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用药规律研究

    李晶晶孙文军张毅杰杭晓屹...
    3271-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取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中医或中西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文献中的内服处方,建立临床方剂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网络可视化分析,以探索中药配伍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113篇文献,中药方剂138首,涉及中药127味,其中频次≥10次的中药共有35味.挖掘出核心处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减方.得到天麻-钩藤、甘草-白芍、半夏-陈皮、泽泻-白术、黄芪-升麻、熟地黄-山药等13对药物配伍.总结出高频药物组合4组.结论:中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重视肝、脾、肾三脏,标本兼顾,在补益肝脾肾的同时,配伍平肝、清肝、镇肝、祛痰、活血等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中医内治文献研究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骨科疾病的影响因素及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研究

    刘飞常文杰张永奎谢文鹏...
    3277-3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不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是骨科常见疾病或并发症,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对因对症治疗,还需要个性化的调理干预.中医体质以阴阳、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人体整体的身体状况,分析疾病性质与发展趋势,在中医临床诊疗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体质中的偏颇体质常与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不同的偏颇体质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病痛;基于"治未病"理念,对于疾病好发体质的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可以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分析了骨科疾病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中医体质理论在骨科疾病及加速康复外科中的研究现状及指导意义.

    中医体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不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加速康复外科治未病综述

    针灸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免疫失衡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彭静苏同生杨赟璐梁莹...
    3283-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腔及以外侵袭、黏附、种植、生长.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常出现局部或全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引起了很多学者关注.现主要从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以及免疫炎症介质探讨针灸对子宫内膜组织介导的免疫稳态失衡的作用机制,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诊疗提供依据.

    针灸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免疫失衡作用机制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免疫细胞因子

    产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徐欢边育红桂勇青赵美丹...
    3289-3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分娩后4周内发生的抑郁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智力、情绪、思维等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对产后抑郁的重视度不高以及缺乏有效药物,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主要与神经递质失调、神经内分泌紊乱以及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等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疗效确切,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笔者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旨在为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产后抑郁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炎症中医药细胞因子机制

    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李晓星刘艺许博成李霁...
    3294-3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一项重大挑战,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具有神经保护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基于其多靶点模式发挥多重有益作用,包括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等,对IS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缺血性脑卒中活性成分中药复方神经保护作用氧化应激兴奋毒性神经炎症血脑屏障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冉王文礼高垣童秋瑜...
    3299-3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针灸抑郁症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微RNA突触可塑性假针刺随访研究

    培土制水论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王晖宋立群何石骏汪露...
    3306-3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病综合征(NS)是由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的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常见类型,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该病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删除黄色更好.培土制水是基于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衍生出的治法,主张以培补土气治疗水病,即通过健脾益胃以达到治疗肾脏疾病的作用.近有研究利用培土制水论治PNS,取得一定疗效.故本篇从PNS病于"土"的中医认识挖掘培土制水的内涵,并探索总结利用培土制水治疗PNS的单味药和复方的实验研究进展,归纳其临床研究进展,发现通过培土制水能改善PNS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加快激素撤减并且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并且对减少疾病的复发和改善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培土制水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进展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分析——评《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指导》

    乔晓欢
    后插2页

    多学科协作的信息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评《图说创伤性骨折的体位及康复护理》

    张焕娟董如月
    后插3页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评《新生儿保健学》

    张园园
    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