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肝气虚证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作用机制

    周怡驰晏军李玲冉云...
    44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肝气虚证角度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药效分子和核心靶点.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黄芪-柴胡通过升补肝气治疗肝炎患者肝气虚证.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黄芪-柴胡14个关键药效分子,19个核心作用靶点与其干预肝炎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度值前10的核心靶点能与黄芪-柴胡的关键活性成分形成较稳定的构象,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GO和KE GG结果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结论:黄芪-柴胡或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PI3K/AKT、MAPK、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肝脏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干预肝炎的作用.

    黄芪柴胡肝气虚证肝炎网络药理分子对接槲皮素氧化应激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柴胡-大黄药对防治胆石症的作用机制

    高云霄李泽杨柳郭榆西...
    447-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柴胡-大黄药对治疗胆石症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柴胡、大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CTD、TTD数据库得出胆石症相关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及STRING数据库构造药物与疾病共同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药-成分-疾病-靶点PPI网络.采用DAVID 6.8数据库及R 4.0.3软件对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过筛选柴胡-大黄药对共得出有效活性成分23个,成分靶点91,和936个胆石症相关靶点取交集共得到35个共同靶点.通过GO分析显示核心靶点具有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可能和癌症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豆甾醇与TNF靶点有强烈的结合活性(-7.79 kcal/mol),豆甾醇与JUN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5.71 kcal/mol),豆甾醇与TP53靶点有一定的结合活性(-4.34 kcal/mol).结论:柴胡-大黄药对中的豆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等有效活性成分可能通过TNF、JUN、TP53等核心靶点调控炎症介质及细胞缺氧反应信号转导通路联合治疗胆石症.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柴胡-大黄胆石症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棘豆止咳散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

    盛松李婧扎拉嘎白乙拉
    455-459,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棘豆止咳散(JDZK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基因芯片等预测JDZKS治疗COPD的靶点,构建成分-治疗靶点(C-T)网络、治疗-疾病靶点(T-D)网络并计算网络贡献指数、Degree、Betweenness和Closeness筛选主要核心成分和靶点.对治疗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对核心成分和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预测得到治疗靶点116个,根据网络贡献指数、Degree、Closeness和Betweenness筛选C-T和T-D网络得到2个核心成分和5个核心靶点.GO和KEGG分析显示JDZKS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抗感染、营养代谢等方面防治COPD,组织富集分析显示治疗靶点富集于多个器官组织.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JDZKS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理论上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防治COPD.

    棘豆止咳散网络药理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芯片网络效能贡献指数核数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高娜姚涛赵赟李少康...
    460-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分析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成分及靶点,绘制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基因,绘制韦恩图,获取共同基因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取核心基因;对核心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得到香砂六君子汤中药活性成分137个,潜在作用靶点162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702个相关靶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51个,经过网络拓扑分析得到PTGS2、TNF、VEGFA、IL1B、CAT等18个核心靶点,通过GO、KEGG主要富集于对活性氧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和肿瘤坏死因子、IL-17、Toll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上.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机制,抑制"炎-癌"转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网络药理学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基因基因本体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炎-癌"转化

    情志应激激活潜伏单纯疱疹病毒1型建立"肝郁化火"动物模型的研究

    姜珊罗卓梁磊牛杰...
    466-47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情志应激引起潜伏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复发的"肝郁化火"动物模型.方法:小鼠通过鼻滴感染HSV-14周后,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空斑法分别检测三叉神经节(TG)中HSV-1潜伏相关转录体(LAT)的表达和病毒颗粒,确定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潜伏模型成功建立.小鼠每天拘束应激12 h,持续应激4 d,采用致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HSV-1的gB蛋白的表达,检测情志应激诱导HSV-1激活情况.HSV-1潜伏小鼠于拘束应激前3 d给予"清肝泻火"经典方丹栀逍遥散或清肺热的经典方泻白散,以方测证判定模型的中医证型.采用眼球摘除法对小鼠血浆进行取样,液质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各激素的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中脂质氧化指标4-HNE和固有免疫指标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鼻滴感染HSV-14周后,可在其三叉神经节中建立潜伏,小鼠拘束4 d后可再次激活.与激活组比较,丹栀逍遥散比泻白散更能有效降低HSV-1的激活率,并能减轻复发性眼部感染.激活组以及丹栀逍遥散组的血浆中皮质酮水平都明显增加,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丹栀逍遥散能降低TG中4-HNE和IFN-β的表达,并能减少HSV-1复发引起的TNF-α和IL-6炎症介质蛋白的表达.结论:丹栀逍遥散可增强固有免疫,降低情志应激介导的HSV-1重激活,并能减轻HSV-1激活复发而引起的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

    丹栀逍遥散情志应激单纯疱疹病毒1型潜伏激活肝郁化火脂质过氧化中医动物模型

    穴位埋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慢性炎症的疗效评价

    李慧祯童丽陈秀萍李永平...
    47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项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建立PCOS-IR模型.按照每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共28 d.借助HE染色对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黄体生成素(L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睾酮(T)进行定量,通过相关公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组织黄体、正常卵泡少见,闭锁卵泡数增多,闭锁卵泡内见大量的颗粒细胞核固缩、崩解,颗粒层细胞被挤压至边缘,排列无序,见大量囊样扩张卵泡,且大鼠血清FINS、FBG、HOMA-IR、CRP、LH、T及FAI水平显著升高(P<0.01),SHBG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组卵巢中黄体量增多,囊泡及闭锁卵泡减少,颗粒层细胞规律排列,尤其联合组各级卵泡数量及发育接近正常,未见囊样改变的卵泡,且大鼠血清FINS、FBG、HOMA-IR、CRP、T、FAI、L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SHBG水平升高(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改善PCOS-IR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IR)及慢性炎症状态,该疗法方便简洁、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穴位埋线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C反应蛋白游离雄激素指数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益气养阴活血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分泌功能的作用机制

    王顺意张军刘颖陈伟...
    47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改善2型糖尿病(T2 DM)大鼠胰岛分泌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及造模组55只.造模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对照组给予标准颗粒饲料喂养及等体积0.1 m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每组11只.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0.43 g/mL、0.86 g/mL、1.72 g/mL益气养阴活血方;西药组予以20 mg/mL二甲双胍悬液;各组灌胃剂量10 mL/kg,1次/d,连续12周.检测比较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细胞凋亡指数、胰岛微小核糖核酸-375(miR-375)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FBG水平、胰岛细胞凋亡指数、胰岛组织miR-375及Caspase-3表达水平较低,FINS、HOMA-β水平及胰岛组织Bcl-2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养阴活血方组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T2DM大鼠血糖,改善胰岛分泌功能,抑制胰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胰岛组织miR-375表达,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有关.

    益气养阴活血方2型糖尿病链脲佐菌素微小核糖核酸-375空腹血糖胰岛分泌功能胰岛细胞凋亡胱天蛋白酶-3

    鸡屎藤苷酸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恶性增殖和侵袭

    郭强李井野王威兆勇...
    483-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探索鸡屎藤苷酸(PA)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恶性增殖和侵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GC-7901胃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法进行浓度梯度实验确定后续实验浓度,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20、40、80μg/mL的PA处理后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BrdU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侵袭能力,qRT-PCR检测抑癌基因P53、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Myc和转移相关蛋白VEGF、波形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梯度浓度试验发现PA浓度从40μg/mL开始对SGC-7901胃癌细胞活性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P<0.05),后续以20、40、80μg/mL为试验浓度;与0μg/mL的PA处理比较,40、80μg/mL的PA处理后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53、P21相对表达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率、c-Myc、VEGF、波形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促进抗癌基因表达抑制细胞的恶性增殖,并抑制上皮间质转化降低侵袭能力.

    胃癌SGC-7901胃癌细胞鸡屎藤苷酸恶性增殖侵袭转移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中医古方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陈士林罗赣
    489-493,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古方治疗冠心病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从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中医古方数据集V1.0中筛选治疗冠心病的方剂,通过SPSS Statistics25.0、SPSS Modeler14.1等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总结中医古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核心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冠心病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 3.2.7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治疗冠心病"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141首方剂,总计313味中药,其中排名前10的药物为甘草、人参、当归、茯苓、肉桂、白芍、白术、陈皮、川芎、干姜;因子分析得到8个公因子,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当归-白芍-川芎".对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24个有效活性成分和5个核心作用靶点;KEGG富集通路主要富集在MAPK、Toll样受体、PI3K-AKT、TNF等信号通路.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冠心病多采用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并主要以补益药为主,其核心药物主要通过调节AKT1、MAPK1等基因及PI3 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表达实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冠心病配伍规律机制分析中医古方MAPK信号通路

    益气活血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罗晓欣周曼丽冯宇兰晓栋...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运用中医益气活血为原则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严遵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有: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改善及有效率、中医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总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RR=1.29,95%CI为1.08~1.55,Z=2.78,P=0.00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RR=1.43,95%CI为1.29~1.59,Z=6.85,P<0.00001,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为RR=1.29,95%CI为1.18~1.42,Z=5.41,P<0.00001.结论:以益气活血原则为指导,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心电图改善及中医症状改善方面,运用益气活血中药加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益气活血临床疗效中西结合中医随机对照循证医学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