫斑""血证""葡萄疫"等范畴,夏小军教授临床辨治以清热凉血止血、健脾益气滋阴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且善于运用对药,如墓头回—紫草凉血活血、仙鹤草—阿胶止血补血、水牛角—生地黄清热养血、黄芪—益母草补血活血、牡丹皮—地骨皮养阴活血、白茅根—赤芍凉血散血等.以对组方,方中有方,是其用药的特色,灵活应用,收到较好疗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药夏小军

    从"浊"论治"脂脑同病"

    杨静静张敬华
    559-562,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罹患脑病患者多伴有脂质异常,"脂脑同病"为张敬华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各家理论提出的概念,以期为临床中医学脑病的诊疗开辟新思路.其治疗脑病从"浊"入手,认为浊盛正虚为根本病机,治疗当顾护脾胃,祛浊的同时兼顾脏腑功能.将"脂脑同病"分为"脂浊-痰瘀互结-浊毒"3个阶段分阶段施治,同时结合《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认为脂浊阶段当"未病先防",以降脂化浊为主;痰瘀互结阶段当"既病防变",以痰瘀同治为主;浊毒阶段当"病后防复",以解毒化浊为主.

    脂脑同病浊邪治法方药顾护脾胃降脂化浊法痰瘀同治解毒化浊法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针刺处方治疗脑血管疾病

    赵锐张丽红顾相如张民...
    56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受影响人数最多的疾病,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揭示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机"凝"→"壅"→"塞"→"不通"的传变规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进行辨证选穴,其治疗干预的核心为调和营卫气血、疏通络脉.针刺处方中合谷、足三里调和营卫、化瘀通络,三阴交、血海行气活血,内关、百会活血化瘀、开窍醒神,这些穴位组合能够在不同环节、不同层面阻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级联反应,体现了中医学"控上游因素,治当前病变,防下游传变"的"治未病"思想.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营卫理论脉络学说针刺穴位处方

    从调肝论治二便、汗液、白带、乳汁的排出异常

    秦亚莉朱超张正韩诚...
    568-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内有多种需要排出的物质,诸物质之通畅外泄需借助秉木疏泄之性的肝脏之功,如胆汁、月经、精液、二便、汗液、白带、乳汁的排出均离不开肝的调节,肝气条达,疏泄有度,体内精气、浊废各循其道,顺时适度溢泄而出.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脏腑气机不畅,诸窍失于疏启,则可见汗出不畅、癃闭、便秘、白带、乳汁不下之弊,应辨证采用养血柔肝或疏肝理气之法以恢复肝疏泄之功,常用到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肝疏泄太过,气机亢逆,诸窍不当启而启,可致大汗、遗溺、泄泻、赤带、漏乳等症,则应清肝、平肝、柔肝,常用龙胆泻肝汤、痛泻要方、丹栀逍遥散等方.

    肝主疏泄汗液二便白带乳汁

    "通督脉、补脾肾、化痰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针灸理论探讨

    刘淑如萨喆燕朱小香黄倩茹...
    572-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脾肾亏虚、累及督脉、痰湿瘀阻"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病因病机,故以通补督脉、补益脾肾以治其本,化痰行瘀以治其标.督脉取穴百会、命门、腰阳关,脾、肾相关取穴关元、气海、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通督扶阳、补益脾肾;配合化痰瘀之法,标本兼顾,取足三里、血海、丰隆3穴健脾通腑、养血活血、祛湿化痰行瘀.并运用督脉灸温通阳气、激发经气、化瘀通络、总调全身;或于命门、腰阳关、三阴交、太溪、丰隆等行艾盒灸或温针灸,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及脏腑、经络,温助阳气、疏通经络,使痰瘀得化,则气机调畅,气血津液充足,胞宫受气血不断滋养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通督脉补脾肾化痰瘀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实践能力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张红闫娟娟
    577-579,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214名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设岗位实践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209份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查资料,岗位实践能力得分为(91.05±21.20)分,其中科研能力得分为(26.61±3.05)分,专业学习能力得分为(32.05±7.91)分,职业发展能力得分为(32.39±10.24)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在年级、是否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实践经验获取途径均对其岗位实践能力有显著影响.结论:可通过以下路径提升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实践能力,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探索以项目研究为纽带的个性化实践育人模式.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实践能力影响因素

    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

    王鑫武锃
    580-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探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现代医学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方式十分有限,而中医外治法历史悠远,方法多样,效果显著,易为儿童及家长接受.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集中于针刺、推拿和耳穴贴压3种方式,针刺常选天枢、中脘、大横、丰隆、三阴交、足三里等,耳穴主要取脾穴、胃穴、饥点穴、内分泌穴、皮质下穴等;推拿部位多在腹部、下肢和背部,手法以摩腹、捏脊、推法、拿法为主,按揉脾经、胃经、膀胱经、任脉的中脘、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儿童肥胖中医外治法综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