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月经先期(2019-10-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855-859页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经期延长(2019-10-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860-864页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月经过多(2019-10-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865-869页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崩漏(2019-10-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870-877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的作用机制

    贾彩霞陈建新庞小涵高阔...
    878-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ymMap、TCMSP、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格式统一及非人源靶点的去除.然后利用AlzData数据库进行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的靶点在大脑细胞中的分布表达情况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分析,得到相关通路.结果: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的潜在作用靶点共10个,分别为CASP3、KDR、PTGS1、TNF、MMP9、PRKCE、PTGS2、MYC、TP53,各自在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等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涉及KE GG相关富集通路12条、GO生物过程富集条目14条、GO细胞组分富集条目3条、GO细胞功能富集条目2条.分子对接结果发现与CASP3、KDR、PTGS1、TNF、MMP9结合较好.结论:大黄素可能主要通过CASP3、KDR、PTGS1、TNF、MMP9作用于细胞凋亡通路及炎症反应相关等通路来发挥治疗脑缺血中风的作用.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脑缺血中风大黄素靶点通路机制

    基于特征图谱的人参属药材西洋参、人参、三七的比较

    严华张慧秀白宗利乐智勇...
    887-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适用于五加科人参属西洋参、人参和三七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同属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西洋参、人参、三七均以甲醇提取,特征图谱及含量采用同一液相色谱条件:C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光(203 nm)检测,特征图谱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相似度、主成分分析.结果:西洋参特征图谱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6~0.99,特征成分为人参皂苷Rc、人参特征图谱有9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8~0.99,特征成分为人参皂苷Rf,三七特征图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6~1.0,特征成分为三七皂苷R1,品种内相似度均很高,品种间相似度低为0.54.主成分分析可将3种药材显著区分,并显示特征成分及共有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峰对区分3种药材累积贡献权重值为87%,其中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峰面积比值在3个药材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范围稳定,三者比值依次为0.13±0.08、1.20±0.60、8.30±3.0,对于药材的鉴定有重要意义.各共有成分的单体含量及其总含量均以三七为最高,西洋参次之,人参最低,人参皂苷Rg1在西洋参与人参中的含量基本一致.结论:新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在鉴别同属药材品种的同时测定了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强,稳定性高,重复性好,且大幅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便捷的方法和依据.

    西洋参人参三七特征图谱主成分分析人参皂苷含量测定共性成分特征成分成分比值

    黄连-葛根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李吉庆林道斌张永杰
    896-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黄连-葛根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T2 DM)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黄连-葛根(Coptis Chinensis-Pueraria Lobata,C-P)药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蛋白,再使用Unipro数据库将筛选出的靶点蛋白转换为基因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T2DM疾病基因,然后对药物作用基因及疾病相关基因进行韦恩(Venn)分析,寻找交集靶点,用交集靶点与对应活性成分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研究得到13个作用于T2DM疾病靶点的活性成分和146个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确定了284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共发现77条作用通路.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C-P药对治疗T2MD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网络药理学黄连葛根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前列腺素G/H合酶1前列腺素G/H合酶2PI3K-Akt信号通路

    50批市售中药材中汞含量考察及结果分析

    叶静马长宏赵龙山
    90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常见市售中药材中汞(Hg)含量,为中药材中汞的限量控制及市场监管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以铋(Bi)元素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批次的11种中药材(人参、白芍、甘草、枸杞子、海藻、黄芪、金银花、山楂、水蛭、西洋参、昆布)中Hg元素的含量,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汞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0,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6μg/L,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9%,重复性和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06%和2.48%,均≤5%;有12批中药材汞含量超标,Hg含量受中药材自身特性及产地影响较大,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11批次的中药材Hg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市售中药材中汞元素的含量考察及结果分析.

    中药材含量测定微波消解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聚类分析

    肺转移前微环境体外模型的建立与双参颗粒干预机制

    魏华民俞静郭秋均刘瑞...
    906-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肺转移前微环境体外模型,观察S1 pr1-stat3信号通路在模型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验证双参颗粒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构建小鼠Lewis肺癌细胞和原代骨髓细胞共培养模型,并用S1 pr1激活剂SEW2871干预髓系细胞分化的过程,观察相关蛋白MMP9、Lox、Version及Fibronectin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模型中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细胞的分化情况及双参颗粒对模型的干预效果.结果:S1 pr1可以明显促进肺转移前微环境体外模型的成熟构建,S1 pr1-stat3是该模型成熟的关键信号通路,双参颗粒不仅显著降低模型中该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对微环境成熟的关键蛋白的表达也具有抑制作用,还可显著降低该信号通路相关的骨髓细胞向MDSCs细胞的分化(P<0.05),同时对转移前微环境中部分肿瘤源性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双参颗粒通过抑制S1 pr1-stat3信号通路及部分肿瘤源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肺转移前微环境模型的成熟.

    肺转移前微环境双参颗粒体外模型小鼠S1pr1-stat3信号通路

    柏艾胶囊对不同类型高血压模型降压作用的研究

    赵荣华王道涵曲天歌孙静...
    91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柏艾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及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压大鼠(wky)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阳性药对照组(5.4 mg/kg)、柏艾胶囊大、中、小剂量组(6.42 g/kg、3.24 g/kg、1.62 g/kg),采用自动血压记录仪测量给药前后大鼠尾动脉血压.结果:柏艾胶囊大、中、小剂量组(6.42 g/kg、3.24 g/kg、1.62 g/kg)均可不同程度降低SHR模型大鼠的血压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2周后各给药组血压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4周后血压值仍见不同程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柏艾胶囊大、中剂量给药组(6.42 g/kg、3.24 g/kg)可不同程度降低SHRsp模型大鼠血压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1周后血压值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4周后柏艾胶囊大剂量组(6.42 g/kg)血压值仍显著降低,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柏艾胶囊大、中、小剂量组(6.42 g/kg、3.24 g/kg、1.62 g/kg)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肾动脉狭窄模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1周后,各给药组血压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柏艾胶囊具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的作用.

    柏艾胶囊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模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靶器官不良反应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