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菊花茎叶清除自由基动力学特性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筛选

    屠万倩卢新张留记刘一菲...
    1862-1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对菊花茎叶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动力学特性进行考察,在线筛选与清除自由基相关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DPPH法和ABTS法观察菊花茎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了样品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测定了菊花茎叶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半数清除率(IC50).以木犀草素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苷和咖啡酸等黄酮成分、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B、C等酚酸成分为指标,采用HPLC法对反应前后菊花茎叶进行了含量测定,计算上述成分的消耗率.结果 菊花茎叶的样品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对其对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有影响;菊花茎叶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395 mg·mL-1、2.039 mg·mL-1.与DPPH和ABTS自由基反应后,菊花茎叶样品中上述测定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下降,推测上述成分可能是菊花茎叶抗氧化的活性成分.结论 菊花茎叶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本研究初步明确其动力学特性,在线筛选出了抗氧化活性成分,为今后菊花茎叶的综合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菊花茎叶自由基动力学特征抗氧化活性成分HPLC

    益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海波周汨董洁王振中...
    1870-1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益智作为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的功效,主治肾虚脾寒所致疾病.益智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含有挥发油194个、萜类121个(其中倍半萜111个)、二苯基庚烷类19个、黄酮类10个、碱基与核苷类10个、甾体类4个、糖苷类8个以及小分子有机酸类成分13个,其具有抗AD/PD、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就益智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益智化学成分倍半萜类二苯基庚烷类药理作用

    不同工艺的阿胶对血虚证小鼠的血细胞成分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宋国超高云霄安峰鹏程伟...
    1888-1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高压蒸汽提取工艺阿胶与传统常压提取工艺阿胶产品的补血作用,探究不同工艺阿胶补血药理机制.方法 将7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阿胶常压工艺低剂量组(aL)、阿胶常压工艺高剂量组(aH)、阿胶高压工艺低剂量组(AL)、阿胶高压工艺高剂量组(AH)、阳性对照药维生素B12组(VB12),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乙酰苯肼(Acetylphenylhydrazine,APH)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构建血虚证小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天,每天1次.治疗结束后,收集小鼠全血、肾脏及股骨组织.血液分析仪测定小鼠外周血象;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造血功能相关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造血功能相关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骨髓组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工艺的阿胶均可显著升高血虚证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含量,降低外周血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血液指标,显著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加等症状,增加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提高骨髓G-CSF及GM-CSF的蛋白含量,增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及GM-CSF含量,增加肾脏EPO蛋白表达,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与常压提取工艺生产的阿胶相比,高压蒸汽提取工艺生产的阿胶在提升血虚证小鼠外周血中血细胞含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提高骨髓G-CSF和GM-CSF的蛋白含量,提升血清中EPO和G-CSF含量,降低IL-6含量等方面的效果更显著.结论 不同工艺的阿胶均可明显升高血虚证小鼠血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水平,高压蒸汽提取工艺的阿胶补血作用强于传统常压提取工艺的阿胶,其机制与上调小鼠血清中EPO、IL-3、GM-CSF、G-CSF等正向调控造血因子,提高肾脏EPO含量,增加骨髓GM-CSF、G-CSF的蛋白表达,降低TNF-α、IL-6等负向调控造血因子有关.

    阿胶血虚证环磷酰胺乙酰苯肼造血因子

    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翻译方法刍议

    王海焱王燕兵
    1899-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文化输出需要中医药典籍名词术语规范和准确的翻译.在中医翻译学者数十年的努力下,中医药典籍名词术语翻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但在中医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因缺乏合理恰当的翻译方法,中医典籍术语原义被不同程度的曲解,使其失于原貌,不利于外国读者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医.因此,探索构建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翻译方法体系,可有效促进典籍名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标准化.本文旨在从提高中医名词术语典籍翻译的准确性、合理创造具有中医特色的专业词汇、以及在名词术语翻译中尊重中西方文化特征等方面,阐述翻译典籍中医名词术语的方法,以期中医药典籍文化在传播中更加精准的呈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翻译准确性创造性

    基于随机森林的中医痰湿体质预测模型研究

    罗悦周娟
    1906-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一种可准确预测中医痰湿体质的模型,找出相关重要特征.方法 数据预处理之后,共纳入2710名受试者,其中50%为痰湿体质者;利用RFECV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将筛选出来的特征子集用于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痰湿体质判定预测模型,通过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score和AUC六个指标来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并与SVM和逻辑回归两种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RFECV特征选择方法,共有16个特征被用于痰湿体质预测模型的构建;在建模组和测试组中,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0.907、0.814;精确率分别为0.936、0.827;灵敏度分别为0.885、0.806;特异度分别为0.932、0.822;F1-score分别为0.910、0.816;AUC值分别为0.970、0.901,均大于其余两种预测模型.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的中医痰湿体质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的研究为中医体质类型预测的客观化模型构建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随机森林痰湿体质预测模型特征选择

    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肝硬化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CDR3多样性分析

    王佳胡宇婷龚跃峰朱健...
    1916-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库测序,分析肝硬化不同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探讨肝硬化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方法 2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包括肝胆湿热(LGHD)、肝郁脾虚(LDSD)、肝肾阴虚(LKYD)3种证型,10例健康患者为正常对照组.从外周血样品中提取DNA,对TCR β链CDR3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对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结果 肝硬化证候LDSD的CDR3独有nt序列数与CDR3独有aa序列数均少于LKYD(P<0.05);LGHD和LKYD的Clonality、Pielous、Shannon.Index和DE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证型的V和J区基因中多个片段使用频率及V-J基因重组有显著性差异:在LGHD和LDSD中,TRBV21-1、TRBV12-4、TRBV11-1亚型及7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GHD和LKYD中,TRBV10-2、TRBV7-6、TRBV5-8亚型及30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DSD和LKYD中,TRBJ1-5亚型及18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挖掘肝硬化不同证候的免疫学特征,发现肝硬化证候TCR CDR3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且符合由实向虚的证型变化规律,为寻找"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提供新的支撑,以期发现肝硬化不同证候人群适应性免疫基因重排的表达差异和特异性标记.

    肝硬化中医证候免疫组库测序T细胞受体互补决定区3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中医舌色分级量化研究

    张冬庞稳泰王可仪杨丰文...
    1925-1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中医舌诊在疾病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临床疗效评价中.本研究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舌色进行了特征提取和颜色等级量化研究,使其适用于舌色量化描述.方法 制定纳入排除标准,获取400-1000 nm的128个不同光谱波长的舌象高光谱图像,通过中医临床专家对红舌与黄苔进行4种不同颜色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的判别,最后建立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红舌与黄苔等级量化预测模型.结果 不同颜色程度等级的红舌与黄苔在高光谱曲线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作为颜色等级量化的基础,借助主成分分析+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实现85.79%和88.34%的红舌与黄苔不同颜色等级的预测.结论 借助高光谱图像数据特征与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舌色的不同颜色等级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准确性.

    中医舌诊高光谱特征红舌黄苔指标量化特征提取

    基于"肺通调水道"理论探究CFTR介导下鞘脂代谢失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调控机制

    徐丹崔萌萌郭辉李争...
    1931-1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FTR调控下鞘脂代谢在COPD中的发病过程及作用途径,进一步阐释肺通调水道理论.方法 烟熏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同时烟熏加CFTR激动剂建立CFTR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评估小鼠模型,采用LC-MS质谱检测模型血浆中鞘脂代谢产物Ceramide及sphingosine-1-phosphate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模型肺组织中Sphks、ASM、CFTR蛋白磷酸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小鼠模型肺组织中Sphks、Smpd基因(ASM)、CFTRmRNA转录水平.结果 COPD组、CFTR干预组中S1p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CFTR干预组较COPD组表达高(P<0.05);CFTR、Sphk1蛋白磷酸化水平在COPD组及CFTR干预组均呈低表达,COPD组表达最低与对照组、CFTR干预组有差异(P<0.05),Sphk2在COPD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ASM在COPD组、CFTR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CFTR mRNA在COPD组及CFTR干预组均较对照组低,COPD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Sphk1 mRNA在对照组表达最高,且与COPD组、CFTR干预组均存在差异(P<0.05),SMPD1 mRNA在COPD组及CFTR干预组呈高表达,且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探讨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司在COPD疾病中的物质变化基础,揭示CFTR通过参与调控鞘脂代谢,从而影响COPD水液代谢的途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FTR鞘脂肺通调水道

    县域居民脾虚证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朱梦贾玲娟潘富珍陈慧卿...
    1939-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编制《县域居民脾虚证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进一步通过脾虚证辨识为乡村和城镇居民慢病防控工作提供中医证候客观化工具.方法 基于团队前期基础等编制《县域居民脾虚证量表》,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评价量表信度;采用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校标效度和区分效度评价量表效度.结果 共纳入213名兰溪成年人,其中155名进行肠道菌群检测.①确定7条量表条目:疲惫、怕冷、口淡、纳差、腹泻、便无力、齿痕舌.②信效度检验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828,McDonald's ω系数为0.825,其中"胃痛"和"食胀"条目不符合纳入要求建议删除;Spearman-Brown系数为0.839;探索性因子分析两个公因子时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1.6%.脾虚证人群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为0.826±0.253,脾虚证组和非脾虚证组人群在属水平 Dialister、Shigella、Leuconostoc、Photobacterium、Trabulsiella 和Parvimonas菌属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县域居民脾虚证量表具有较好信效度.

    脾虚证量表研制信效度肠道菌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刊载文章入选2012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内论文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