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皮石斛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胡学芳彭川秦灵灵吴丽丽...
    852-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草药之一,铁皮石斛是中药石斛的上品,古代诸多医籍记载其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之一,铁皮石斛被广泛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抗肿瘤、抗疲劳、调节免疫、抗衰老以及降糖降脂的作用,在临床运用中,铁皮石斛同样具有平衡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目前缺乏铁皮石斛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的系统综述,为更加全面了解现阶段铁皮石斛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故综述铁皮石斛防治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糖尿病糖脂代谢氧化应激肠道菌群

    铁死亡与溃疡性结肠炎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李晓彤李家立曹志群康楠...
    861-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肠道上皮细胞的持续性损伤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这被认为是导致肠道上皮细胞死亡的重要因素。铁死亡的发生往往与细胞内铁代谢异常、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活性降低、脂质代谢异常、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激活以及Nrf2基因过度表达等因素相关。铁死亡能够导致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加和嵴数量减少,与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不同,其并不表现出特定的现象。相关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通过降低细胞内铁含量、抑制脂质活性氧产生、调节Nrf2基因表达等途径来缓解肠上皮细胞的铁死亡,从而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可能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细胞铁死亡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以及中医药通过铁死亡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铁死亡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中医药治疗

    PDCA循环在科研项目中期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韩芳刘宝利张广中刘清泉...
    868-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建设是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高质量的科研管理是实现公立医院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路径。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质量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期检查是其代表性工作。本文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科研项目中期检查,从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4个阶段分析科研项目中期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推行科研规范宣讲活动与研究者自查、科研处实地检查相结合的中期检查模式,规范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工作流程,促进医院科研高质量发展。

    PDCA中期检查过程管理高质量发展

    非药物疗法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研究进展

    金镇雄黄晨唐德志
    873-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肌肉骨骼健康将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药物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相关研究较普遍,但药物都伴随着后续的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多种非药物疗法也正探究各自对促进维生素D吸收作用影响。本文旨在浅析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探讨针灸、推拿和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及通过日照、饮食、有氧运动、太极及健美操等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及科研选择适当方法促进维生素D吸收提供参考。同时,为长期居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人群提供非药物治疗途径控制骨量流失。

    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非药物疗法维生素D研究进展

    从中西医不同视角探讨情志与肝脏的相关性

    张莹董妍玉孔德荣窦志英...
    879-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精神情志因素与肝脏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调畅情志,与情志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各类肝脏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同时精神情志异常可能促进肝病的发生,影响其预后。肝脏与情志在病理上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本综述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了情志与肝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从神经递质、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肠道微生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7个方面总结了肝脏疾病并发情志疾病的潜在机制,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现代医学肝脏情志肝脏疾病情感性精神障碍

    SAMP8小鼠在中医药抗痴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国庆高誉珊汪子栋李志刚...
    886-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老化小鼠是一种早期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因其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大多数特征,包括抗衰老因子的异常表达、炎症因子的过度升高、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线粒体自噬、血脑屏障损伤的中枢机制以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损伤,因而成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研究的理想模型而广泛应用。随着AD机制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AMP8小鼠在行为活动、组织病理及生化参数指标上相较于SAMR1发生明显变化,并与人体疾病相类似。基于此,本文对SAMP8小鼠的行为学、组织病理和中医药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加深对SAMP8小鼠的认识,了解其生理病理特性,并依据中医药实验研究对其中医证型进行推测,以期对SAMP8小鼠的科学应用提供有益帮助。

    快速老化小鼠行为学病理变化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从津液代谢探讨对痴呆症的防治规律

    魏江平阳勇张小梅徐世军...
    895-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津液是指人体一切正常水液,是组成人体组织脏腑器官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备基础,在人体中的异常衍化与痴呆症的病理改变具有高度一致性。本文梳理了津液代谢正常和人体认知功能康健的内在联系,从自然衰老时间轴分析了调控津液代谢相关脏腑与津液病变衍化及痴呆症退行性病理衍变的对应关系,强调津液代谢障碍是痴呆症形成的核心病机。归纳出在早期阶段应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等预防调理方法;中期阶段则重在调理脾运,辨证用药;后期在强健脾运的基础上要扶助病脏,分证论治。

    津液津液代谢痴呆症痰浊血瘀

    基于浊邪理论述评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治疗:聚焦脑胆固醇稳态

    段学庆王少锋武可尚京李佳欣...
    902-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一种特殊的脂质疾病。从现代医学角度,胆固醇稳态失衡是AD的重要风险因素,淀粉样蛋白-β斑块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量脂质颗粒堆积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从中医学角度,浊邪是AD的发病关键,痰浊、瘀浊、毒浊是浊邪的具体衍化,是AD的发病之标。胆固醇产自水谷精微代谢之膏脂,胆固醇稳态失衡是浊邪内生这一发病机制的典型体现。从中医药调节胆固醇稳态失衡的角度入手可能是未来治疗AD的新方向。本文聚焦胆固醇稳态的现代研究,以中医浊邪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浊邪理论内涵与胆固醇稳态失衡的相关性以及致病机制,并从痰浊、瘀浊、毒浊3方面探讨在治疗AD中的临床应用成果,使之更好指导临床和科研。

    阿尔茨海默病胆固醇稳态浊邪中医治疗

    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的构建

    赵智慧周毅李炜弘汤朝晖...
    908-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 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进行证素辨证标记。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U2-Net与ResNet34等网络构建基于舌图数据、症候数据的症候辨证模型(S-Model)、舌图辨证模型(T-Model),并采用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以二者为共同输入的多模态融合辨证模型(TS-Model)。通过F1值、精确率、召回率等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T-Model对十四类证素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86。726%,S-Model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97。826%,TS-Mode的预测F1值波动于55。556%-99。065%。与T-Model、S-Model对比,TS-Model整体F1值较高且稳定。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中医证素智能辨证模型性能较好。多模态融合技术适用于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优化,为下一步建立四诊信息全客观化的高度智能证素辨证模型提供方法学支持。

    证素辨证2型糖尿病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介导的炎症防治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陈权星梅漫雪孙浩翔朱伟...
    919-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及消耗不足而引起的一种以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现代医学中,T2DM口服治疗用药可能伴有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T2DM疗效显著,具有多靶点、多组分、多通路的治疗优势。线粒体是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细胞器,其通过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反应产生ATP供能以维持细胞的功能平衡。而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动力学异常、线粒体自噬受损与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线粒体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靶点已逐渐被证实,但缺乏中医药通过调节线粒体介导的炎症对T2DM影响的概述。因此该文综述了线粒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与T2DM的关系,以及中医药通过调控线粒体介导的炎症以干预T2DM的作用机制。

    中医药线粒体炎症2型糖尿病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