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余甘子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仓储害虫作用研究

    黄浩洲张定堃李梦琪谭鹏...
    2681-2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S),对比余甘子药材粉末与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在封闭空间内研究余甘子药材及精油对药材甲、咖啡豆象、米象、印度谷蛾等仓储害虫死亡率、进食率和趋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药材和精油成分基本一致,但药材中小分子酸类等成分含量更高.余甘子药材与精油均对进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昆虫死亡率,趋避作用明显,且余甘子精油驱虫效果更强.结论:余甘子药材和精油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乙酸乙酯、芳樟醇、α-松油醇等可能是其抗虫主要物质基础.本文首次报道了余甘子的抗虫作用,为余甘子精油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余甘子精油仓储害虫抗虫挥发性成分超临界萃取气味强度特征谱

    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谭庆刍黄浩洲罗传红李莞...
    2692-2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余甘子果渣中的化学成分,优选提取工艺与免洗凝胶的制剂处方,开发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的含量;通过抑菌圈筛选余甘子果渣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余甘子果渣的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及凝胶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处方.结果: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的成分基本相同,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在果渣的含量中约为药材中含量的21.99%~67.63%、0.52%~4.79%、7.38%~8.79%、10.15%~16.10%.诃黎勒酸、柯里拉京、没食子酸对白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低于10μg/mL,而鞣花酸的MIC为16.38~32.75μg/mL.以没食子酸、柯里拉京与诃黎勒酸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取余甘子果渣,加入10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2 h,提取1次.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最优凝胶基质配方为30%余甘子果渣提取液、0.4%卡波姆U20、3%甘油、4%的95%乙醇、三乙醇胺调pH值到5~6,其余为纯化水.结论:余甘子果渣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抑菌免洗凝胶的制备工艺可行,为中药固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路径.

    余甘子果渣抑菌凝胶综合利用质量标准

    余甘子加工沉淀固废物中活性成分鉴定与提取工艺优化

    李格菲谭庆刍林俊芝罗传红...
    2699-2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与资源化物质鞣花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收集余甘子鲜汁沉淀物,采用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成分;以鞣花酸含量为指标,分别采用醇提法、酶提法、碱溶酸沉法对鞣花酸进行提取纯化,且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筛选提取工艺.结果:红外分析表明,余甘子鲜汁沉淀物具有C、O元素,苯环、酚羟基等基本结构;UPLC-Q-TOF-MS结果表明,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鞣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且鞣花酸占比最高,为39.91%;提取工艺优化结果显示,碱溶酸沉法为较优工艺,进一步优化后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NaOH浓度2%、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为47.38%,纯度为94.2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鞣花酸提取物粉末中有大量柱状结晶,推测为鞣花酸分子平面聚合形成.结论:余甘子鲜汁沉淀物中鞣花酸天然丰度高,可作为鞣花酸天然来源途径之一.所得到的鞣花酸提取纯化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含量及纯度较高,适宜用于余甘子鲜汁固废物中鞣花酸的富集.

    余甘子固废物鞣花酸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含量测定质谱分析绿色生产

    基于多酚质量传递规律视角下的余甘子质量标准研究思路

    仇敏谢慧娟罗传红李格菲...
    2705-2710,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甘子是我国西南地区特色药食同源品种.目前,余甘子质控标准国际上可参考的主要有《英国药典》《印度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为评价指标.然而,作为余甘子重要药效物质基础的多酚(鞣质)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转化与传递规律.现有质量评价方法仅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作为评价指标,难以合理有效评价余甘子的质量.为此,本文基于余甘子多酚成分转化传递规律,结合余甘子应用现状及现有余甘子药典标准,对余甘子质量标准研究思路与制定进行探讨.

    余甘子质量标准没食子酸鞣花酸质量传递规律

    三勒浆安全性评价及功能作用研究

    莫太刚樊三虎郑有德陈小红...
    2711-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保健食品三勒浆安全性及其抗疲劳、免疫调节和耐缺氧的功能.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30 d喂养实验、微生物回复突变埃姆斯(Ames)实验、小鼠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对三勒浆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通过负重游泳实验、血清尿素氮含量、肝糖原含量、血乳酸含量测定,研究三勒浆的抗疲劳作用;通过迟发性变态反应(足趾增厚法)、血清溶血素测定(血凝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研究三勒浆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及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研究三勒浆的耐缺氧作用.结果:三勒浆对小鼠和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剂量都大于21.5 mL/kg,急性毒性属实际无毒(级);大鼠30 d喂养实验的无作用剂量大于10.0 mL/kg;3项遗传毒性实验均为阴性结果.三勒浆灌胃30 d,可显著延长各剂量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与乳酸水平,提高肝糖原含量,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三勒浆灌胃25 d,各剂量能提高小鼠溶血素抗体积数,中剂量、高剂量能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表明三勒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耐缺氧实验结果表明三勒浆可显著提高小鼠的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表明三勒浆具有耐缺氧作用.结论:三勒浆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抗疲劳、免疫调节和耐缺氧作用.

    三勒浆安全性抗疲劳免疫调节耐缺氧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斛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黄慧珍王松松林凡李晓冉...
    2718-2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石斛(Herba Dendrobii)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石斛已知活性成分及靶蛋白;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T2DM相关疾病基因;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分别构建"石斛活性成分-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石斛靶蛋白-T2DM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网络拓扑结构;采用OmicShare网站进行石斛治疗T2DM靶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石斛15个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57个靶蛋白,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木犀草素、芹菜素等,关键蛋白为雌激素受体 α(ESR1)、酪蛋白激酶2α(CSNK2A1)等.GO富集结果提示石斛涉及代谢过程、对内源性刺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参与酶结合、蛋白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的调节.KEGG通路富集结果暗示,石斛可能通过作用于叉头框O(FOXO)、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s-RAGE)、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治疗T2 DM.结论:石斛治疗T2 DM涉及多个靶点和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过程进行干预.

    石斛2型糖尿病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活性成分靶蛋白富集分析信号通路

    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的诱导增殖与分化

    黄楚燕梁宏宇
    2723-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以及相关添加物对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以及根部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方式,要求没有添加激素下,对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进行消毒处理、试验培养基的配备、对原球茎进行诱导、对原球茎进行增殖和分化处理、生根的培养等,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配比对于茎段原球茎的诱导影响,不同基本培养基、马铃薯泥以及蔗糖浓度增殖分化原球茎效果,以及香蕉泥、萘乙酸(NAA)和马铃薯泥对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生根效果.结果:1)最适宜诱导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的培养基组合是NAA 0.1 mg/L+1/2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6-BA)4 mg/L.2)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增殖最佳的培养基是:MS+蔗糖30 g/L;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马铃薯泥10%+蔗糖10 g/L+1/2 MS.3)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的生根最佳培养基组合是马铃薯泥10%+1/2 MS+NAA 1 mg/L+香蕉泥10%.结论:在没有添加激素的前提下,基于正交试验方式发现变化蔗糖含量和基本培养基能够对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效果进行调节,并找出了最理想的组合模式.

    铁皮石斛原球茎植株再生诱导增殖分化马铃薯泥香蕉泥

    七味铁屑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血脂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乔尹可欣孟莹赵聪...
    2728-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藏药七味铁屑(QWTX)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SD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QWTX高剂量组、QWTX中剂量组、QWTX低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喂养3周后,各观察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每周逐一称重调整药物用量,持续6周.第9周末,检测血脂、游离脂肪酸(FFA)、一氧化氮(NO)含量;肝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程度.结果:1)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多呈大泡样混合型脂滴,伴散在炎症细胞浸润;QWTX各剂量组可降低肝组织脂肪含量,抑制脂质沉积;2)血脂四项QWTX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比较,QWTX各剂量组降低MDA水平、FFA含量,升高SOD水平、NO含量(P<0.05).结论:藏药QWTX可改善NAFLD脂代谢,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七味铁屑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氧化应激作用机制SD大鼠实验研究HE染色

    下瘀血汤对肝癌细胞生物活性及Nanog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莫国臻黄关璇石宇昕吴秀芹...
    2733-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下瘀血汤对肝癌细胞的作用以及对Nan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组;高剂量含药血清组,通过MTT、流式细胞仪、Transwell测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情况,实时PCR、蛋白质印迹法测Nanog mRNA、Bcl-2、胱天蛋白酶-3水平.结果:空白血清组肝癌细胞的OD值及侵袭数量高于中剂量、高剂量含药血清组(P<0.05),肝癌细胞凋亡率低于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含药血清组(P<0.05),高剂量含药血清组肝癌细胞OD值及侵袭数量最少、凋亡最高;空白血清组肝癌细胞中Nanog mRNA及Bcl-2蛋白表达高于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含药血清组(P<0.05),胱天蛋白酶-3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含药血清组(P<0.05),与低剂量、中剂量剂量含药血清组比较,高剂量含药血清组肝癌细胞中Nanog mRNA及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下瘀血汤通可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及其侵袭力、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调控与Nanog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抑制Bcl-2水平有关.

    下瘀血汤肝癌细胞Nanog信号通路肝癌细胞活性肝癌细胞凋亡肝癌细胞侵袭B细胞淋巴瘤-2胱天蛋白酶-3

    猴头健胃灵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脑肠肽和c-kit的影响

    孙梦云张声生宋瑾王天园...
    2738-2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猴头健胃灵片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猴头健胃灵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猴头健胃灵组采用夹尾刺激法制备FD大鼠模型.猴头健胃灵组予以猴头健胃灵片水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纯水灌胃,7d后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张力换能器检测大鼠离体胃动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脑肠肽胃动素(MTL)和胆囊收缩素(CCK)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胃c-kit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明显减轻(P<0.001),胃排空率、离体肌条动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猴头健胃灵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01),胃排空率、离体肌条动力指数明显升高(P<0.01);2)模型组大鼠血浆中脑肠肽MTL及CCK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而猴头健胃灵组大鼠血浆中脑肠肽MTL及CCK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3)猴头健胃灵组大鼠胃组织中c-kit表达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比较均有所上调.结论:猴头健胃灵片能升高FD模型大鼠血浆中脑肠肽MTL和CCK的水平、上调胃组织中c-kit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胃动力,这可能是其治疗FD的机制之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猴头健胃灵片胃动力脑肠肽胃动素胆囊收缩素c-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