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杏二陈止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崔健谢广源韦家欢莫婷婷...
    753-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麻杏二陈止咳颗粒(麻黄,陈皮,甘草)的质量标准并进行颗粒剂型的常规检查.方法:对麻杏二陈止咳颗粒进行粒度、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薄层色谱法(TLC)对陈皮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马兜铃酸Ⅰ(C17 H11 NO7)进行限量检查,对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杏二陈止咳颗粒的粒度、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确定每克该颗粒中马兜铃酸Ⅰ(C17 H11 NO7)不得超过0.66μg;陈皮和甘草的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HPLC色谱中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10.04~100.4μg、5.14~61.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0%(RSD=1.15%)、100.68%(RSD=1.9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麻杏二陈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麻杏二陈止咳颗粒质量标准控制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马兜铃酸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叶嘉豪胡志希钟森杰邱宏...
    760-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心律失常的疾病靶点,并与中药靶点合并取交叉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7.2筛选关键基因,同时借助CytoNCA插件进行拓扑分析;运用Bioconductor数据库及RX644.0.0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wissdock在线分子对接工具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的核心蛋白与核心化合物分子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171个化合物及4090个靶点,得到关于心律失常疾病靶点435个;PPI结果显示,Degree值排名前6的基因分别为:INS、KCNH2、SCN5 A、CAV3、GJA1、TNNI3;拓扑分析显示Degree排名前5的基因分别为:EGFR、HSPA8、NTRK1、ESR1、HSP90AA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炙甘草汤的大多数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率较强,其结合能最低为SCN5 A与Lysine、KCNH2与Gamma-Ami-nobutyric Acid;GO富集分析显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与心脏收缩、心脏肌肉收缩、心的过程、横纹肌收缩、心脏收缩调节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信号、肥厚型心肌病、cGMP-PKG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心律失常炙甘草汤网络药理学靶点通路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基于分子对接与数据挖掘探讨生姜解半夏毒的相关机制

    李浩然李维英吴宏赟彭伟...
    767-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分子对接与数据挖掘研究生姜解半夏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生姜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生姜成分靶点,经Swiss-model同源建模半夏凝集素后进行分子对接.通过DisGeNET数据库获取炎症相关靶点,通过基因映射获取生姜治疗炎症的作用靶点.应用String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生姜有效成分5种,与半夏凝集素均有较强结合力.生姜治疗炎症靶点49个,关键靶点有15个,包括MMP9、HSP90AA1、PPARG、RELA、APP、ICAM1、MMP2、mTOR等.通过GO与KEGG富集分析,49个靶点基因涉及急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炎症介质的产生、T细胞的激活、淋巴细胞迁移生物过程,且主要富集于Th17细胞分化相关通路.结论:生姜对半夏毒性成分产生抑制作用并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发挥解毒作用.

    生姜半夏半夏凝集素毒性同源建模分子对接信号通路炎症

    基于网药学方法探究透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郭光鑫孙颖栾海鹏管东辉...
    773-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透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透脓散中黄芪、当归、川芎、皂角刺中所含有的化合物(因目前国家对于穿山甲稀有动物的保护,为响应国家号召,未进行穿山甲化合物的采集),筛选出透脓散中药物的符合要求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搜索慢性骨髓炎的靶点信息;使用Cytoscape分析软件进行"药物-化合物-靶点"分析,导入功能蛋白联系网络数据库(STRING)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分析,之后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ene ID转换,差异基因的功能、通路富集分析等.结果:筛选后共获得透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的431个相关成分和227个靶点信息;慢性骨髓炎的相关靶点信息438个;PPI网络46个核心蛋白,关键涉及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MMP9、TP53等;获得GO生物过程368条,主要涉及细胞增殖、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KEGG信号通路88条,涉及破骨细胞分化、疟疾、甲型流感、类风湿性关节炎、核因子κB以及TNF信号通路.结论:透脓散可能通过控制细胞凋亡、免疫炎症反应等途径对慢性骨髓炎发挥治疗作用,通过分析为透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提供微观层面的理论信息支持.

    透脓散网络药理学慢性骨髓炎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酒制豨莶草和生豨莶草对缺氧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白云绮李慧高照范冬冬...
    779-783,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酒制豨莶草和生豨莶草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9 c2细胞缺氧模型,给予不同浓度酒制豨莶草和生豨莶草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成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缺氧16 h成功制备H9 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筛选确定300μg/mL是生豨莶草和酒制豨莶草最佳给药浓度;与模型组比较,酒制豨莶草和生豨莶草均可提高细胞成活率(P<0.05),改善损伤细胞形态,减轻LDH外漏(P<0.05),降低ROS的含量(P<0.05),增加SOD活性(P<0.05),上调Bcl2(P<0.05)和Bcl-2/Bax的表达.给药浓度为300μg/mL时,生豨莶草在提高SOD活力和细胞成活率方面优于酒制豨莶草(P<0.05),酒制豨莶草在抑制LDH外漏的作用强于生豨莶草,在活性氧(ROS)含量和Bcl、Bax蛋白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制豨莶草和生豨莶草对缺氧损伤的H9 c2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抵抗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酒制豨莶草生豨莶草H9c2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心肌保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活性氧

    复方黄柏液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影响的机制研究

    陈润铭杜玉青李友山刘亚莉...
    784-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复方黄柏液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影响的机制,为复方黄柏溶液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依据.方法:用CCK-8法检测药物毒性,探索复方黄柏液使用的最佳药物浓度、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成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使用复方黄柏液后,高糖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较前有了提高,并降低了促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水平,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2(P-Tie)蛋白水平.结论:复方黄柏液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以及影响蛋白表达水平,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来实现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恢复.

    复方黄柏液中药复方制剂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机制糖尿病足溃疡

    基于突触可塑性探讨电针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

    胡梦艺江一静饶婷杨珊莉...
    790-794,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突触可塑性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运动障碍的改善.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组,每组15只.采用Zea Longa线拴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电针曲池、足三里,干预14 d.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CatWalk步态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运动功能,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和数量,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运动皮层突触相关因子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突触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步行速度提高、双足支撑时间缩短(P<0.05);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突触超微结构改善明显,突触数量增加(P<0.05),突触相关因子突触蛋白、PSD-95表达上调(P<0.05).Catwalk步态参数、脑梗死体积与突触超微结构改善有一致性.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改善MCAO大鼠运动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突触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脑卒中电针运动功能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大脑中动脉闭塞突触后致密物-95突触素

    异槲皮苷通过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蔡颖杨英捷
    795-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异槲皮苷通过内质网应激和自噬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iH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异槲皮苷低剂量组、异槲皮苷中剂量组和异槲皮苷高剂量组.异槲皮苷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使用终浓度为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的异槲皮苷培养,对照组细胞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使用CCK-8分别在24 h、48 h和72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DU检测各组细胞在72 h时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细胞比较,低、中、高剂量异槲皮苷作用后,细胞OD值均明显降低;葡萄糖调节蛋白78 mRNA、CHOP mRNA以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蛋白、C/EBP同源蛋白质(CHOP)、胱天蛋白酶12蛋白、Beclin 1蛋白、Bax蛋白、Cl-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62蛋白、Bcl-2蛋白、p-JAK2蛋白和p-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槲皮苷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异槲皮苷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和自噬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异槲皮苷宫颈癌内质网应激增殖自噬凋亡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信号通路

    养心氏片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胸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周琦邢文龙刘红旭尚菊菊...
    801-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养心氏片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胸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根据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养心氏片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胸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合"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篇,697例患者,养心氏片组349例,对照组348例.文献质量评价5篇4分,3篇3分.Meta分析显示,养心氏片组治疗PCI术后胸痛有效[6项研究,n=505;RR(95%CI)=1.29(1.16~1.42),P<0.001];具有改善PCI术后中医证候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项研究,n=149;RR(95%CI)=1.56(0.85~2.85),P=0.15];改善PCI术后7 d心电图ST段压低幅度[2项研究,n=163;MD(95%CI)=0.07(0.05~0.09),P<0.001];降低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项研究,n=163,RR(95%CI)=0.41(0.25~0.70),P<0.001];增加PCI术后6 min步行距离[2项研究,n=150;MD(95%CI)=80.30,(23.12~137.47),P<0.01];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2项研究,n=198,RR(95%CI)=1.35(0.77~2.37),P=0.29].结论:在规范化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养心氏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胸痛具有改善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期待未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开展,为养心氏片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证据.

    养心氏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绞痛Meta分析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献的概述

    王诗恒秦培洁刘剑锋朱彦...
    807-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常用网络数据库中发表的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归纳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用药情况、临床疗效,安全性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PubMed中发表的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章,由2名研究者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发表时间、地区、样本信息、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基本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临床症状严重,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葛根芩连汤溃疡性结肠炎数据库临床试验文献综述数据分析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