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研究

    刘少姣刘雪梅傅晨梁晓...
    1057-1063,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复方苁蓉益智胶囊(Compound Desert Cistanche Intelligence-improving Capsule)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管性痴呆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及核心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PPI网络及"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35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34个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甘草素(DFV)、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关键靶点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控亚基1(PIK3R1)、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1(MAPK1)、肿瘤蛋白53(TP5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3(MAPK3)、原癌基因c-Jun(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凝血酶F2(F2)等;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在癌症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 K-AKT信号通路、黏着斑、Ras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分子对接结果验证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发挥作用,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血管性痴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信号通路靶点富集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荔枝叶的抗炎机制及实验验证

    祁金丽梁洁黄冬芳陈辉华...
    1064-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荔枝叶的抗炎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查找荔枝叶化学成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ADME五项原则筛选出活性成分;基于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各成分靶点;并利用Disgenet数据库获取炎症基因;采用Venny2.1.0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与炎症基因的交集靶点作为潜在抗炎靶点,并将其输入STRING 11.0数据库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抗炎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荔枝叶"活性成分-抗炎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CCK-8法检测荔枝叶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检测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从荔枝叶中筛选到9个活性成分,潜在抗炎靶点47个,127种GO生物功能,68条KEGG信号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相关通路.细胞实验表明荔枝叶醇提物浓度为12.5,25,50μg/m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毒性,可降低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TNF-α、IL-6的释放量,对COX-2蛋白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构建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构图揭示了荔枝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达到抗炎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荔枝叶抗炎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荔枝叶抗炎网络药理学体外细胞实验中药活性成分靶点通路

    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电活动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黄于婷杨岚菲屈伸华陈佳彦...
    1072-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电活动、颈后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4只Wistar大鼠选取7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颈肌慢性损伤模型备用.(经超声诊断仪检测,6只大鼠模型复制不成功,剔除.)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美洛昔康组,每组7只.电针组针刺双侧"风池穴",1次/d,25 min/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共2个疗程.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颈后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电生理记录大鼠颈后肌肌电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厚度增粗.肌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电波幅及频率明显发生了衰减,电针后肌电波幅和频率明显高于模型组.TUNEL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的阳性细胞数少于空白组,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的Bcl-2的阳性细胞数增多,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修复颈肌慢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慢性颈肌损伤大鼠颈肌肌电振幅及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其途径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的活性而实现.

    电针颈肌慢性损伤肌源性颈椎病,肌电生理细胞凋亡

    醋柴胡多糖对拉米夫定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效作用研究

    刘丽娟赵亚吴亚运赵瑞芝...
    1079-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醋柴胡多糖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增效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醋柴胡多糖、拉米夫定及二者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2.15,同时设立对照组,孵育48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泌量,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胞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表达量,金(正均)氏公式定量分析醋柴胡多糖的增效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拉米夫定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1、OCT2、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蛋白2(MRP2)的表达量.结果:与拉米夫定单用组相比,醋柴胡多糖增加拉米夫定对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对HBeAg作用表现为协同增强,Q值达6.55、对HBV-DNA抑制作用表现为相加.醋柴胡多糖低剂量组、醋柴胡多糖低中剂量组、醋柴胡多糖低高剂量组可显著促进拉米夫定的摄取;醋柴胡多糖高剂量联用组可显著降低P-gp的表达;醋柴胡多糖单用及联用组均可显著提高OCT1的表达.结论:醋柴胡多糖可通过增加拉米夫定的摄取发挥协同抗HBV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P-gp、OCT1有关.

    醋柴胡多糖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协同增效拉米夫定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1P糖蛋白多药耐药蛋白2

    化痰祛瘀方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赵帅宫丽鸿吴启华郝颖...
    1085-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化痰祛瘀方对心房颤动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含量的影响,探讨化痰祛瘀方防治心房颤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化痰祛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共6组,造模动物连续7 d采用尾静脉注射氯化乙酰胆碱ACh(66μg/mL)-CaCl2(10 mg/mL)混合液方式建立心房颤动大鼠模型.2周后使用PowerLab 15 T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监测各组心房颤动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TIMP-2含量.结果: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血清中MMP-2、TIMP-2含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MP-2含量升高(P<0.05)、TIMP-2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痰祛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维拉帕米组大鼠血清中MMP-2含量降低(P<0.05)、TIMP-2含量升高(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可缩短由氯化乙酰胆碱诱导心房颤动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改变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降低大鼠血清中MMP-2含量、升高TIMP-2含量,抑制心房颤动所导致心肌纤维化,从而为化痰祛瘀方治疗心房颤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心房颤动化痰祛瘀方理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心房纤维化心房颤动大鼠模型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玛咖多糖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生殖器官的保护作用

    周意朱乐枚刘卫平李海刚...
    1091-1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玛咖多糖(MP)对D-半乳糖(D-gal)引起的衰老模型小鼠生殖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癌症研究所(ICR)小鼠按体质量采用简单随机化(Simple Randomization)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P低剂量组、MP中剂量组、MP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组连续8周每天颈背部注射D-gal 500 mg/kg造模.MP低剂量组、MP中剂量组和MP高剂量组从造模起分别按75 mg/kg、150 mg/kg和300 mg/kg剂量连续8周每日灌胃MP.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附睾组织形态,测定睾丸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和单胺氧化酶(MAO)活力,并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附睾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过氧化氢酶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P53信号通路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48 d后,MP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长高于模型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中剂量组睾丸指数和附睾指数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中GSH-Px活力升高,丙二醛含量、MAO活力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MP高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SOD2、CAT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MP各剂量组睾丸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升高,P5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MP可通过提高GSH-Px活力及SOD2、CAT抗氧化酶在基因水平的表达,降低丙二醛、MAO活力,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P53蛋白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从而保护小鼠生殖器官.

    玛咖多糖抗衰老生殖器官D-半乳糖小鼠睾丸精子抗氧化酶

    不同针灸疗法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网状Meta分析

    黄兆涵方圆于琦韩悦...
    1096-1105,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拟通过运用贝叶斯网状分析方法来建立基于随机证据的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特定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已公开发表的针灸疗法联合抗精神疾病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4月1日.数据结果将由两位审查员独立提取,纳入试验的质量将根据Cochrane干预系统评价手册的指导方针进行评估.数据运用Stata 15.1和ADDIS 1.16.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0项RCT,共4810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针、体针+电针、头针+电针、耳针、低剂量用药与针灸、穴位注射和穴位埋线联合西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Rank Probability结果显示,体针结合抗精神疾病西药在降低PANSS量表3个结果中均排名第一.结论: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体针结合抗精神疾病西药可能成为改善精神分裂症状最佳针灸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针灸穴位PANSS量表Meta分析贝叶斯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相关指标影响的系统评价

    金小琴刘晓敏陈辉燕树勋...
    1106-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相关指标的治疗效果,为参苓白术散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ino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8个常用数据库,检索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4月20日.由两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相关文献143篇,最终纳入24篇,共纳入2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能降低患者空腹血糖(FBG)[加权均方差(MD)=-0.75,95%置信区间(CI)=-0.96~-0.53,P<0.01];降低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MD=-0.79,95%CI为-1.22~-0.35,P<0.01);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MD=-0.77,95%CI为-0.95~0.60,P<0.01);升高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MD=-4.641,95%CI为-5.601~-3.67,P<0.01);还能显著影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MD=-2.36,95%CI为-2.60~-2.11,P<0.0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MD=5.25,95%CI为4.80~5.70,P<0.01)、抑胃肽(GIP)(MD=16.86,95%CI为14.27~19.45,P<0.01)、体质量(MD=-4.45,95%CI为-6.53~-2.37,P<0.01)和体质量指数(MD=-1.05,95%CI为-1.76~-0.33,P<0.01).结论:该研究提示参苓白术散有降糖作用,此作用可能与GIP、GLP-1、体质量及升高血清胰岛素等因素有关.

    参苓白术散2型糖尿病消渴病Meta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指数

    营卫理论在轻度认知障碍病机研究中的应用

    杨芮金雨静赵泽华张统...
    1115-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度认知障碍是指以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正常认知与痴呆的过渡阶段.中医将轻度认知障碍归于健忘、善忘、痴呆等病的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脑,病机与营卫运行失调密切相关.营卫实质及功能与神经血管单元存在多重联系.现根据营气与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功能上的相似性,以及卫气与血脑屏障、小胶质细胞的相关性,提出营卫运行失调是轻度认知障碍的重要病机,病机包括"营弱卫强"和"卫虚营滞",造成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紊乱和结构改变,脑神衰退,认知障碍.拓展营卫理论在脑病的应用,加强营卫理论在神志疾病中的探索,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轻度认知障碍提供新思路.

    营卫理论神经血管单元轻度认知障碍病因病机营弱卫强卫虚营滞理论探讨

    从"寒包火"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

    陈凤张伟杨公涛
    112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为其寒热邪气多属实邪,病机多为外寒侵袭,内火郁结的实证病理状态,但实践发现既往概念不足以涵盖临床方证.现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以内火不同性质分为虚火和实火,且提出虚火实火之间存在动态转化和相互兼夹的独特状态.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发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发病原因;皮痹不已内舍于肺为发病路径;外邪侵袭,营卫不调,诸邪郁而化火,终致五脏皆伤,虚火内生,阴阳俱损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上应视其病位病性,以早期散寒祛湿、调和营卫,中期顺气降火、逐瘀化痰,晚期达滋温引,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动态辨治,截断疾病发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寒包火表寒里热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肺痿肺痹痹病表里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