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丝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陈文兴

月刊

1001-7003

zgsilk@189.cn

0571-88081769;88847926

310018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1号楼5F

丝绸/Journal Silk 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6年创刊,由国家纺织工业局主管,中国丝绸总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月刊,大16开本,56页,每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CN33-1122/TS。主要专栏设有:改革管理、研究探讨、技术应用、品种花色、樯准测试、历史文化、综述译介等;副栏目有:待业论坛、科苑新葩、市场巡礼、科技动态、技术问答、经验杂谈、简讯报道等。本刊是丝绸行业内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技术类期刊,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荣获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报刊奖和浙江省1999-2000年度科技期刊一等奖。刊出的文章技术水平高,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40多年来一直深受国内外订户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Agent的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建模与仿真

    梁建芳张泽军董钟杰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随着服装消费引起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和重塑服装消费模式,推动服装消费向质量型、低碳化转变,从而实现服装产业的绿色转型.文章运用多Agent建模方法,构建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仿真模型,采用Netlogo平台进行仿真实验,探求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认知、产品可持续性和设施供应条件均显著促进可持续消费行为;但不同强度下,产品可持续性和设施供应条件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基于此,从可持续消费认知和供应条件两方面提出了引导中国消费者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建议和对策.

    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多Agent建模复杂系统Netlogo仿真可持续消费认知供应条件

    基于数据驱动的跨境电商运营机制创新研究——以F品牌为例

    朱伟明章钟瑶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电商的猛速增长面临外部环境危机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整问题,迫使企业在数据驱动下实现运营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通过案例分析引入F品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不同运营机制阶段下的数据演化过程,剖析当下F品牌运营壁垒,遵循"数据—产品—数据"思维逻辑,构建数据库迭代技术模型,揭示以"数据价值发现—数据价值创造—数据价值实现"为研究范式的创新运营机制实现方式以提升运营者在合适的环境中做出及时反应,提高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数字技术跨境电商运营机制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驱动

    基于眼动追踪的模特肢体语言在时尚大片中的应用解析

    朱镕键崔荣荣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模特肢体语言表现形式,探索时尚大片中模特肢体语言对观者的视觉引导和影响因素,得出观者对模特肢体语言的视觉体验规律,可为时尚大片和品牌方拍摄提供新思路.本文以《VOGUE》杂志近五年的时尚大片为样本,通过大量图片对比及文献理论归纳、提炼得出4种类型的模特肢体语言表现形式,引入眼动追踪技术,收集并分析41名专业模特及41名普通人被试的眼动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被试人群的热点图、轨迹图和具体眼动数值,探究模特肢体语言的指向性作用及不同类型肢体语言对视觉产生的不同影响.创新研究角度,即从人的肢体语言入手,以期获得更多时尚大片拍摄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传达时尚理念和服饰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肢体语言表现在时尚大片中尤为重要,对模特肢体语言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时尚大片的视觉传达效果,具有较高的实践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

    模特肢体语言时尚大片眼动追踪视觉规律眼动分析

    多尺度自适应注意力检测模型用于皮革织物瑕疵检测

    李皞刘义凡徐华伟杨可...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皮革织物生产中,缺陷检测是控制工业质量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皮革织物表面的缺陷局部相似程度高,造成不同缺陷类间存在高相似性,导致缺陷检测的效果不佳.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卷积注意力(ACA),并引入骨干网络中增强语义特征表示能力.其次设计了基于自适应卷积注意力的特征金字塔(AC-FPN)改进多尺度融合,进行更低粒度的皮革缺陷区分.最后将传统检测头替换为侧面感知边界定位(SABL)检测头,聚焦皮革缺陷精确位置,有助于网络区分相似和不同类别的缺陷及更精确的定位.文章在自建皮革数据集对ACA及改进后的各个组件进行消融实验,与目前各种主流检测模型进行对比.其中,AP、AP50和AP75三项评估指标分别达到了 83.4、89.7、85.6,并且在APS、APM和APL上分别达到了 71.3、89.9、88.9.通过实验证明了可行性,为自动皮革缺陷检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注意力机制多尺度信息缺陷检测卷积神经网络缺陷分类皮革织物

    基于GRA-GA-BP神经网络的家居服面料透气性能预测

    王彬霞王春红陈雅颂周金香...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家居服面料的透气性能,能为家居服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选择与透气率关联度较大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其次,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遗传算法优化BP(GRA-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选取58种面料成分不同、织物组织各异的家居服面料,其中42种为模型训练样本,16种为测试样本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透气率实测值与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8.39%;对透气率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拟合优度R2为0.976.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预测精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精准预测家居服面料的透气率.

    织物家居服灰色关联分析改进BP神经网络透气性预测

    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织物结构与风格的变化

    林柳兴郭胜南周子祥马明波...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织物结构参数、表面形貌及风格指标等测试分析,探究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织物结构与风格的变化.结果表明: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织物经纬密无显著变化,但染色及涂泥整理后织物的平方米质量及厚度逐渐增加,砂洗后无明显变化.染色及涂泥整理后织物形成涂层结构,砂洗后有轻微的纤维损伤、起绒现象.染色及涂泥整理使织物柔软度减小,硬挺度和悬垂系数增大,砂洗后呈相反趋势;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织物的光滑度无明显差异.染色及涂泥过程中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砂洗后变化较小,家用洗涤5次后织物的K/S值不降反增,各试样耐家用洗涤沾色牢度为5级,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约为2级,需进一步改进以获得"经久耐穿"的织物风格.染色5次后织物的UPF值大于40,染色及涂泥过程中无显著变化,砂洗后骤增,具有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该研究为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织物结构与风格的变化提供了理论解释.

    莨纱绸制备过程结构参数表面形貌风格紫外防护性

    废旧聚酯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效解聚回收对苯二甲酸

    旋湘桃张辉张鹏飞王毅...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解聚废旧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本文采用水—溶剂热技术,以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温高压处理废聚酯粒料,再用硫酸析出对苯二甲酸,并优化了碱性水-甲醇溶液解聚聚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浴比为1:20时,质量浓度50 g/L的氢氧化钠与100 mL/L的甲醇混合溶液,160 ℃条件下处理聚酯粒料2.5 h,对苯二甲酸产回收率为94.9%;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得分离产物的化学性质与对苯二甲酸标准品高度吻合,其纯度为90.53%.标准化视觉和数字色彩评定仪分析表明,所得对苯二甲酸与商业品存在较大色差(16.02),含有少量淡黄色杂质.

    废旧聚酯解聚对苯二甲酸碱性水-甲醇氢氧化钠

    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增强水凝胶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夏娟朱晓阳毛迎吕汪洋...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织物基柔性传感器因其柔软轻薄、灵敏度高,在可穿戴电子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涤氨纶混纺织物为基底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PANI)复合导电织物,再将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共混制备的水凝胶涂覆于其表面,得到PANI复合导电织物增强的水凝胶传感器(PAC传感织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3%-PAC传感织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耐低温性、抗疲劳性和抗菌性,当应变为210.8%时,其断裂强度达到8.2 MPa,灵敏度(GF)为0.461,对人体面部微表情、膝部和肘部的活动有较好的响应能力,有望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和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等领域.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原位聚合法PANI复合导电织物水凝胶人体运动监测

    基于菠萝蛋白酶的羊毛生物酶法防毡缩整理

    姚科廷刘颖王强王俊...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生物蛋白酶在羊毛酶法防毡缩整理过程中易造成羊毛纤维损伤的问题,本文采用植物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与预处理结合的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在预处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整理后的织物毡缩率为5.29%,强力损失率为4.10%.通过扫描电镜、亚甲基蓝着色等表征方法综合判断,菠萝蛋白酶作用于羊毛鳞片层,进而实现在降低羊毛织物毡缩率的同时将强力损失率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水平.

    羊毛织物预处理菠萝蛋白酶防毡缩整理低强损

    纺织品的增材制造——3D打印到4D打印的创新研究

    李帅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材制造技术因其多功能、低成本和高效率而被应用于纺织领域,该技术在纺织领域的优势在于突破了传统制造技术在材料、尺度、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复杂性.随着打印设备的进步和新型智能材料的研发,纺织品的增材制造从3D打印逐步向4D打印发展.文章以3D打印到4D打印的演进为视角,从3D/4D技术类型及材料、工艺流程几个层面对纺织品增材制造进行系统阐释.同时,对纺织品增材制造的设计与制作思路展开讨论,主要聚焦于纺织纤维、柔性纺织品、混合纺织品结构和仿生纺织品4个研究方向,以期为纺织品的设计创新提供更多元的参考路径.

    3D打印4D打印增材制造柔性纺织品智能材料仿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