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竹藤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玉敏

双月刊

1672-0431

zhangxp@caf.ac.cn

010-62889747

100091

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竹藤通讯/Journal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查看更多>>本刊为满足国内外竹藤产业对竹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搜集、整理、交流国内外竹藤和林业、经济和信息,为竹藤类种植业、产业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竹藤产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空间信息学应对"以竹代塑"资源供给挑战

    徐晴江泽慧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污染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发展."以竹代塑"是我国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提出的抗击塑料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然而,制约"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竹资源供给能力难以满足代塑产品消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竹资源供给面临着资源监测精度不高、质量不均、采收成本高等3 大挑战,因此综合提升竹资源供给能力刻不容缓.竹子空间信息科学是融合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多学科技术的交叉学科,在解决竹资源供给的3 大挑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当前竹资源供给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竹子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在精准监测竹资源数量、提升竹资源质量以及降低采伐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充分发挥交叉学科在应对竹资源供给挑战中的科技创新与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信息学资源监测竹资源供给以竹代塑竹产业

    加强引导扶持 促进绿色增长谱写湖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解读湖南省《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邓绍宏甄国懿邹艳灵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省于 2023 年11 月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湖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千亿竹产业发展新台阶,助力实施乡村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意见》提出优化发展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用地保障、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竹产业与竹文化深度融合、加强品牌塑造、推广应用竹产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保障等支持措施,力争到2028 年实现以下发展目标:全省竹林面积稳定在 121.67 万hm2左右,规模以上竹产业龙头企业150 家,年产值15 亿元以上示范园区10 个,年产值 100 亿元以上示范县3~5 个,年竹文旅 3 000 万人次,竹农人均竹业年收入2 000 元以上,研发推广 3~5 个竹基新材料,打造具有国内较好知名度的"潇湘竹品"公用品牌,竹产业年产值达1 000 亿元.文章结合湖南竹产业发展现状,从《意见》出台的意义、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以助推《意见》的贯彻落实.

    竹资源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湖南省

    福建省做好"竹"文章 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余进伍清亮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是我国竹子重点产区,竹类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竹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提高竹林经营水平、完善竹产业链条、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建设区域品牌、优化全产业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业发展也存在着部分竹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内部结构不优、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不够等问题.文章从完善经营机制、做好竹产业精深加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保障产业发展要素等方面提出推动福建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

    竹资源竹产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全产业链福建

    黔北金佛山方竹林立地类型划分及竹林质量响应

    张喜张庭嘉姜霞杨光能...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优层竹林是生态学关注的热点,立地类型及划分是亚优层竹林科学化经营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和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 92 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数量占42.39%.采用样地立地因子剥离法建立方竹林立地分类系统及控制因子等级,并分析立地类型区及立地类型间方竹林及其乔木和灌木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方竹林立地分类系统中,立地区(亚区)承接国家及省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控制因子在立地类型区为大中型地貌及海拔高度、立地类型亚区为岩组及土壤类型、立地类型组为坡向、坡位和坡度、立地类型为土壤AB层厚度、立地变型为土壤A层厚度及石砾量.2)在立地类型区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林平均胸径、高度及密度值差异显著、竹秆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乔木平均胸径及高度值差异显著、密度值差异不显著,灌木相应值差异显著,乔木Marglef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及Pielou指数值差异显著、Simpsom指数值差异不显著.在立地类型区不同等级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林相应指标值差异不显著、乔木及灌木部分指标值差异显著,方竹、乔木和灌木相应指标值随立地类型区等级变化的趋势性各异.3)在立地类型不同等级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乔木以及灌木质量指标差异不显著,相应质量指标值随立地类型等级变化的趋势性各异.研究结果为方竹林高效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佛山方竹立地分类立地因子林分质量黔北

    甜龙竹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刘佳林刘蔚漪赵秀婷辉朝茂...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是土壤稳定性的反映.土壤团聚体有机质与土壤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植物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质的影响,揭示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种植年限(5、10、20、40 a)的甜龙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的方法,比较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等稳定性指标,同时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腐殖质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分析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甜龙竹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在不同种植年限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同种植年限中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布呈"V"字型,以<0.25 mm和≥5mm 的粒径为主;2)甜龙竹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年限为 10a时,浅层土(0~20 cm)土壤团聚性最好,稳定性最高,D值最小;当延长种植年限达到40a时,深层土(20~40 cm和40~60 cm)的各项指标最优.3)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性最强.4)3 种土壤碳水化合物提取方式(热水、浓酸、稀酸)所提取的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其中浓酸提取的效率最高,与土壤稳定性的相关性表现为浓酸>稀酸>热水.研究表明,适当延长甜龙竹种植年限(10a以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甜龙竹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性质土壤有机质

    川渝低山丘陵区绿竹引种生长适应性分析

    李希春董文渊宋鹏钟欢...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作为一种优良栽培竹种,不仅能在生物固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还能通过集约化经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克服引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引种成功率,以引种气候相似论作为理论依据,利用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模糊优先比法,对比分析绿竹原产地福建省漳州市和引种地重庆市荣昌区、四川省营山县、长宁县的气候差异性,总结绿竹引种到川渝低山丘陵区的适应性,以期为绿竹科学引种提供决策方法.结果表明:1)绿竹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相似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长宁县>荣昌区>营山县;2)绿竹胸径、株高、枝下高、林分总生物量均表现为引种地大于原产地,表明绿竹在川渝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由于自然条件和林分管理措施的差异,绿竹的表型特征及生物量与原产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基于气候因子的模糊相似优先比法能较好的反映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相似度,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绿竹引种适应性模糊相似优先比气候相似性四川重庆

    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配方优化

    王茜张艳丽杨洁钰李松明...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竹笋利用率,满足大健康市场对高膳食纤维快消品的巨大需求,以竹笋粉为主料,用零卡糖代替蔗糖,添加薏仁山药粉、黑芝麻粉和燕麦藜麦片,制作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根据预试验结果,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代餐粉中竹笋粉、零卡糖、薏仁山药粉、黑芝麻粉的适宜添加量,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各成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的最佳配方为:零卡糖添加量 14.63%,黑芝麻添加量 14.63%,竹笋粉添加量 24.39%,薏仁山药粉添加量24.39%,燕麦藜麦片添加量21.96%.研发的该款代餐粉具有膳食纤维含量高、热量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竹笋粉代餐粉膳食纤维配方优化

    信息技术助力"以竹代塑"背景下的竹产业智能制造

    苏丽君张军伟赵磊孔祥涛...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应用于竹产业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竹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拓展市场空间,但也存在着技术难度大、初始投入高以及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竹产业智能制造中应用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竹产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竹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信息技术竹产业智能制造以竹代塑

    乡村振兴背景下竹子实用技能培训发展路径实证分析

    朱霖王刚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子实用技能培训是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帮助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竹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国际竹藤中心举办的 34 期竹子实用技能培训为例,从培养乡土人才、推动乡村人力资本提升,树立先进典型、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旅游、夯实乡村文化建设根基3 个方面总结培训所取得的成效;从科学设置和执行培训方案、建设实用竹艺课程体系、加强软硬件设施保障建设以及积极跟踪指导和帮扶4 个层次分析培训实践路径,以期为竹产区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实践参考.

    竹产业技能培训乡土人才乡村振兴

    浙江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徐薇诸炜荣柴庆辉唐辉...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竹林经营效益不断下降,大量竹林逐渐被荒弃,竹产业产值下降.为此,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实施了"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旨在通过对竹林资源集约化经营,全面提升安吉县竹产业经济效益以及竹林增汇能力,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文章从投资估算、经营收入、还款能力 3 个方面分析评价了"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结果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项目的实施可为其他类似地区升级竹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竹林经营竹产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浙江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