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医学
上海医学

汤钊猷

月刊

0253-9934

shmj@xy00030.com

021-62178606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上海医学/Journal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上海医学》创建于1978年,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为国内外多种刊物所引用,并被国际六大检索统之一的《化学文摘》(CA)收录,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本刊由汤钊猷院士担任总编辑;亚太风湿病联盟现任主席陈顺乐教授担任常务副总编辑;顾玉东院士、曾溢滔院士、闻玉梅院士、龚兰生教授、林善锬等著名医学专家担任副主编及编委。 本刊宗旨为:全面反映上海地区的医学发展水平。介绍上海地区及全国医学卫生领域医学、教育、科研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方法,并介绍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新进展。不仅有助于专科人员及时了解本科的发展动态,而且有助于专科人员在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的今天,及时了解医学的整体发展状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SPECT-China队列研究

    虞博威孙颖周一诺王禹盈...
    259-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评估是否受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华东地区代谢性疾病流行及危险因素调查(SPECT-China)队列.根据超声评估,纳入1 624名基线时无NAFLD的参与者.对1 126名参与者计算NAFLD的加权遗传风险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AFLD发病风险的OR和95%CI.结果 经过5年的随访,共记录了 197例新发NAFLD病例.在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发病风险显著负相关[每1-标准差(SD)增量,OR=0.81,95%CI为0.68~0.97],在25(OH)D四分位数中NAFLD风险有显著降低的趋势(趋势P=0.01;Q4比Q1,OR=0.61,95%CI为0.39~0.96).在进一步调整吸烟状态、饮酒状态、糖尿病、高血压、TG等代谢因素后,这种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每1-SD增量,OR=0.87,95%CI为0.73~1.04),模型3中的趋势显著性减弱(趋势P=0.09).此外,维生素D、遗传易感性与新发NAFLD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P=0.81).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的发生在统计学上未发现显著相关性,且与遗传易感性无显著交互作用.

    维生素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SPECT-China疾病遗传易感性前瞻性队列

    经皮入路左心室辅助装置撤除手术一例

    刘鼎乾孙晓宁王春生
    26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是近年来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植入LVAD后心功能可恢复至正常水平.本文报道了 1例经皮入路LVAD撤除手术患者,手术成功,证实这种保留辅助泵的LVAD撤除手术方式可在小创伤下完成LVAD撤除手术.

    左心室辅助装置微创撤泵心力衰竭

    《上海医学》杂志对论文表格的要求

    269页

    《上海医学》杂志对来稿科研设计的要求

    269页

    经眉弓眶上入路切除鞍上区胶样囊肿一例

    邓尧方旭昊舒卫权赵韵...
    270-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样囊肿(colloid cys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颅内病变,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常发生于第三脑室前部,也可见于侧脑室、第三脑室、鞍区,甚至脑实质.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垂体分泌功能减退和视物模糊,部分患者起病紧急,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则存在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经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为鞍上区占位(表皮样囊肿可能)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眉弓眶上入路鞍上区肿物切除术,手术顺利,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为鞍上区胶样囊肿.

    胶样囊肿鞍上区神经内镜检查

    《上海医学》杂志2024年度学科专辑报道计划

    272页

    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发生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

    杨仪莹巩超蒋晖陈莲华...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诱导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一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并接受全麻的407例患者资料.按照既往文献中的低血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全麻诱导后血压水平较基础水平下降幅度>30%或平均动脉压(MAP)<60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者,纳入低血压组;而血压水平下降幅度≤30%且MAP≥60 mmHg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是否有糖尿病病史、是否罹患冠心病、NYHA心功能分级的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入手术室后5 min(记为T0点)的患者基础MAP值(即MAPT0),以及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记为T1点)的患者MAP值(即MAPT1).同时,记录手术前获得的患者包括血糖、TG、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等指标;收集患者的麻醉药物诱导剂量(丙泊酚和舒芬太尼),ASA分级,是否合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以及诱导后心率下降的幅度(即ΔHR).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发生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应用危险因素及其系数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407例患者中有211例(51.84%)发生全麻诱导后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低血压组身高值、体重值均显著较低(P=0.007、0.017),女性患者的占比显著较高(P=0.038),LDL、TC水平显著较高(P=0.019、0.004),合并使用依托咪酯的患者占比、患者MAPT0、ΔHR均显著较高(P=0.022、0.015、<0.001).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C、舒芬太尼诱导剂量、MAPT0、ΔHR为行非心脏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705,95%CI为0.655~0.756,P<0.001,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年龄、TC、舒芬太尼诱导剂量、MAPT0、ΔHR为行非心脏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接受全麻诱导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据其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总胆固醇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低血压预测模型

    《上海医学》杂志可直接使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279页

    可视喉镜与可视可塑型光棒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刘卫卫徐睿贾继娥乔晖...
    280-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可视喉镜与可视可塑型光棒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患者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或颈淋巴结清扫术的鼻咽癌患者60例,年龄范围18~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可视喉镜(可视喉镜组)、可视可塑型光棒(可视可塑型光棒组)进行气管插管,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构成、BMI、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甲颏距离),总插管成功率、第1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插管后3 min(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牙龈渗血、上唇出血、咽喉部渗血、呛咳、口咽部损伤、牙齿脱落、支气管痉挛).结果 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BMI、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构成、甲颏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可视可塑型光棒组总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可视喉镜组(P<0.05),但气管插管时间显著长于可视喉镜组(P<0.05).可视可塑型光棒组的第1次插管成功率有高于可视喉镜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间点的心率和MAP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可视可塑型光棒组T2时间点的心率显著低于可视喉镜组同时间点(P<0.05).可视喉镜组牙龈渗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可视可塑型光棒组(P<0.05),两组间上唇出血和咽喉部渗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使用可视可塑型光棒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口咽部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均较小;但使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的时间较短,更有利于观察患者的声门水肿情况和评估拔管安全.

    可视喉镜可视可塑型光棒困难气道

    胆囊癌组织中Kindlin-1和Myc诱导核抗原53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樊鸿炎张文权杜宏伟丁光荣...
    284-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黏着斑蛋白Kindlin-1和Myc诱导核抗原53(Mina53)在胆囊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4月间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患者的标本52例,选取癌旁组织标本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Kindlin-1、Mina53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Kindlin-1、Mina53阳性和胆囊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Kindlin-1和Mina53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0.05).Kindlin-1、Mina53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呈正相关(P值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indlin-1、Mina53阳性的患者生存期均分别显著短于阴性患者(P值均<0.05).结论 Kindlin-1、Mina53在胆囊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和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其阳性表达可作为胆囊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的参考指标.

    黏着斑蛋白Myc诱导核抗原胆囊癌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