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准科学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协会
标准科学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协会

月刊

1674-5698

wsqm2009@163.com

010-64906721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6号安立花园写字楼B座10层

标准科学/Journal Standard Science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创刊于1964年1月15日,是由原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中央级科技期刊,现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是国内标准化与质量管理领域专业性、应用性、指导性并重的大型月刊。邮发代号为2-662,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为10元。 1964年,为了贯彻与执行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适应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形势,提高我国的标准化技术水平,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国外科学技术文献编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前身——《标准化译丛》双月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杂志于1966年10月停刊,直至1973年8月复刊。1978年起改为月刊,1979年更名为《国外标准化动态》,1983年改由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编辑出版。1986年,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大报道范围,杂志更名为《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自创刊以来,以改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宗旨;以宣贯重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研讨和交流世界各国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先进思想、先进方法和新鲜经验为主要内容。始终坚持“从国内的实际需要出发,兼顾普及与提高”的编辑方针,注意发扬“国内外并重”的特色。   从创办之日起,杂志即以宣传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化为己任,为我国推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和技术准备;自1973开始,大量报道了国外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日本全面质量(TQC)和质量管理小组(QCC)的情况,为我国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作出了贡献;1984年,在国内率先译载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草案)及相关文件,为我国制订和宣贯相应的国家标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做了先期的准备和宣传工作;1989年后,大量介绍了认证审核、高新技术的标准化等内容;近年来,又重点开展了对名牌战略、世贸组织贸易规则、环境管理标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以及各国标准化战略、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改革等的宣传报道。40年来,为发展我国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质量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主要栏目有:“企业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经营”、“名牌战略”、“质量技术”、“标准化研究”、“企业标准化”、“高新技术标准化”、“农业标准化”、“认证”、“ISO9000论坛”、“ISO14000论坛”、“WTO论坛”、“人才工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团体标准认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制造业上市企业的PSM分析

    邹大圳周立军杨静蒋可心...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标准化二元机制发展背景下,研究市场主导的团体标准认证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总利润评价企业绩效,使用浙江省492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为实证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究团体标准认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团体标准认证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较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企业多个产品获得认证时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大规模企业、民营企业更显著且作用较为稳健.

    团体标准标准认证倾向得分匹配企业绩效

    美国标准化教育整体布局研究

    霍哲珺施琴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美国国家战略分析入手,剖析美国标准化教育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研析NIST、ANSI、IEEE等美国典型标准化机构标准化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和主要特点,为我国完善标准化教育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美国标准化教育战略定位主要举措

    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中标准化科研项目的对比分析及对我国标准化科研工作的借鉴意义——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ITRD和PRISM为例

    李景张明李国鹏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文献调研法、网站调研法、特征归纳法、分析比较法对美国NITRD、日本PRISM、我国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比较.全面梳理了所收集到的科技计划的背景、战略意义及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科技计划的管理模式上、资助方式及产学研结合方面,日本PRISM计划和美国NITRD计划更加关注高校、初创私营科研机构的创新环境,促进科研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发展.并从标准化科研角度切入,建议应在科技计划中设立标准化科研专项并持续加大标准化专项经费投入,及对标准化专业科研团体的扶持和培育力度.

    重大科技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美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日本公共/私人研发投资战略扩张计划

    直播电商中的不标准现象分析及标准体系构建

    代婷刘世新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播电商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及创新创业的新引擎,对我国释放双循环发展活力影响显著,但急速发展的背后乱象丛生,亟需从标准化的视角对直播电商进行规范管理.结合直播电商的现有法律法规、标准,从平台、商户服务、主播、基础设施4个方面对直播电商中的不标准现象进行归纳.结合不标准现象及顾客需求,构建直播电商标准体系,为直播电商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直播电商不标准现象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的法治逻辑与实现路径

    孙诗丹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式层面,制定依据和程序规范为技术标准提供了形式性价值;实质层面,"援用"作为立法技术保障了技术标准的实质性效力来源.综合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认定,技术标准的法律属性应界定为一类技术性法律规范,由此遵循一套特定的法治逻辑,经由立法、执法和司法系列法律活动推动技术标准的法治实现.立法领域,现有法律对技术标准的援用活动为其进入法律提供了实践基础,要求进一步完善援用制度,促进技术标准和法律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开展立法整合.执法领域,技术标准作为一类执法依据在当前执法活动中大量使用,法治政府的全面建设要求技术标准推动行政执法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司法领域,技术标准往往被作为一项裁判依据加以援引和审查,要求进一步规范援引表达和优化审查活动.

    法治逻辑法律属性技术标准技术性法律规范

    论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中的标准化模式及对我国启示

    张辛鑫冀瑜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3月13日,经欧盟议会全会投票,正式通过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性立法《人工智能法案》.本文对该法案的制定背景、规范体系与其中涉及标准化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该法案通过设置1025/2012号条例准用性条款,为法律适用提供了大范围、开放的标准"接口",一方面可一定程度弥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律条款之间的鸿沟,另一方面标准化法规也为欧盟未来人工智能的标准化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本文结合该法案中标准与法律的互通机制提出了我国未来人工智能的治理建议,以供参考.

    《人工智能法案》人工智能治理准用性条款人工智能技术标准

    气象法规引用标准研究

    崔晓军汪开斌黄潇李宝...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气象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标准和规程相配套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气象标准在支撑气象法律法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普遍性引用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标准被引率低、配套标准供给不足、引用标准表述欠准确、引用废止或失效标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标准的应用.本文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气象法规气象标准引用标准标准被引率

    2023年WTO贸易政策审议成员TBT概况研究

    王淼唐妍琪王若雅黄炘宇...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际贸易在WTO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影响力逐渐削弱,以标准为基础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引起的新型贸易壁垒影响力日渐增大.为增进我国参与相关国际市场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对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状况的了解,减少国际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能性,本文以2023年WTO贸易政策审议成员的秘书处工作报告和政府政策声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对其贸易政策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审议,有助于持续加强国际标准化对话,对推动构建我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政策审议WTO标准

    基于WTO通报的国际贸易中药品管控措施趋势分析与应对

    汪洋朱峰庞淑婷刘颖...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2019-2023年中国药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态势,指出出口额激增后趋于稳定,出口市场以欧美为主导,化学制剂出口稳步增长,但面临产业链转移和管控趋紧的双重挑战.文章系统梳理了国际市场药品管控措施情况,并着重研究重点出口市场的管控措施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管控措施的发展趋势,措施数量增多、监管要求趋紧、数字技术推动药品监管向智能化转型.最后,文章提出了应对建议,包括优化药品法规体系、完善出口预警机制、建立药品监管沙盒、规范数字化追溯系统、推进数字贸易平台等,旨在为中国药品出口提供战略指导和决策支持.

    药品出口国际市场管控措施数字化监管应对策略

    算法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认定标准研究

    萧静彭飞荣
    66-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作为商业秘密的保护客体已经在实证法上得到了确认,但是算法和其他一般的商业秘密相比存在着特殊性,算法秘密性与算法披露规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兼容性,算法的黑箱性与复杂性使得其秘密性认定存在一定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算法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认定标准进行明确,有效落实对算法的商业秘密保护.本文将考虑到算法的特殊性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十二条在司法适用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明确算法秘密性认定标准,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十二条进行合理解释及具体适用.

    算法商业秘密秘密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