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虚寒证候理论内涵

    王秋铭张雯静刘世刚李萌...
    1415-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分型尚无统一标准,课题组前期对其中医临床表型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虚寒证与虚热证之间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甲基化基因表达与分布上有显著差异,现对慢性持续期虚寒证的理论基础和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虚寒证中医理论

    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李媛刘殿娜代岳雯孙静宜...
    1420-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及化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中药联合冷消融治疗患者 133 例,经化疗患者40 例.比较2 组患者生存期,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实验室检查及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比较 2 种治疗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冷消融联合中药与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 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消融联合中药与化疗比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在一定意义上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可以替代化疗.

    冷消融中药化疗治疗模式生存分析生命质量评估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牧辰潘中江南江孝华...
    1424-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 年 1 月至2021年 12 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铂类药物一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2 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糖类抗原 153(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提高培美曲塞+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在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晚期肺腺癌培美曲塞一线化疗复方斑蝥胶囊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安全性

    肠胃舒胶囊控制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腹泻疗效观察

    罗美张稚淳丁皓孙鑫...
    1428-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肠胃舒胶囊对肺癌患者服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导致腹泻相关症状控制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按照2∶1 比例设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 103 例非小细胞肺癌服用EGFR-TKIs导致腹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肠胃舒胶囊或香连片连续治疗2 周后,统计腹泻症状控制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2 组病例总体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与治疗前减治疗后差值的平均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肠胃舒胶囊组总体症状积分控制优于香连片组.而 2 组总体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2 组病例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 组病例治疗前减治疗后差值的平均值组间比较,腹泻、食少 2 项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P = 0.009),肠胃舒胶囊组优于香连片组.2 组病例单项症状疗效比较,在腹泻、腹胀、食少 3 项症状控制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34,P=0.005),肠胃舒胶囊组优于香连片组.肠胃舒胶囊组在腹泻 3 级时症状积分控制优于香连片组(P=0.034).结论:肠胃舒胶囊对于肺癌患者服用EGFR-TKIs导致腹泻相关症状控制具有满意临床疗效,且患者服药依从性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肠胃舒胶囊腹泻不良反应香连片

    谢晶日教授运用以调代补法论治胃癌经验撷菁

    周曌莹房子铭单葳葳谢晶日...
    1433-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偏颇较重,气滞、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导致中焦失衡进一步加重,过度补益或急于祛邪均欠稳妥.谢晶日教授认为凡癌肿均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渐亏而邪气愈盛,此时应结合胃癌患者发病共性与不同时期发病特点,以人为本,以和为度,顺应脾胃生理病理特性,平其亢逆,以期达到脾胃中和的理想状态.谢师结合"肝脾论"思想提出以调代补法,以此法指导临床每获佳效.现对其运用以调代补法治疗胃癌经验进行探析.

    以调代补胃癌肿瘤中药肝脾论分期论治名医经验@谢晶日

    倪青教授病证结合,从"腑"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经验

    汪燕燕张美珍贺璞玉倪青...
    1437-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即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由于存在多种物质代谢异常,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最终容易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倪青教授认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由于饮食不节致胃肠运化功能受损,内生痰湿瘀毒,壅滞于胃肠、三焦之腑,以致六腑功能失调.六腑受损是伴有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首要病机,其病程演变基本可归纳为六腑腑气损伤为先,继而腑病及脏,最终脏腑同病.这与现代医学研究代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失调及脑-肠-微生物失平衡不谋而合.倪教授认为本病存在多种人体代谢指标的异常,治疗应发挥中医优势,具有整体观念,病症结合,综合分析各代谢指标异常的相关性,权衡利弊,合理选方用药,临床治疗本病,善于从"腑"论治,提倡应用合方.

    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病证结合从腑论治名中医经验@倪青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辅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规律

    周嘉培王小婵李浩然王永森...
    1442-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医药复方辅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进行统计并进行规律分析.方法:基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平台,挖掘并筛选相关中药复方,运用Excel进行高频药物统计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进行药物间关联规则构建,并联合Cytoscape软件实现共现网络可视化展示.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 进行新方聚类并绘制谱系统,预测药物配伍.结果:经筛选后纳入处方 80 首,涉及中药 112 味,用药总频次 833 次.其中用药频次≥15 次的核心药物 18 味,以补气药所用最广,性味归经以甘、温、脾经为最.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配伍4 类共 12 组.聚类分析以欧式平方距离 23为标准,得到具有潜在配伍关系的新方3 个.结论:中药复方用药以健脾益气固其本,行气活血治其标,清热燥湿以解毒祛邪,配合收敛止血之药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出血.用药寒热平调,甘苦合用,辛散酸收,肝肺同治,补泻兼顾,开合有度.

    数据挖掘老年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配伍应用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证候相关预测因素研究

    陈南杰王传池佟旭杨燕...
    1447-1451,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证候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课题组于 2016 年 10 月至2018 年4 月收集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856 例患者,其中96 例患者于第 1 次访视后 6 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为观察组,其余2760 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饮食习惯、症状信息与中医证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其证候相关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6 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3.3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饮食习惯是否规律、偏嗜辛辣、肌肤甲错、四肢末端紫绀、脉涩、入睡困难、头晕、头重如裹、两颧发红、眼周青紫或黯黑、烦躁易怒、异常舌苔、沉脉、阴虚证、郁热证等 17 个因素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 = 1.64,95%CI为 1.03~2.62,P=0.04)、异常舌苔(OR =1.91,95%CI 为 1.12~3.25,P =0.02)、烦躁易怒(OR =1.88,95%CI为 1.22~2.88,P<0.01)、沉脉(OR =2.41,95%CI 为 1.5~3.96,P<0.01)、两颧发红(OR =2.46,95%CI 为1.49~3.91,P<0.01)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而偏嗜辛辣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OR=0.33,95%CI为0.13~0.85,P=0.02).结论:除了西医常见预测因素外,证候相关因素对提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也具有一定价值,应给予更多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

    冠心病稳定期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中医证候症状信息饮食习惯阴虚证郁热证

    针灸西传的历史回顾及当代思考

    王点凡张宗明
    1452-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自"西学东渐"以来开始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先后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掀起两股热潮.站在历史的角度,梳理针灸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可分析出针灸在两股热潮中的传播差异.在世界高度全球化的新态势下,针灸国际传播面临理论本土化、标准体系不健全以及在世界医疗体系中边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现阶段针灸国际传播者应当着力促进针灸理论的推广,利用国际组织加强合作,把握针灸立法及标准建设的主导权;注重"以针带药",完善中医治疗体系以打开国际市场;在解决针灸西传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医术与医道共同推进的新型传播体系,着力提高中医疗效以及理论文化的国际认同.

    针灸热西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对策针灸优势

    国医大师吕仁和治疗慢性肾脏病用药规律研究

    张楷童肖永华赵进喜倪博然...
    1458-1463,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用药规律进行总结,系统归纳吕教授治疗CKD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方法:选取吕教授2012 年 1 月至2021 年6 月治疗CKD的处方,应用FangNet平台,基于PageRank算法,分析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核心药物及药物群组.结果:研究纳入患者 294 例,涉及 294 诊次,处方涉及中药 159 种,总频次 2304次.药性以平性、寒性和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和苦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心、脾、肾4 经.药物权重等级分析显示,吕教授治疗CKD的核心药物为丹参、猪苓、川芎等.药物-药物共现性分析显示,吕教授治疗CKD的常用药对为香橼-佛手、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聚类分析显示出9 个药物群组,体现了吕教授肝肾同治,活血与利水并重的治疗思想.结论:基于PageRank算法进行药物-药物、症状-药物相关性分析,总结吕教授临床治疗CKD的学术经验,重视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候和症状应用药对、药串,核心治法为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上强调扶正与祛邪兼顾.

    @吕仁和慢性肾脏病数据挖掘用药规律FangNet平台PageRank算法经验总结病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