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吴新平

双月刊

1671-0304

sdzsbxb2001@126.com

0993-2058629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性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编辑出版方针与政策。主要刊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栏目有西部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历史研究、法律研究等。读者为高校教师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融素养、金融监管与金融欺诈

    雷汉云杜笑妍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频发的金融欺诈扰乱了金融秩序,危害了参与者的利益,金融反欺诈已迫在眉睫,而金融素养、金融监管是金融反欺诈的重要手段.该文构建了金融素养抑制金融欺诈的理论框架,利用CHFS数据测度居民金融素养综合指数,通过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金融素养与金融欺诈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监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对不同群体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居民金融素养的提高以及地方金融监管的加强均能有效抑制金融欺诈事件的发生,且金融监管在其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群体的金融素养对金融欺诈的抑制效果具有差异性,如学历较高的人群可能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但可通过提高自身金融素养来防范金融欺诈事件的发生.

    金融素养金融监管金融欺诈调节效应

    股东失权的制度定位与规则适用——以新《公司法》第52条为中心

    贺小桐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公司资本真实充足,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并解决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所导致的公司僵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52条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股东资格解除制度进行了深入改革.该条款正式引入了股东失权制度,作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惩戒手段,与股东除名制度相比,股东失权制度更强调维护公司的资合性.但当前规则在适用条件、程序以及法律后果上仍存在争议及模糊之处.该文认为,股东失权制度在适用范围上应当包括货币与非货币的瑕疵出资;在适用程序上应由董事会作为发出催告通知与作出失权决议的主体,失权通知采用发出即生效的规则;失权股东有权通过提起股东异议之诉来寻求救济.对于失权股份的处理,则应首先考虑对失权的股份进行转让处理,无法转让的再进行减资处理.

    股东失权股东除名出资义务股份

    整合与细分:我国公司组织形态的类型再造

    杨狄薛亚琼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中公司发展的日趋多元化与差异化,与我国现行公司法定分类存在诸多不协调.传统公司"二分法"面临界限标准模糊,与立法本意偏离;规范结构错位,与法律适用冲突;分类规则僵化,与实践需求脱节等问题,且已制约着我国公司实体的发展与创新.故此,有必要再造公司组织形态的类型以实现公司的科学划分与差异规制:一是沿用有限公司 与股份公司的既有概念和框架体系,重构其分类标准,将公司实质性区分为公众性与封闭性两大类别,以回应两类公司在市场透明度、监管要求等方面的根本差异;二是针对实质封闭性的有限公司,进一步考量实践需求,结合关键要素对有限公司形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以实现制度规则与组织形态的精准配置.

    《新公司法》公司组织形态公司二分法公众公司封闭公司

    论13-14世纪东西方戏剧文化的交流互鉴

    胡蓉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域是中国戏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能歌善舞的西域各族民众学习印度佛教戏剧表演艺术,不断向东方传播,对中原北方戏剧表演产生影响,公元1世纪左右9幕的佛教剧本《舍利弗缘》,7-10世纪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和敦煌汉文剧本《释迦姻缘》等各个历史时期流行于西域地区的戏剧及其翻译是东西文化交融的缩影.13-14世纪东西交通大开,流行于敦煌、吐鲁番地区的回鹘文讲唱文学与中原戏剧艺术的交流迎来黄金期.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13-14世纪中国戏剧发生突变,表演形式由叙事体变为代言体,乐曲方面也有较大突破,汉语声乐体系也受到很大冲击.贯云石和薛昂夫是元代东迁畏兀儿的著名散曲家,他们在音乐和文学内容的创作上都为元代戏剧作出贡献.

    西域戏剧元曲西域散曲家

    目连故事所见历史文化层累与多元文化交流

    屈玉丽付佳琪齐嘉锐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连故事自魏晋至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其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在历史文化的层累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该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目连故事的贯通与对比,梳理不同历史背景下目连故事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儒释道文化内容与多元文化的消长情况,在历史层累与多元文化视野下探究目连故事千年来的发展变化.

    目连故事历史层累文化交流

    新疆时期艾青的文学交往活动研究——以口述史、回忆录、书信为中心

    吴新锋朱君岩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年来作家史料研究的整体进展下,回忆录、书信、口述史等资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们极大地推动了作家研究的深入发展.艾青流寓新疆时期,通过口头交流和书信与外界沟通,成为他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通过细致梳理记载艾青文学交往的回忆录、书信和口述史,能够再现艾青新疆时期的文学交往活动,揭示他与交往对象之间的交流内容.在交互式的信息沟通中,可以充分挖掘艾青新疆时期的文学观点、创作观念以及心路历程.这些文学交往活动不仅提供了探究艾青新疆时期文学创作的新视角,而且开辟了艾青研究的新路径,进一步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艾青形象.

    艾青新疆时期文学交往文学思想精神走向

    王蒙"伊犁经验"与其转型期创作嬗变关联考察

    邓永江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蒙是当代文学"一个巨大的存在","转型期"他一复出,即从早期"革命现实主义"的"青春写作"一改故辙,以一系列先锋创作为当时沉寂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从发生学意义上对他创作嬗变成因追根溯源,是"伊犁经验"而不是笼统的"新疆经历"成就了复出后的王蒙.伊犁地区独特的边疆地理文化区位,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历史现实等因素成为了王蒙转型期创作的"动力源泉",并对他创作的人物塑造、空间意识、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蒙转型期的题材创作,为当时整个文艺界走向边疆多民族文化、走向民间开创了"先河".王蒙创作现象表明,多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本土经验.

    "转型期"文学王蒙"伊犁经验"

    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贺信

    新华社
    封2页

    人才的价值

    夏文斌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