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烧结球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烧结球团
烧结球团

黄金才

双月刊

1000-8764

zz@sjqt.com.cn

0731-82760619

410007

长沙市劳动中路3号

烧结球团/Journal Sintering and Pelletiz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介绍烧结球团专业在科研、设计、生产领域中的新成果和新动态,交流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介绍国外有关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和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杨迪矿替代巴西矿对烧结过程的影响机理

    雷仕江杜东蔡源聂礼...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迪矿和巴西矿为国内钢铁企业大规模使用的进口矿种.为降低铁前生产成本,在烧结生产中提高廉价的杨迪矿配比已成为各大钢铁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某钢铁公司的原料条件,通过烧结杯试验系统研究杨迪矿替代巴西矿对混匀料性质和烧结过程产、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杨迪矿替代巴西矿后,烧结混合料的平均粒度减小、透气性指数略有降低,该矿替代巴西矿烧结的最佳配比为23.81%,所得烧结矿的成品率为72.03%,转鼓强度为67.07%,固体燃料消耗为69.56%;相较于基准配矿方案,转鼓强度和成品率分别提高3.31%和0.40%.烧结矿微观结构和物相分析显示:适当的杨迪矿替代比(≤23.81%)会改善黏结相侵入烧结矿孔隙中与铁矿颗粒的胶结状态,提高烧结矿强度;过高的替代比(>23.81%),会使得混合料中黏附粉的含量减少、料层温度降低,导致黏结相含量不足,烧结矿强度下降.

    杨迪矿巴西矿配矿替代液相生成量矿相结构

    本刊编辑部版权许可声明

    7页

    基于Unet网络的烧结混合料粒度检测模型

    刘颂张振赵军张炯明...
    8-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烧结生产中混合料粒度主要通过人工检测方式获取,该操作方式不连续,且准确度有待提高,难以确定粒度分布与烧结生产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烧结混合料粒度检测模型,该模型采用CCD工业相机和工业光源作为混合料图像的主要采集设备;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加权平均法用于图像的灰度化处理;在粒度检测模型构建中,应用Unet网络对烧结混合料图像进行分割处理.结果表明:工业光源的使用提高了采集时的亮度,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外界光线的影响,确保烧结混合料图像的稳定性;图像预处理有助于分辨烧结混合料的颗粒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更适合表征图像中混合料颗粒的边缘,并将颗粒内部特征模糊化,对噪声及其他不利因素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训练好的Unet网络分割模型对烧结混合料的分割准确率达到91%以上,分割精度误差低于9%,对混合料图像的分割效果较好.该模型的应用可为烧结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粒度分布数据,有助于提高烧结混合料粒度检测效率,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矿烧结混合料粒度检测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Unet网络

    烧结除尘系统90°弯管壁面冲蚀磨损规律

    冯晓峰张华谢冬明李安桂...
    17-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实验和CFD-DPM模型分析对烧结除尘系统中90°弯管管壁的冲蚀磨损进行研究,分析粉尘质量浓度、管道流速、颗粒直径、管道弯径比及管道直径对弯管冲蚀率的影响,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模拟结果基本可信.结果表明:弯管最大冲蚀速率随粉尘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长,且粉尘质量浓度不同时,冲蚀率最大位置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50°~70°;弯管最大冲蚀率随管道流速增加且表现为指数函数增长,当管道流速大于15 m/s时,冲蚀率增大趋势明显;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加,弯管的最大冲蚀率增大,但当颗粒直径大于150 µm时,最大冲蚀率的增加速率随粒径增加而降低;冲蚀率随弯径比增大呈减小趋势,壁面冲蚀率随管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弯管冲蚀耐磨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90°弯管冲蚀磨损除尘管道数值模拟

    烧结料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其与点火温度的关系

    郭会良薛玉卿玄振法徐佳锋...
    25-3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烧结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同时提高料层透气性,本文通过分析料面裂缝的形状、长度和生长规律,研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点火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查看裂缝处烧结矿的微观组织,并对裂缝处烧结矿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裂缝条数呈增加趋势,当点火温度大于1 150 ℃时,裂缝条数反而呈减少趋势;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裂缝产生的位置逐渐后移,即点火温度越高,裂缝的产生时间越晚;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但当温度超过1 150℃后,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反而呈上升趋势;裂缝处烧结矿内有大量针状铁酸钙,存在适当的晶间裂缝和孔洞,且赤铁矿含量适中,质量优于内部的烧结矿;裂缝的产生能改善料层内部空气流通,增加料层透气性,进而改善烧结矿质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固熔物的斥力大于引力(F引<F斥),且固相物强度小于液相表面张力(ξ<ε竖)是裂缝产生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实际烧结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铁矿烧结料面裂缝点火温度化学成分FeO受力状态

    复合黏结剂对铁精矿球团质量的影响

    岳志玲杨大兵胡明欣王炜...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发掘有机黏结剂对铁精矿球团质量提升的优点,同时弥补有机复合黏结剂削弱成品球抗压强度的不足,本文将蛭石、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黏结剂)、膨润土进行复配,探究复合黏结剂对铁精矿球团质量的影响,并借助SEM和热重分析探索蛭石改善成品球强度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复配有机黏结剂,仅仅添加1%的膨润土时,球团的落下强度只有1.5次/(0.5 m),抗压强度为8.2 N/P,爆裂温度为550℃,在预热温度为950 ℃、焙烧温度为1 200 ℃时成品球的强度为3 121 N/P;固定膨润土用量,随着有机黏结剂复配比例增加到0.12%,生球落下强度可提升到8.0次/(0.5 m),抗压强度提升到11.3 N/P,但生球的爆裂温度下降到395℃,成品球强度下降到2 465 N/P;加入0.03%蛭石+0.12%有机黏结剂+1%膨润土的复合黏结剂后,球团的质量指标最好,球团落下强度可达到6.5次/(0.5 m),抗压强度为13.4 N/P,爆裂温度为362 ℃,成品球强度在相同条件下可以提升至2 764 N/P.SEM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蛭石膨胀能不断填充球团中的孔隙,在焙烧过程中生成液相,有利于固相扩散晶体长大,降低球团孔隙率,从而提升成品球的抗压强度.

    羧甲基纤维素钠蛭石复合黏结剂球团质量抗压强度

    带式焙烧机工艺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制备特性

    曹鹏飞张倩潘建杨聪...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高品位磁铁精矿(O矿)、高镁磁铁精矿(K矿)和高硅赤铁矿粉(Y矿)为原料,根据某钢厂现场原料配比40%O矿+20%K矿+40%Y矿,在实验室开展模拟带式焙烧机工艺的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制备特性研究,揭示了二元碱度(CaO/SiO2为0.5~0.9)对球团焙烧特性、成品球团冶金性能(还原度RI、还原膨胀指数RSI和动态法低温还原粉化指数LTD+3.15mm)和矿相学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球团碱度有利于改善球团焙烧和冶金性能,在0.5~0.9的碱度范围内,球团的还原度≥65.38%、还原膨胀指数15%、动态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优良(≥98.88%).矿相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的固结形式主要为Fe2O3再结晶,提高碱度利于形成更多液相从而促进固结,降低球团孔隙率,从而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成品球团.本研究将为工业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借鉴.

    带式焙烧机工艺碱度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冶金性能矿相

    磷矿粉球团冷固结成型试验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

    侯静吴恩辉李军徐众...
    47-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磷矿粉矿无法直接入炉冶炼黄磷的问题,本文采用磷矿粉冷固结成型方法来制备磷矿粉球团,研究黏结剂用量、水分添加量、成型压力和烧结温度对磷矿粉球团落下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团的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随黏结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成型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随水分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抗压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黏结剂用量为0.4%、水分质量分数为8%、成型压力为11 MPa条件下制备的磷矿粉生球团的抗压强度可达148.46 N/P,落下强度达46次/(0.5 m);在1 200℃下烧结2 h后,磷矿球团的抗压强度可达966 N/P,且经跌落破碎后无粉化现象.本文旨在弥补富磷矿块矿资源的不足,并为进一步促进磷矿粉矿在黄磷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磷矿粉黄磷抗压强度冷固结成型机械性能

    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热力耦合仿真计算

    刘曙光师伟王国强魏国良...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低温-高温-低温循环往复工况下温度场和各种荷载对车体主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直接热力耦合方法,对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在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均热段、一冷段和二冷段工作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焙烧段台车车体在静力作用和热力耦合作用两种工况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分析不同横梁高度、焙烧温度对台车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焙烧段台车车体的最高温度为650 ℃,上、下表面最大温差为140℃,上表面为压应力,下表面为拉应力,最大应力位置在主梁中间,为21.6 MPa,最大垂向变形为5.37 mm.本文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横梁高度、焙烧温度对台车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关系,可为带式焙烧机台车车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带式焙烧机台车有限元法热力耦合应力应变

    粒度对熔剂性球团冶金性能及矿相结构的影响

    李振铠高冰贾彬刘慧芬...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熔剂性球团质量,解析不同粒度条件下球团性能的变化规律,本文以唐钢新区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投笼造球试验和冶金性能检测等方式,分别对8.0~10.0、10.0~12.5、12.5~16.0、16.0~20.0 mm 4种粒度条件下球团冶金性能和矿相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剂性球团粒度的逐渐提高,球团抗压强度从1 767 N/P提高至3 606 N/P,1 h还原度从78.5%降低至47.8%,还原膨胀指数略有降低,整体维持在12%以下,低温还原粉化指数(>6.3 mm)从87.8%降低至66.5%,低温还原粉化指数(>3.15 mm)从95%降低至87.2%,低温还原粉化指数(<0.5 mm)变化幅度较小,约为4%;随着熔剂性球团粒度的逐渐提高,气孔率降低,从38.93%降低为31.4%,液相率略有降低,固相比例显著提高,从41.05%提高至58.41%,致密度提高但液相率降低可能使得原本存在的链接状态失去效果,侧面减弱了熔剂性球团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因此,在熔剂性球团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合适的球团粒度,改善熔剂性球团性能和微观结构,以便有利于高炉提产顺行.

    带式焙烧机熔剂性球团粒度冶金性能矿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