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石家庄经济学院

郝东恒

双月刊

1007-6875

xbbjb@sjzue.edu.cn;sjzjjxyxb@163.com

0311-87208093;87207130

050031

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CHSSCD
查看更多>>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简介 刊 名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时间 1978年1月出 版 号 ISSN1007-6875;CN13-1217/F 荣 誉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原《河北地质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1月,随着学校1996年的更名、专业及办学方向的转变,1997年,《河北地质学院学报》正式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学报》系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反映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的教学科研成果,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创新、开拓精神,从而促进教学科研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报》主要刊登反映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及论文。主要栏目有: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史哲研究及高等教育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全国经济、财政、金融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 《学报》为大16开(A4)本,每期8个印张,70克双胶纸印刷,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 《学报》被多次评为河北省、地矿部、国家教委优秀高校学报、优秀期刊。 《学报》被国内多家著名检索刊物收录: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9月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6月,在由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研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a同位素在花岗质岩浆演化及流体活动中的应用与展望

    唐宗源陈琛昌华山李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钡(Ba)作为一种非传统的稳定同位素,逐渐展现出其作为示踪花岗质岩浆演化和流体活动的独特优势.目前,Ba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储库已经基本建立.地壳的重熔过程可以分馏出Ba同位素,导致生成的熔体富集重Ba 同位素.然而,在喜马拉雅康巴淡色花岗岩中观察到的轻 δ138/134Ba 值(-1.32‰~+0.12‰)很可能与来自大型深层岩浆储库的流体有关.深层岩浆储库释放的流体对康巴浅色花岗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较低的轻Ba同位素组成(<0).这些流体不仅改变了浅色花岗岩的Ba同位素组成,还可能输运了一些可溶性金属元素,有助于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熔体相比,钾长石富含轻Ba同位素.高分异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分离结晶会导致明显升高的δ138/134Ba值(>0),而具有岩浆-热液特征的高分异花岗岩的δ138/134Ba值明显低于大陆地壳(~0‰).在俯冲带流体过程中,Ba同位素可以大量分馏,轻Ba同位素优先富集在矿物中,导致变质流体的δ138/134Ba值远高于俯冲物质(如蚀变洋壳).俯冲带中重Ba同位素(>0)可能与蚀变洋壳的流体贡献有关,而轻Ba同位素(<0)可能反映了俯冲碎屑沉积物的增加.超高压变质岩和高压脉可以记录俯冲带变质作用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的Ba同位素分馏,而变质再平衡则可以改变地幔楔和弧火山岩的Ba同位素组成.然而,在使用Ba同位素来量化不同来源的贡献时,尤其是涉及变质脱水和流体活动时,需要仔细考虑.综上所述,总结了Ba同位素在花岗岩及流体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并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Ba同位素花岗岩流体活动穿地壳岩浆系统

    偏光显微镜和XRD在南非Postmasburg锰矿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常洪伦李甘雨韩美伶杜俊...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BIF型矿体中的矿石分带和品位差异,识别出了富锰型矿石、砾岩型矿石以及铁质岩型矿石.为确定各类矿石的矿物成分,了解矿石类型与其矿物成分间的对应关系,以各类矿石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鉴定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基于矿物偏光特征和特征衍射峰,对矿石中的矿物进行了定性.结果表明,富锰型矿石中的主量矿物为方铁锰矿和褐锰矿;砾岩型矿石中金属矿物几乎全为赤铁矿,黏土矿物以钠珠云母为主;含砾铁质岩中黏土矿物居多,以白云母为主,金属矿物多为赤铁矿.由此可见,偏光显微鉴定和XRD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尤其是对厚层的沉积型矿床,岩性和岩相具有一定变化序列的情况下,更适合二者相结合进行精确定性分析.

    偏光显微XRD岩矿定性南非

    基于产状Fisher分布的岩石节理最小样本容量确定方法

    杨梓枫夏华宗杜玉芳王晓明...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理产状是影响岩体结构及其工程性质的关键参数之一,因此准确计算节理的平均产状是岩体工程性质研究的基础.由于节理产状的离散性,合理确定节理的最小样本容量对于计算节理组的平均产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isher分布,阐释了节理产状随机数的生成方法,提出一种考虑"超越上半球投影产状"(OEBEUHP)的平均产状计算方法.随机生成不同数量、不同κ值的Fisher分布产状来研究节理样本容量对平均产状准确性的影响,在保证准确率不低于 0.95 的情况下,建立了最小样本容量与Fisher分布常数κ值的经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节理样本容量对平均产状的统计准确性影响显著,样本容量越大,平均产状的统计准确率越高;最小样本容量与κ值呈明显的反比例关系,反比例系数为 1 007.23.通过对三峡地下厂房上游边墙和乌东德水电站平洞PD5-2 节理的统计分析,验证了该经验关系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指导节理产状的采样工作.

    节理产状Fisher分布平均产状最小样本容量经验关系

    华北地区基岩热储回灌段地温场变化特征及热源分析

    牛飞李鹏张宏亮申方乐...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华北平原区典型基岩地热田—献县地热田作为研究对象,对基岩热储回灌井进行了垂向温度场监测,论述了供暖季后回灌井地温场的变化特征,并根据获取的地热地质数据对基岩热储回灌段温度恢复的热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供暖季内持续的低温回灌会造成回灌井内回灌段热储温度大幅降低,并且在非供暖季内热储温度恢复速率缓慢;献县地区供暖季后基岩热储温度恢复的主要热量是热储层外围同层相对高温的地层传导以及同层相对高温地热流体流动所带来的热量;华北基岩热储集中开发区更应该合理布设开采井与回灌井,以增加热储有效使用寿命.

    献县地热田基岩热储尾水回灌热源分析

    新疆黑青色蛇纹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鲁卓王吉中付浩高雪...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黑青色蛇纹石玉是近期市场上新出现一种玉石品种,相对于其他颜色的蛇纹石玉,人们对它的认识较为薄弱.以新疆黑青色蛇纹石玉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常规宝石学特征以及偏光显微镜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电子探针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及谱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其黑青色的致色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黑青色蛇纹石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蛇纹石族矿物叶蛇纹石,少量为利蛇纹石、方解石和磁铁矿;蛇纹石具有富铁、贫镁的特点;结构为纤维状变晶结构,局部鳞片状变晶结构;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特征与叶蛇纹石的谱学特征一致,黑青色主要与蛇纹石中Fe的含量有关.Fe3+ d-d电子跃迁以及Fe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是蛇纹石玉呈黑青色的原因.

    蛇纹石玉黑青色宝石矿物学新疆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H油田沉积相研究及甜点预测

    曾晓华陈建孟迪骆逸婷...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WH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流沙港组流一段,储层厚度和岩性变化快,砂体分布及连通性复杂.为厘清流一段储层分布和甜点区域,提高油田开发效益.通过测井、岩心分析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流一段储层为缓坡陡倾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前缘滑塌、水下碎屑流、分流间湾 6 种沉积微相.通过物源分析、单井与连井微相、砂体追踪和储层反演预测,厘清了井间砂体连通性,精细刻画了储层展布特征,并建立了油田沉积模式和沉积演化规律.纵向上,流一段早期为扇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逐渐演化为滨浅湖亚相;晚期演化为席状砂为主的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亚相.平面上,在 5 井区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3 井区与 6 井区发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2 井区为前缘远砂坝—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沉积;提出无井控的中部砂体为甜点区域.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沉积相储层预测有利目标

    基于EW-AHP改良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贾世济孙硕高帅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过度主观的缺陷,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村大湾沟泥石流为例,根据其地质环境特征,选取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泥沙补给段长度比、24 h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共 7 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引入熵权和层次分析法(EW-AHP)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单钩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结合评价指标的主、客观赋权,本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较符合现场调查结论,说明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可为今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一种新途径.

    EW-AHP未确知测度理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基于空间逻辑回归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郑雪唐章英宋超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是山地丘陵地区发生最频繁、危害性最强的地质灾害之一.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对于人们进行土地灾害评估和减轻滑坡相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开发了许多种模型用于滑坡评估和易发性分级,但这些模型大多数并未考虑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研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风险因子后对四川雅安芦山地区震后滑坡使用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进行建模,并与普通未考虑空间结构信息的逻辑回归建模结果进行比较.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的AUC值为 0.931,在传统逻辑回归的基础上提升了近 14%,为滑坡易发性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

    滑坡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风险制图随机森林

    衡水地区"冀枣衡"漏斗演化特征及主控因子研究

    朱琴田晓华杨志光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衡水地区 1975-2020 年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调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冀枣衡"漏斗演化特征及主控因子.结果表明,近 45 年来"冀枣衡"漏斗中心水位持续下降,多年平均下降速率 2.1 m/a.漏斗封闭范围由南向北不断扩展,2005 年达到最大,随后有所减小.相关性分析发现地下水开采是影响"冀枣衡"漏斗发展的主控因子.应用回归分析和GIS技术,研究表明水文地质因子对研究区水位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贡献,不同时期影响的解释率为:1984-1992年为 38.2%、1992-2005 年为 21.2%、2005-2016 年为 4.5%、2016-2020 年为 16.3%.本研究为衡水地区的地下水位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回归分析"冀枣衡"漏斗主控因子水文地质因子

    厦门湾砂质潮间带海底地下水排泄的非均质性研究

    王志秀郝奇琛李亚松刘春雷...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厦门岛南岸砂质海岸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潮间带渗出面处地下水盐度、近岸海水盐度,并分析潮间带盐度空间分布规律,以探究厦门湾海底地下水排泄(SGD)的非均质性.结果显示:1)潮间带地下水、海水盐度变化可以间接指示海底地下淡水排泄量(SFGD).2)垂直于海岸线方向,由内陆向海洋地下水盐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沿海岸线方向,整个潮滩地下水盐度分布不均匀,差异性较大,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3)通过对潮间带中部最低盐度区域进行加密监测,圈定了厦门湾潮间带高渗透天窗范围,推测高渗透天窗对SFGD影响较大.4)通过对典型剖面地下水、近岸海水盐度动态监测,发现潮汐对潮间带SFGD产生一定影响.

    厦门湾海岸带渗出面地下水盐度海底地下水排泄非均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