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外来中药非洲马铃果皮的药性研究

    姜砚馨张惠费文婷王淳...
    1537-1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药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药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总结分析相关历史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研究.结果:非洲马铃果皮为夹竹桃科马铃果属植物非洲马铃果(Voacanga africana Stapf)的根皮和树皮,中药药性为味苦、甘,性凉,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镇惊安神、止痉止痛之功.可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呆钝健忘,胃脘痛、睾丸肿痛、痛经、跌打伤痛、惊厥等.水煎服,10~25 g/d,无毒.结论:研究赋予非洲马铃果皮中药药性,可为其引入中医临床并进一步与中药配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对丰富我国中药资源、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非洲马铃果中药药性外来中药功能主治性味归经药用历史药理作用化学成分

    新外来中药丽杯角的中药药性研究

    张惠姜砚馨费文婷王淳...
    1544-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外来植物药丽杯角[Hoodia gordonii(Masson)Sweet ex Decne]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药性,为丽杯角引入中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筛选丽杯角可信度高和结论可靠的科学研究文献.最终纳入132篇相关文献,将其分为综述研究、历史应用、化学成分、临床研究、药理作用、安全性文献共6类,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药性.结果:通过概括、归纳以及理论研究分析丽杯角中药药性为苦,微寒;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泻火、化浊降脂、疏肝解郁的功效.主要用于胃火炽盛,多食易饥,形体肥胖,内热消渴,肝气郁结,胸胁胀闷.结论:赋予丽杯角中药药性对将非洲植物资源引入中药,加强物种多样化,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丽杯角中药药性新外来中药临床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主治性味归经

    外来中药辣木叶的药性与功用再探索

    宋明费文婷刘金莲陈亮...
    1550-1554,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木叶(Moringa spp.)是印度传统草药,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利尿、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辣木叶目前合法引入中国,并因其确切的药理活性与安全无毒的药物属性,应用与研究日益增多.但当前其暂无中药标准,仅有少量药性记载.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亟待完善,以有利于辣木叶与中药合理配伍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文献研究→理论探讨→药性验证→临床实践"为路径构建新外来药物"中药化"的研究策略与范式,以临床应用为依据、实验研究为参考,进行外来中药辣木叶的药性与功用的深入探讨,对规范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辣木叶外来中药药性理论功能主治应用性味归经药用历史药理作用

    新外来中药玛咖对甲状腺功能调节作用和安全性实验研究

    陈彦王林元陈亚文陶然...
    1555-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外来中药玛咖对正常大鼠和甲状腺肿大鼠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作用,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采用Wistar雌性大鼠探究玛咖对甲状腺肿大鼠甲状腺功能调节作用和安全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玛咖高剂量组、玛咖低剂量组.通过灌胃丙硫氧嘧啶(PTU)4周复制甲状腺肿模型,同时阳性药组,玛咖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甲状腺系数,甲状腺激素合成、调控等相关指标;观察大鼠肝、肾组织形态和肝肾功能相关指标.采用Wistar雌性大鼠探究玛咖对正常大鼠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作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玛咖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统计甲状腺系数,测定大鼠甲状腺激素合成、调控等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玛咖组大鼠的体质量升高(P<0.05),T3、T4、FT3、FT4、TRH、Tg、TPO、TSHR水平升高(P<0.05),TSH 水平降低(P<0.05),GLB 水平升高(P<0.05),TP、ALB 水平以及 A/G 降低(P<0.05),GPT、GOT、Urea 和 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系数、甲状腺和肝肾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玛咖对正常大鼠体质量、甲状腺系数、T3、T4、FT3、FT4、TSH、TRH、Tg、TPO和TSHR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玛咖对甲状腺肿异常状态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正常大鼠的甲状腺功能没有不良影响,且未发现玛咖对甲状腺肿大鼠的安全性问题.

    玛咖甲状腺激素安全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实验研究新外来中药

    新外来中药辣木叶对虚热及虚寒证候模型生物学表达特征的影响

    张睦焓王梓旭张瑀珊张建军...
    1563-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辣木叶对虚热证、虚寒证小鼠生物学表达特征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西洋参组、虚热辣木叶(高、中、低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人参组、虚寒辣木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采用灌胃甲状腺素片溶液、氢化可的松溶液制备虚热模型、虚寒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cAMP/cGMP、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指标的含量.结果:与虚热模型组比较,虚热西洋参组cAMP、cAMP/cGMP、T3、T4含量显著降低,IL-6、IL-1β显著下降;虚热辣木叶组cAMP、cAMP/cGMP、T3、T4含量显著降低,IL-6、IL-1β显著下降.与虚寒模型组比较,虚寒人参组cAMP、cAMP/cGMP、T3、T4含量显著升高;IL-6、IL-1β显著下降;虚寒辣木叶组cAMP、cAMP/cGMP含量无明显变化,T3、T4含量显著降低,IL-6、IL-1β显著下降.结论:研究发现辣木叶与西洋参作用相似,药性寒凉;与人参作用相反.在免疫因子水平上,辣木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能受物质基础中不同活性成分的影响,对虚寒、虚热小鼠模型都有免疫调节作用.但结合环核苷酸代谢水平、激素水平考虑,其具备"偏寒"或"凉"的药性,符合药性理论分析辣木叶寒凉药性的结论.

    辣木叶外来中药虚热证虚寒证中药药性生物学表达特征免疫调节药性理论

    新外来中药紫锥菊对虚热证虚寒证小鼠甲状腺激素和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

    郑婷梁唯灿吕瑞琳王禅缔...
    1569-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紫锥菊水提物对虚寒、虚热证小鼠内分泌激素、物质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紫锥菊水提物的药性.方法: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西洋参组、虚热紫锥菊水提物低剂量组、虚热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人参组、虚寒紫锥菊水提物低剂量组、虚寒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虚热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甲状腺片水溶液(160 mg/kg),虚寒模型组小鼠灌胃氢化可的松溶液(25 mg/kg),1次/d,连续14 d制备虚热、虚寒模型,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血糖(GLU)等指标变化,比色法检测小鼠肝脏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Na+-K+-ATP酶活力,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小鼠肝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7A2(COX7A2)、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D亚基(SDHD)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虚热模型组比较,紫锥菊水提物对虚热小鼠整体状态有一定程度改善,体质量和脾脏指数有所改善(P<0.05),T3、T4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TP、ALB、GLU、LDH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SDH、Na+-K+-ATP酶、COX7A2、SDHD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紫锥菊水提物与寒凉性质的西洋参表现出相似的作用;与虚寒模型组比较,紫锥菊水提物对虚寒小鼠整体状态、胸腺指数以及脾脏指数无明显改善,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显著升高SDH、Na+-K+-ATP酶水平(P<0.01),而紫锥菊水提物对虚寒小鼠T3、T4、TP、ALB、TC、TG、GLU、COX7 A2 mRNA、SDHD 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锥菊水提物与温热性质的人参作用趋于相反.结论:紫锥菊水提物性凉,可能是紫锥菊寒凉药性的物质基础.

    紫锥菊新外来中药寒热药性甲状腺素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虚寒证虚热证

    新外来中药紫锥菊清泻肺热治疗急性肺炎及其机制研究

    王禅缔王淳张建军郑婷...
    1577-1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外来中药紫锥菊清泻肺热功效和归肺经的中药药性.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紫锥菊醇提物低剂量组、紫锥菊醇提物高剂量组、紫锥菊水提物低剂量组、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14 d,最后1 d雾化吸入脂多糖制备急性肺炎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湿/干质量比、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外周血相关炎症细胞占比、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环腺苷酸(cAMP)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大鼠肺部病理变化、大鼠右下肺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紫锥菊醇提物组大鼠肺部病理减轻,肺湿/干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显著降低(P<0.05),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升高(P<0.05),cAMP显著降低(P<0.05),NF-κB、HO-1、Nrf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TLR4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肺部病理表现为肺泡毛细血管轻度充血和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局部性肺泡间隔增厚情况减少,肺湿/干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中WBC显著降低(P<0.05),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 显著升高(P<0.05),cAMP 显著降低(P<0.05),NF-KB、HO-1、Nrf2 mRNA 表达显著降低(P<0.05),TLR4mRNA 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锥菊对急性肺炎有预防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1β、IL-6含量及NF-κB、HO-1、Nrf2 mR-NA表达水平有关.从中医理论分析,与紫锥菊归肺经、清泻肺热的特点有关.

    外来中药紫锥菊急性肺炎清泻肺热邪热壅肺炎症反应氧化应激Toll样受体4

    新外来中药白果槲寄生的中药药性探讨

    热依塞·努尔买买提梁唯灿李一芃邸松蕊...
    1584-1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果槲寄生是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 L.)的新鲜带叶茎枝和果实,中国无分布.在欧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被列入《美国顺势疗法药典》《德国顺势疗法药典》等.目前,以白果槲寄生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海利升注射液已作为进口的天然药物进入我国临床,主要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辅助治疗.通过总结分析白果槲寄生科学研究文献,结合中医理论对其中药药性进行探讨.通过对白果槲寄生的活性成分、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文献分类研究,归纳出白果槲寄生具有抗癌和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癫痫等药理作用;依据临床应用和使用情况,结合中药药性理论,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赋予了白果槲寄生中药药性.白果槲寄生的性味归经为性平味甘;归肝、肾、脾经.功效为解毒散结、平肝潜阳、益气养阴,可用于治疗癥瘕积聚,肝阳上亢,痫证,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供配制成药用(皮下注射),建议从1 mL 0.000 1 mg开始,每周注射次数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白果槲寄生中药药性新外来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安全性

    新外来中药香蜂草的药性探讨

    刘洋王林元王淳张建军...
    1591-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蜂草为唇形科植物Melissa officinalis L.的叶.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欧洲、北美、亚洲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的中南、西南部以及台湾也有野生种分布.香蜂草在国外有长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作为抗焦虑药、睡眠辅助剂以及解毒剂.目前香蜂草在我国作为香料使用,并有多种以香蜂草为原料的专利.中医药学自古就广泛吸收外来药物不断扩大我国中药资源,如藿香、丁香、木香等源自域外的"香药"至今也是我国的常用中药.将香蜂草列入中药潜在的引入对象进行研究,以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文献为基础,结合中医药理论对香蜂草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为香蜂草药性辛、凉,归心、肝经,具有宁心安神益智、疏肝解郁、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健忘,心悸;情志抑郁,烦躁多虑;腹痛、牙痛等症状.

    香蜂草外来中药中药药性新中药药用植物功效主治性味归经药用历史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卜祥伟郝晓晖张美珍王泽...
    1599-1607,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研究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T2D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50 mg/kg),清润方大(11.2 g/kg)、中(5.6 g/kg)、小(2.8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组,灌胃干预8周.观察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变化,利用RNA-seq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RNA(miRNA)、信使RNA(mRNA),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qPCR验证,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调控网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6、8周清润方大剂量组FBG明显降低(P<0.05);第8周清润方各剂量组IRI降低(P<0.01),清润方大、小剂量组ISI升高(P<0.01,P<0.05).通过差异表达筛选得到85个关键mRNA、12个miRNA、37个lncRNA,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得到12个核心基因,并构建lncRNA-miRNA-mRNA网络.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通路.结论:清润方可能通过lncRNA-miRNA-mRNA网络调控CYP2、Acer2等基因,并影响Lpin1、Insig1等基因和PPAR、JAK-STAT、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清润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转录组测序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差异基因信号通路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