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检验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

吕元

月刊

1673-8640

shjyyxzz@126.com

021-68316211;021-68316300-1102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检验医学/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坚持以实用为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检验与临床三结合,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新进展、各种检验的方法与试剂、仪器的性能和特点内容。既体现了上海检验医学界的学术水平,也为全国各级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新理论、新技术。 本刊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远程网络采编系统。进入网站,点击左侧“作者中心”中的“投稿(注册或登录)”栏,首次投稿时需要登记作者信息并注册,注册成功后即可在线投稿。注意请作者以实名、实际电子邮箱登记,否则无法进一步联系。投稿成功后,我们的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和手机短信通知您稿件的进展程度,您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自主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完全实现在线的稿件处理过程。网上投稿不方便者仍需使用纸质稿件,请电话或E-mail通知本刊(电话:021-68316211,021-68315766;E-mail:shjyyxzz@126.com),但2种投稿方式只选其一,请勿重复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血常规指标肺结核诊断模型

    黄莺周颖宋云霄茅俊杰...
    668-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利用血常规检验数据构建肺结核诊断模型,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469例初诊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22项血常规检验数据和人口学参数.采用LASSO回归分析评估共线性.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75%,用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和测试集(25%,用于模型性能评估).采用分布式随机森林(DRF)、深度学习、梯度提升机和广义线性模型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测试,采用5倍交叉法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结果进行模型特征重要性排序,共筛选出10个非共线性指标,结果显示,DRF是构建肺结核诊断的最佳机器学习算法.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DRF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 1和0.847 4,敏感性分别为99.16%和92.04%,特异性分别为80.91%和55.22%,准确度分别为89.84%和72.06%.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血常规检验数据肺结核诊断模型是一个有效的诊断工具,但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验证.

    机器学习诊断模型肺结核血常规

    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丁静张春玲王小蕊李会丹...
    673-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核心结合因子(CBF)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与疗效、复发和生存时间等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标准诱导和巩固化疗方案的CBF-AML患者116例,其中77例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根据融合基因分为伴RUNX1::RUNX1T1(第1组)AML和伴CBFB::MYH11(第2组)AML,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2个组预后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第1组和第2组基线特征[发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额外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性染色体丢失、KRAS突变、NRAS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总生存期(OS)低于未复发患者(P=0.008).男性、TET2突变和del(9q)的患者OS较短(P<0.05).血小板计数<20×109·L-1的患者OS和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均较短(P<0.05).移植后复发患者的OS显著短于移植后未复发患者(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TET2突变和染色体del(9q)是CBF-AML患者OS缩短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达到缓解天数是AML伴RUNX1::RUNX1T1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8),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AML伴CBFB::MYH11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4).结论 CBF-AML患者2种融合基因亚组间在基线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TET2突变和del(9q)可显著影响患者生存天数,建议复发患者及时进行挽救性移植.应关注AML伴RUNX1::RUNX1T1患者达到缓解的天数,关注CBFB::MYH11患者原始细胞比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核心结合因子突变复发实验室诊断预后

    欢迎加入《检验医学》特约审稿人队伍

    《检验医学》编辑部
    681页

    中性粒细胞新参数NEU-X、NEU-Y、NEU-Z在败血症中的临床价值

    王天凯刘琳金佩佩王芳...
    68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血液分析仪中性粒细胞新参数NEU-X、NEU-Y、NEU-Z在败血症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55例败血症住院患者(败血症组)、73例非败血症住院患者(非败血症组)和175名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和NEU-X、NEU-Y和NEU-Z.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败血症组NEUT#和NEU-X、NEU-Y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根据感染病原菌种类将败血症患者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比较3组NEU-X、NEU-Y和NEU-Z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EU-X、NEU-Y、NEU-Z诊断败血症的效能.结果 败血症组NEU-X和NEU-Y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败血症组(P<0.001);CRP、WBC计数和NEU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但与非败血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U-X、NEU-Y、NEU-Z与PC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2 5、0.532 3、0.416 0,P<0.01).真菌感染组NEU-Y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P<0.05).NEU-X和NEU-Y诊断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 8[95%可信区间(CI)为0.588 9~0.778 4]和0.810 3(95%CI为0.731 0~0.889 7).结论 NEU-X、NEU-Y可用于辅助诊断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新参数败血症C反应蛋白诊断

    血清游离轻链和硒水平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涂佳强文晓玲
    687-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轻链(FLC)和硒水平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21年6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B-NHL患者164例,作为训练集;另选取82例B-NHL患者作为验证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FLC、硒水平和血常规.对所有患者进行8~108个月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不同血清FLC、硒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影响B-NHL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B-NHL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结果 根据B-NHL患者FLC水平是否升高分为低FLC水平(87例)和高FLC水平(77例),低FLC水平与高FLC水平的B-NHL患者之间Ann Arbor分期和B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清硒水平的中位数(1.12 μmol/L)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硒水平(82例)和高硒水平(82例),低硒水平与高硒水平的B-NHL患者之间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FLC水平患者和低硒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低于低FLC水平患者和高硒水平患者(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国际预后指数(IPI)为3~5分、乳酸脱氢酶(LDH)>250 U·L-1、β2-微球蛋白(β2-MG)>3 mg·L-1、血清硒水平降低是B-NHL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FLC升高是B-NHL患者无进展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P<0.01).预测模型判断B-NHL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相近,稳定性较好(Nagelkerke R2=0.602).结论 高FLC水平与B-NHL患者的Ann Arbor分期和B症状有关,低硒水平与B-NHL患者的ECOG评分有关.基于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B-NHL患者的预后情况.

    游离轻链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特征预后

    罕见病、遗传病诊疗专题征稿启事

    《检验医学》编辑部
    695页

    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原功能检测方法的建立

    诸佩超宋颖缪颖波赵强...
    696-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血栓弹力图(TEG)纤维蛋白原(Fib)功能检测方法.方法 对不同血小板抑制剂进行组合,建立可完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TEG-Fib功能检测方法.收集151名健康志愿者全血样本,用于确定TEG参数最大振幅(MA)参考区间.另收集139例临床送检剩余全血样本,以美国血液技术公司Fib功能性检测试剂结果为参考,评估建立的TEG-Fib功能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 500 μL全血样本中加入20 μL替罗非班(100 mg·L-1)和20 μL阿司匹林(15 mg·L-1)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功能.该血小板抑制剂在2~8℃环境中可有效保存24个月.建立的TEG-Fib功能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室温保存60 h以内的全血样本,MA参考区间为8.20~23.64 mm,与美国血液技术公司Fib功能性检测试剂的M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建立的TEG-Fib功能检测方法可用于Fib功能性检测.

    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纤维蛋白原功能检测

    传染病筛查试验项目临界值验证方案及其意义

    李潇涵李冬冬
    700-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界值对于传染病筛查定性试验结果判定非常重要.然而,临界值验证是否必要,如何验证,相关指南尚无明确建议.文章对现行性能验证相关标准、指南和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传染病筛查项目临界值验证的意义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供临床实验室参考.

    传染病筛查临界值定性项目性能验证

    组蛋白乳酸化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匡贤栋蔡馨汤冬玲张平安...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组分,对生物遗传信息的调控有重要作用.乳酸作为细胞代谢的常见产物,可影响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组蛋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会发生多种基团的化学修饰,其中乳酸化是重要的化学修饰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组蛋白乳酸化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组蛋白乳酸化与常见疾病的相互关系及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疾病

    凝血即时检验技术应用进展

    赵春贺邵慧慧崔巍琦夏薇...
    709-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血功能即时检验(POCT)不受场地限制,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等优点.目前,POCT凝血仪采用的方法学主要有电化学法、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化学法、机械法,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已逐渐应用于凝血常规、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检测和抗凝监测.文章对凝血POCT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现状、前景进行综述.

    凝血即时检验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