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丝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陈文兴

月刊

1001-7003

zgsilk@189.cn

0571-88081769;88847926

310018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1号楼5F

丝绸/Journal Silk 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6年创刊,由国家纺织工业局主管,中国丝绸总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月刊,大16开本,56页,每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CN33-1122/TS。主要专栏设有:改革管理、研究探讨、技术应用、品种花色、樯准测试、历史文化、综述译介等;副栏目有:待业论坛、科苑新葩、市场巡礼、科技动态、技术问答、经验杂谈、简讯报道等。本刊是丝绸行业内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技术类期刊,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荣获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报刊奖和浙江省1999-2000年度科技期刊一等奖。刊出的文章技术水平高,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40多年来一直深受国内外订户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服运动的初步成功与未来走向

    周星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汉服运动,是中国服饰领域截至目前所发生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实践性社会文化活动,现在它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汉服运动的基本理念和流派进行归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汉服运动在当代中国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功,它对中国社会及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汉服运动发展到当下又有哪些新的动态和问题,以及它在将来可能会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走向等问题.研究认为,汉服运动未来的最大贡献,将是融入正在形成之中的"新中式生活方式",且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服汉服运动服饰生活新中式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赋能服装品牌数智化转型路径研究

    庄冬冬任若安孙捷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尚领域的数智化发展,服装品牌面临着转型升级动能不足的问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赋能将为其提供新的思路.文章运用案例分析和归纳概括等方法,从设计、供应链、营销等多方面剖析服装品牌的发展现状,归纳与分析服装品牌在人工智能生成领域赋能下将呈现4大角色任务和7大技术场景的发展趋势,并探索其对服装品牌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AIGC的赋能将促进服装品牌的数智化转型升级,虚拟化的设计展示、个性化的服务营销、共创式的商业模式及协作化的人才能力都将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数智化程度,帮助服装品牌实现"数据—算法—品牌—数据"的数智化升级,以期更好地应对未来市场的发展.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数智化转型服装品牌数字生态大数据全流程设计

    大数据驱动的生成式AI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Midjourney为例

    于家蓓朱伟明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的驱动促进了生成式智能的飞速发展,在设计领域其应用不断演进,极大地拓展了设计的尺度和可能性,展现了在设计创新中的巨大潜力.为探索大数据与生成式智能的关联,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推导设计流程的转变,文章以Midjourney为例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分析总结数据与智能时代的服装设计模式.基于双钻设计模型提出了智能时代设计流程四钻图,该流程结合了数据驱动预测和智能技术的应用验证了智能时代设计思维的重构、设计方法的变革,以及设计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超学科融合下,大数据为设计学提供海量信息以精准把握设计趋势,生成式智能以其学习创新能力为设计学提供新视角,延伸设计边界,成为连接人文、社会、自然等领域的桥梁.

    大数据人工智能生成式智能设计模式服装设计Midjourney

    基于FMM和网络分析的唐代服饰纹样色彩复原与重用

    燕耀张旭升蔡欣华雷桐...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服饰纹样作为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精髓,其绚丽丰富的色彩为当代服饰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参考.为更准确地厘清唐代服饰纹样的用色偏好和配色规律,方便设计师进行唐代色彩重用,文章以唐代服饰文物遗存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FMM和网络分析的唐代服饰纹样色彩复原与重用方法.首先,利用色彩分割算法在Lab空间对图像进行色彩分类分割,并基于FMM图像修复算法对受损及褪色区域进行修复和复原;其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图像色彩聚类计算,获得了图像色彩节点度和邻接关系,从而探明了唐代服饰纹样显性的用色、配色知识;再次,结合隐性配色知识,使用专家评价法创建了节点影响力效率矩阵,实现了基础色彩网络的优化和最终色彩模型的构建;最终,以丝巾产品作为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价值.案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辅助设计师进行产品配色设计,并有效重用唐代服饰纹样的色彩设计知识.

    唐代服饰纹样FMM算法K-means聚类色彩复原色彩提取色彩网络模型

    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演变

    林柳兴郭胜南安盟马明波...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莨纱绸具有凉爽通透、吸湿排汗等优异的热湿舒适性能.为探析莨纱绸成型过程中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演变,通过热常数、透气透湿、吸湿/放湿等测试表征对莨纱绸制备过程中各试样的热传递和湿传递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莨纱绸成型过程中,织物的各项热传递性能指标无显著变化,表现出与同规格空白织物一致的热传递性能;织物的透气率逐渐降低,透湿量无显著差异,平衡回潮率增加,饱和吸水率下降,润湿性下降但仍具备明显的吸湿排汗性能.砂洗后织物呈疏水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织物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形成的涂层结构使织物具有优异的热湿舒适性能,砂洗后织物损伤起绒使织物呈疏水性.该研究为莨纱绸在成型过程中热湿舒适性的演变提供了理论解释,为莨纱绸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莨纱绸薯莨色素制备过程热传递湿传递舒适性

    二甲基亚砜对间位芳纶结构调控与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

    卓炎樊争科王矿赵雷...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间位芳纶染色难以拓展其在服用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究不同晶态结构间位芳纶的染色性能差异机理并改善其染色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PMIA大分子结构调控剂,研究其对PMIA晶态结构和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构建了 PMIA和DMSO/PMIA不同晶态下的分子模型,并计算DMSO调控前后PMIA的氢键变化、链运动的均方位移及PMIA和染料分子的界面结合能.进一步对PMIA纤维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表观得色量(K/S值)、上染率的测试,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互验证,从分子尺度解析了 DMSO对PMIA结构调控机制和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构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DMSO可以有效地破坏PMIA氢键网络,使得其非结晶区与结晶区氢键数量分别减少了 56.5%和25.7%,并显著增加PMIA非结晶区的链运动性能.此外,经调控后的PMIA不同晶态与染料的界面结合能大于调控前,非结晶区与染料的结合能提升程度大于结晶区.实验结果表明:DMSO可有效提高PMIA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同时对PMIA的化学结构和结晶度均无明显影响;PMIA的染色性能显著提高,K/S值与上染率分别提升了72.34%和65.6%,耐湿摩擦色牢度提升半级,耐日晒色牢度提升一级.实验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论相一致,为提高PMIA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间位芳纶结晶态结构氢键调控染色性能分子动力学

    石蜡@碳酸钙相变微胶囊在海藻纤维中的应用研究

    徐聪珠孙润军董洁宋晓蕾...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石蜡作为相变的基础材料、碳酸钙为壁材,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功能良好的相变微胶囊,后与海藻酸钠共混后经湿法纺丝制备具有调温功能的海藻纤维.文章通过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芯壁质量比、搅拌速率、乳化剂类型及配比等工艺参数优化设计,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热成像仪等分析了微胶囊和调温纤维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微胶囊芯壁质量比为1∶1、反应转速为1 000 r/min、乳化剂为Span80+Tween80(1∶2)时,可得到粒径均匀、形貌良好、具有优异热性能的相变微胶囊;将其与4%的海藻酸钠、2%的PVA混合得到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可制备出良好调温功能的海藻纤维.

    相变微胶囊碳酸钙芯壁质量比海藻纤维湿法纺丝热焓值

    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纱线及织物的颜色预测

    项多闻李少聪王旭方寅春...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纤维在加工成纱线和织物之后的颜色差异,文章通过测色仪采集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纱线和织物的L、a、b值,并运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纤维、纱线和织物之间的颜色预测.分别以纤维与纱线、纱线与织物、纤维与织物的L、a、b值作为网络输入和目标,比较了不同训练算法的网络性能;利用控制变量法调整神经元数量和传递函数等,以最小化均方误差与最小色差为目标,确定较合理的网络结构.结果表明:trainlm(Levenberg-Marquardt)训练算法的网络输出与目标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适合作为网络训练算法.隐层神经元数量在100时,样本数据网络输入与隐层、隐层与输出的传递函数分别为tansig和purelin时,均方误差最小且预测与真实值之间的平均色差较小;3个训练组的平均色差均小于0.7,表明网络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在企业对于纤维、纱线到织物生产过程中颜色把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神经网络原液着色涤纶均方误差颜色预测色差

    智能感知织物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孙继淑田明伟李煜天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感知纺织品因灵敏度高、舒适性好、穿戴方便,可应用于可穿戴智能设备,在军事装备领域展现了巨大发展潜力和多样化应用,如监测士兵生理状态、战场环境、运动姿势等.本文以智能感知纺织品为研究对象,综述了近几年纺织基应变传感器、纺织基压力传感器、纺织基温度传感器、纺织基湿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智能感知纺织品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其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耐洗性、稳定性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问题,指出未来智能感知纺织品将能够实现更高精度、更快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智能感知织物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军事领域应用

    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孟媚吕成智吴艳唐颖...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识别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竞争力发展的关键指标,文章在对其品牌生态理解及以往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系统性识别.共筛选出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要素用以构建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形成评价模型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优先级排序.研究结果显示,新构建的评价模型能够指导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能准确反应影响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提升其品牌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品牌资源筹供力、品牌形象力和品牌创新力,其中政策扶持力度、品牌集群激励指数、销售额增长率、设计师专业素质指数和市场占有率对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竞争力的影响较大.

    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竞争力评价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分析品牌生态设计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