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土茯苓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肖战说邹建华林建国崔炳南...
    658-663,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土茯苓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成分-靶点-通路"的调控网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及Drug-Bank数据库筛选出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语言将药物成分匹配疾病靶点,通过复杂可视化网络平台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采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靶蛋白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对成分-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显示,15个活性成分共涉及有效靶点325个,86条作用通路,预测出12个活性成分、114个靶点蛋白和20条关键通路与寻常银屑病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土茯苓可能通过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相关靶点起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功效,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土茯苓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潜在活性化合物与可能作用机制.

    土茯苓银屑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克银方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赵继荣杨涛陈祁青马同...
    664-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预测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分析平台对杜仲叶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使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对骨质疏松症的对应靶标进行筛选,将中药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相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分析平台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对中药-疾病共同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得出中药-疾病共同靶标相关的信号通路,最后运用AutoDock与Pymol软件对预测靶标与其对应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后得到杜仲叶治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成分7个,杜仲叶-骨质疏松症共同靶标231个,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的下游核因子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PI3K-AKT、IL-17及HIF-1信号通路等有关,且MAPK1、STAT3、VEGFA、IL6、TP53、EGF、AKT1、JUN、MAPK8、EGFR、TNF基因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结论:杜仲叶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成骨细胞形成等作用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杜仲叶骨质疏松症分子机制信号通路

    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机制研究

    王亮王鹏侯晓圆李晨...
    671-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和胃安神方(HWASF)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HWASF主要有效成分和各中药靶蛋白;在生物信息综合数据库(GeneCards)搜索失眠疾病靶点;利用R语言将HWASF-Insomnia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上传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交集靶点投射到Metascape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插件构建调控网络图;以蛋白自带配体为中心完成分子对接等可视化操作、构象评分和结合模式分析.结果:通过TCMSP并结合文献,筛选出HWASF中19个有效成分与134个中药靶点数;GeneCards数据库获得1074个失眠靶点,经韦恩图得到49个HWASF-Insomnia共有靶点;GO富集发现HWASF治疗失眠可能参与第二信使介导信号传输、凋亡等多项生物过程,体现突触后膜整体成分、细胞体等多种细胞功能,包括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多类分子功能;筛选其靶点富集于多巴胺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等多条KE GG信号通路,涉及药物代谢、神经递质、细胞凋亡、免疫等功能.分子对接发现HWASF可通过山柰酚等有效成分作用于RELA等失眠靶点达到治疗失眠作用.结论:HWASF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RELA、TNF、FOS等核心基因及其通路的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有密切关系.

    和胃安神方失眠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中药药理山柰酚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作用机制

    王旗旗韩秀丽王玉明
    67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止嗽散的主要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和挖掘;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以GeneCards平台挖掘喉源性咳嗽的相关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拓扑分析并筛选出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止嗽散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包含152个有效成分,相对应靶点155个;喉源性咳嗽相关靶点1176个.其中β-谷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豆甾醇、山柰酚等可能是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关键成分,涉及TP53、VEGFA、IL6、MAPK、JUN、TNF、EGF等14个核心靶点.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分析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外间隙、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细胞外区、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等.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这些靶点参与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揭示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网络调节机制,从整体上阐述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有效作用机制,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分子层面思考.

    止嗽散喉源性咳嗽网络药理学成分靶点通路富集分析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棱-莪术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华雯高鸿彬
    687-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三棱-莪术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靶点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明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三棱、莪术的有效药物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成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从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检索与肝癌相关的疾病靶点,并通过R语言软件分析获得三棱-莪术成分与肝癌的交集靶点.应用Cytoscape 3.2.1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并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三棱-莪术药对与肝癌的相对应作用靶点共31个.共涉及与肝癌相关的GO分析125条,主要包括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分3个方面.KEGG通路82条,主要从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多处通路治疗肝癌.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三棱-莪术药对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RN 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治疗肝癌.本研究表明三棱-莪术药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多样,对进一步研究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三棱-莪术药对肝癌网络药理学中药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

    低浓度人参水提液对肺A549细胞癌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王武斌张彬彬罗志强闫聪...
    692-698,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人参水提液(LWEG)对肺癌A549细胞癌性包括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参对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WEG组(1.25,2.5,5,10,20,40,80,160 mg/mL).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WEG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筛选出LWEG的浓度范围,再通过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LWEG(2.5,5,10 mg/mL)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对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WEG组A549细胞增殖显著增加,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表明这一作用可能与ErbB信号通路及代谢和应激反应有较大关联.结论:LWEG直接作用于A549细胞,能够提高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低浓度人参水提液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机制网络药理学

    十枣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层粘连蛋白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牛晓王燕青逄舒婷宋润琪...
    699-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层粘连蛋白(LN)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初步探讨十枣汤抗肺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吡啡尼酮组、十枣汤低剂量组、十枣汤中剂量组、十枣汤高剂量组,每组16只.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的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天,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2 mL,吡非尼酮组每日灌胃吡非尼酮溶液2 mL,十枣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低、中、高浓度的十枣汤2 mL,每周3次,其余时间每日灌胃生理盐水2 mL.于第14天各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模型组、十枣汤低剂量组7只),第28天处死其余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LN和PDGF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出现典型肺纤维化改变,肺组织中LN和PD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观察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LN和PDGF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十枣汤高剂量组肺组织LN和PDGF的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显著降低(均P<0.01).吡啡尼酮组与十枣汤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LN及PDGF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十枣汤能够改善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中LN和PDGF的表达有关.

    特发性肺纤维化十枣汤层粘连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博来霉素SD大鼠吡非尼酮峻下逐水法

    "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许璐凡王军李诗梦李鸣...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心房利钠肽(AN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15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自发活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NP、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焦虑模型大鼠血清中ANP、CRH、CORT含量异常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而达到对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心脑同调电针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心房利钠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皮质酮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热敏灸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毕婕妤方俊霖姜伟佳孙咪...
    709-714,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热敏灸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热敏灸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以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25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收录的热敏灸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5.7.R1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387篇,作者合作共现图谱共有431个节点、566条连线,陈日新处于中心地位;机构合作图谱共有348个节点,196条连线,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形成的合作网络为主.研究热点是颈椎病和膝骨性关节炎,研究前沿是生命质量、失眠和疼痛.结论:知识图谱分析可直观、快速地展现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25日间国内对热敏灸研究领域的总体发展态势、研究热点和前沿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和发展方向,此次研究结果具有相对参考价值.

    热敏灸CiteSpace5.7.R1软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文献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热点

    乌灵胶囊治疗睡眠障碍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马素亚李婷魏明清倪敬年...
    715-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乌灵胶囊治疗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数据库,筛选乌灵胶囊治疗睡眠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2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 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随机对照试验,185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943例,对照组911例.乌灵胶囊治疗睡眠障碍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提高(Z=10.658,P=0.00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降低(Z=-17.255,P=0.000),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分降低(Z=-8.209,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Z=-3.102,P=0.002).结论:乌灵胶囊治疗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可靠.

    乌灵胶囊睡眠障碍失眠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