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学报(医学版)

姚泰

双月刊

1672-8467

xbyxb@shmu.edu.cn

021-54237164;54237314

200032

上海医学院路138号

复旦学报(医学版)/Journal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性期刊。刊载最新科研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栏目有:述评、论著、研究简报、方法技术、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个案报道、简讯、摘要等。创刊于1956年,2001年起由“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冬虫夏草通过IL-6反式信号通路改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

    孙滢雪陈军唐培宸张健...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通过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介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单侧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ischemia/reperfusion,UIR)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药虫草菌粉、可溶性糖蛋白 130Fc(soluble glycoprotein 130 Fc,sgp130Fc)或Hyper-IL-6.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PAS染色评估肾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IL-6反式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可溶性IL-6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qPCR等手段检测纤维化蛋白表达量以及定位情况.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探究虫草提取物虫草素对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的影响.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在慢性期给药虫草菌粉可显著减轻小鼠患肾的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胶原沉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治疗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降低,IL-6信号通路蛋白p-STAT3、sIL-6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CXC趋化因子配体 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此外,Hyper-IL-6可部分抵消虫草菌粉的治疗效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虫草素可抑制NRK-52E分泌IL-6,而IL-6-sIL-6R复合物处理可诱导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表现为α-SMA、FN和p-STAT3表达量显著升高.虫草素和sgp130Fc处理显著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结论 CS可显著抑制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IL-6,并抑制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冬虫夏草(CS)慢性肾脏病(CKD)成纤维细胞IL-6反式信号通路肾纤维化小鼠

    基于MRI征象建立预测肝细胞癌相关恶病质的列线图

    李信响刘兵江洋赵宇飞...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前MRI征象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相关恶病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9例HCC患者治疗前临床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并随访MRI检查后6个月时患者的体重.根据恶病质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恶病质组和非恶病质组.按照随机抽样将所有病例分为训练集(n=279)和验证集(n=120).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与HCC相关恶病质的变量,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AUC值,选择最佳性能模型建立预测HCC相关恶病质列线图.结果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40 g/dL、血清甲胎蛋白>100 ng/mL、肿瘤直径>5 cm、门静脉癌栓、瘤内强化动脉和动脉期肿瘤边缘肝实质强化是预测肝细胞癌相关恶病质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影像模型预测性能最好,训练集区分度AUC达0.843,验证集达0.854.结论 依据MRI征象建立列线图可较临床诊断提前6个月预测HCC相关恶病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指导意义.

    肝细胞癌(HCC)恶病质MRI征象列线图

    串联质谱相比于茚三酮-荧光法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对上海财政或医保的预算影响分析

    肖敦明周善炎陈英耀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筛查相比于茚三酮-荧光法(以下简称荧光分析法)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对上海财政或者医保的影响,为MS/MS报销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构建预算影响分析模型,模型研究时限为3年(2025-2027年),基于上海新生儿出生数据以及上海新生儿出生平均降幅预测2025-2027年新生儿人数,临床筛查数据、成本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网站、文献和医院调研数据.通过专家咨询了解全国和上海的筛查和报销政策,其中,荧光分析法主要用于苯丙酮尿症的筛查,MS/MS可用于多种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分别测算MS/MS筛查相比于荧光分析法对上海财政或医保的影响.结果 对财政的预算影响分析表明:2025-2027年,荧光分析法财政支出预计分别为158万元、148万元和139万元,MS/MS财政支出分别为2 275万元、2 137万元和2 006万元,MS/MS相比于荧光分析法增加的财政支出分别为2 118万元、1 988万元和1 867万元,财政支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对医保基金的预算影响分析表明:2025-2027年,荧光分析法医保基金支出预计分别为111万元、104万元和97万元,MS/MS医保基金支出分别为1 593万元1 496万元和1 404万元,MS/MS相比于荧光分析法增加的医保基金分别为1 482万元、1 392万元和1 307万元,医保基金支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政策梳理方面,串联质谱筛查费用一般由财政支付或患者自付,商业保险、慈善基金会组织等可作为基金补充来源.结论 上海市扩大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费用整体可控,为了统一支付口径,方便管理,建议上海市串联质谱筛查费用由财政支付.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财政医保基金串联质谱茚三酮-荧光法

    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杨琴文史慧静韩雁郭琪...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 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者在 6 类健康危险行为上的得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聚类,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别组915人(54.14%),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均处于中低水平,命名为"以各类行为中低危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二类别组 539人(31.89%),精神成瘾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精神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三类别组236人(13.97%),在物质成瘾行为上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物质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年龄、民族、寄宿情况的学生健康危险行为3个潜在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相比于初中生,表现出以精神成瘾和物质成瘾为特征的不健康行为的风险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存在3个潜在类别,且不同背景的学生在这些类别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具有不同学校属性和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实施定制化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潜在剖面分析(LPA)影响因素上海市,闵行区

    应用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人长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张瑛凯夏阔王厚磊王京...
    38-4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人群长节段颈椎病,与传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估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回顾性收集3~4节段(C3~C7)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的老年患者(>60岁)病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A组,24例)或传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B组,18 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测量术前、术后颈椎各方向椎间隙高度、功能段高度和颈椎前凸角.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上肢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前颈椎间隙高度、功能段高度及颈椎前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切口短于B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上肢VAS、术后N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功能段高度、颈椎前凸角的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是治疗长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与传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相比,可避免术后吞咽困难,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长节段颈椎病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颈椎前路手术吞咽困难老年人

    GPR120基因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对脓毒症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张凯黄一沁张自妍宓林...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GPR120 基因对脓毒症进展的作用,探索GPR120 基因对胞内多蛋白复合物—NLRP3(NOD-,LRR-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及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脓毒症患者血液及胸水样本后,采用流式及 ELISA 实验检测炎症因子及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C57BL/6 小鼠及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 构建体内外脓毒症模型,并通过GPR120基因激动剂TUG891的干预,观察对照组和脓毒症组间GPR120基因、NLRP3炎症小体蛋白及巨噬细胞极化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在临床标本中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0.001),胸水中NLRP3、Caspase-1及IL-1β等炎症小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均<0.05).体内实验发现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肺组织内重度炎症表现,肺组织内GPR120基因表达下降,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上调(P<0.01),炎症小体激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M1型极化增强.通过TUG891激活GPR120基因,可减轻小鼠及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P<0.01).体外实验证实了LPS可抑制细胞内GPR120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炎症蛋白的分泌,而TUG891促进GPR120蛋白水平的上调表达并对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缓解作用(P<0.05).结论 在脓毒症中,GPR120 基因激活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促进巨噬细胞修复型极化,减轻组织炎症损伤,从而延缓脓毒症的快速进展.

    脓毒症肺损伤GPR120基因TUG891胞内多蛋白复合物(NLRP3)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

    李俊顾伟勇王杰玉武贝贝...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lear cel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CC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为诊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BOT患者共23例,同时整合Ricotta研究队列中的19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结果 本研究入组了 42例CCBOT患者:其中我院队列 23例,Ricotta队列 19例.与Ricotta队列相比,我院队列CCBOT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34.8%)明显高于Ricotta队列CCBOT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5.3%)(P<0.05).在我院队列中,22例患者具有术中冰冻病理信息,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性为50%(11/22),另外50%(11/22)患者术中冰冻低估了病情.合并后的队列整合分析发现:患者中位年龄60岁,好发于绝经后女性(66.7%);多数因盆腔包块(59.5%)和腹痛腹胀(19.0%)就诊;肿瘤多为单侧卵巢受累(90.5%);术前肿瘤标记物信息缺失较多,无法准确评估;10人(23.8%)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2人(76.2%)行根治性手术,手术病理提示所有患者均为I期患者;部分患者(21.4%)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患者接受了全子宫切除,其中10人(31.3%)合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1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231个月,未见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 CCBOT患者总体预后好,复发率低;保留生育功能安全可行,但要注意排查是否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病变.鉴于CCBOT罕见,未来要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来更好地阐明CCBO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CBOT)手术治疗复发预后

    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

    孙丽娟潘家坪梁珊珊黄媚媛...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远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 845例单胎妊娠者,根据移植日内膜厚度分为 3组:A组≤8 mm,B组>8~14 mm,C组≥14 mm.主要观察指标:早产、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score、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比率;次要观察指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A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增加.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score值、早产、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A组及C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与B组相比,无论校正前还是校正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薄型子宫内膜异位妊娠发生率增加,但不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新鲜周期移植卵裂期胚胎子宫内膜厚度(EMT)新生儿结局单胎妊娠

    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分析及评价

    赵月娇黄丽丁焱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前期构建的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作为助产质量评价工具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泛长三角地区 13家不同等级及性质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简单加权法这3种综合评价法对医院的助产质量进行评价排序.运用组合评价法对3种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进行组合排序,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3种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13家医院包括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家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1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家三级乙等妇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家二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和1家二级乙等妇产专科医院.3种综合评价法对13家医院的评价结果排序略有不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肯德尔和谐系数W=0.794.组合评价法对13家医院的助产质量排序前4名为H10、H4、H1和H2,与研究假设的预判结果(H1、H2、H10的助产质量排序靠前)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稳定,能反映助产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助产质量评价的科学工具.

    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临床应用综合评价

    33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詹明烺姜林娣刘云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并总结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 2017年 1月至 2022年 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 33例EGPA患者,诊断参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关于EGPA的分类标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结果 33例EGPA患者中男性22例(66.7%),女性11例(33.3%),确诊时平均年龄(47.42±15.83)岁.首诊科室以风湿免疫科(23例,69.7%)为主,其次是呼吸内科(6例,18.2%).临床表现以皮肤受累最多见(皮疹、溃疡、坏疽和梗死,23例,69.7%),其次为哮喘(17例,51.5%)、浸润性肺炎(14例,42.4%)、周围神经病变(9例,27.3%)、血栓形成(9例,27.3%).所有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平均数为(3.43±3.52)×109/L,有 8例(24.2%)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和ANCA阴性患者相比,ANCA阳性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肾脏受累更常见(P<0.05).32例(97%)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33.3%)患者使用过生物制剂或托法替尼治疗,6例接受托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 5例获得了疾病缓解.结论 EGPA临床表现多样,ANCA阳性患者疾病活动性更高,应建立多学科的EGPA诊疗体系.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托法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