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收缩聚丙烯制备原理综述

    钱丽
    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丙烯(PP)作为半结晶性通用高分子材料,其制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成型收缩率.随着精密注塑成型和制件大尺寸的发展,工业界对低收缩聚丙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物理因素上分类,PP的收缩率受到结晶和分子链取向的影响.结晶收缩与PP的结晶度呈正比,分子链取向引起的收缩与内应力以及体系取向程度成正比.低收缩PP的制备方法可总结为PP基体树脂性能调控、无机填料填充改性及烯烃共混改性等.PP基体性能调控原理是通过调控PP的晶型、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共聚单体等,获得低结晶度及低取向体系,从而降低材料收缩率.无机填料填充改性的原理可概括为无机填料的异相成核效应、无机填料形状与分布对PP分子链取向的诱导/阻碍效应及填料填充效应.烯烃共混改性原理可总结为分散相对基体结晶的影响作用与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形状及分布对PP分子链取向的诱导/阻碍作用.综上,虽然低收缩PP的制备方法各有不同,但原理均为通过调控PP及其作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及分子链段的取向,达到阻碍基体结晶,细化球晶及使分子链沿特定方向取向结晶等目的.

    低收缩聚丙烯聚丙烯结晶分子链取向烯烃共混改性无机填料填充改性

    酚醛树脂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郝力博冉启蒙刘毅韦雪丽...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类最早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之一,酚醛树脂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抗烧蚀、易加工等优良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轨道交通、建筑建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尽管在20 世纪末由于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不断涌现,酚醛树脂的发展曾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纳米材料与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酚醛树脂所具有的高反应活性、分子可设计性、热稳定性及高残炭等特点,使其可作为一类理想的有机前驱体,通过不同途径制备得到具有不同维度与微观形貌的碳材料,进而在新能源材料及高端电子材料等领域重新焕发生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酚醛树脂的基本性质,然后分析了酚醛树脂的国内外行业现状.最后,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及能源催化等 4 个重点领域对新型酚醛树脂的应用需求,梳理了近年来用于制备高性能功能复合材料的酚醛树脂研究进展,特别是对酚醛树脂改性方法、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性能进行了分析,为设计开发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酚醛树脂改性摩擦材料耐烧蚀电子封装

    轻量化海洋浮力材料的研究进展

    徐晨三黄朋科刘刚吴飞...
    16-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浮力材料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具备低密度、高强度、低吸水率和耐静水外压等特性,但是不同海洋深度用浮力材料的要求略有不同.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天然浮力材料、化学复合浮力材料、中空玻璃微珠复合浮力材料、陶瓷微珠复合浮力材料、金属复合浮力材料等材料优缺点、适用性及其国内外发展状况;阐明了多功能复合化是浮力材料的一大发展方向,如缓冲减震、耐高低温、屏蔽吸波、高阻燃性能、低介电常数等功能化浮力材料;重点介绍了浮力材料的轻量化、吸水率、力学和耐温等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范围,如不同密度浮力材料在万米级"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千米级的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百米级深远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导航卫星系统海洋表层浮标等海域的应用.

    浮力材料轻量化复合泡沫性能

    柔性高分子泡沫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

    胡名鹤李欣夏陈勇前刘世友...
    23-3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泡沫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可压缩变形以及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发展人机交互、可穿戴电子、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器件.随着应用需求的增加,研究人员希望开发出更高性能的材料来制备柔性泡沫压力传感器,聚合物导电泡沫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化学性能且易于控制而成为首选.本综述重点关注了基于不同材料、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的柔性泡沫压力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于制备泡沫基底的不同聚合物材料(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偏二氟乙烯等)和用于制备导电泡沫的不同导电填料(金属纳米粒子、石墨烯、聚吡咯等),对比了常用柔性泡沫压力传感器制备工艺(包括原位聚合、喷涂、浸涂、共混等)的优点与局限性,提出了提高柔性泡沫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和检测范围等性能参数的方法和机制,同时展望了柔性泡沫压力传感器在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压力传感器导电填料聚合物基体泡沫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晶行为改性的研究进展

    王美珍赵恬娇董亚鹏崔文举...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行为特性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PET结晶行为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共聚改性、共混改性、扩链反应改性、加工条件改性、多种协同作用改性等方面.其中,共聚改性可通过柔性链段的引入改变PET分子链的规整性,使其聚集态结构更加稳定,但其制备流程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共混改性可通过异相成核的方式改善PET的结晶行为,但其与PET界面相容性较差的问题仍对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扩链反应改性后的PET具有优异的结晶性能,但其对力学性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加工条件改性虽没有额外化学品的添加,但其宏观性能的改变限制了PET的应用范围.多种协同作用改性通过优势互补使得PET的结晶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复杂的作用机理仍有待明确.最后,指出目前PET改性方法和改性剂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改性PET专用助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结晶行为研究进展

    低共熔溶剂法提取棉秆纤维素及其对PP性能的影响

    李鸿环徐卉桐叶勒扎提·阿依提别克买买提江·依米提...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缓废弃棉秆造成的环境压力,提高棉秆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改善聚丙烯(PP)的强度与刚性的不足,采用低共熔溶剂(DES)分离棉秆中的纤维素并分析提取物的各项性能及其对PP热重分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改性对PP的结晶度、结晶温度、吸水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当在PP中添加 4 phr的通过低共熔溶剂提取出的纤维素(DESC),可以在不影响PP结晶特性的条件下提高结晶度;试样的Tc上升至112.45℃,冲击强度为4.47 kJ/m2 较纯PP试样提高20.13%,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在流变性能方面10 min静态扭矩下降趋势最缓;同时,PP/DESC改性材料虽然吸水率会随着DESC含量的增加而增长,但DESC含量从2 phr增加到8 phr时,该材料的吸水性没有大幅提高.

    低共熔溶剂聚丙烯棉秆纤维素力学性能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分析本体聚合ABS相转变过程

    林宇航王井丽张宇杜蕾...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体法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然而引发体系以及本体法中的相转变和接枝过程会对ABS成品性能产生影响.采用本体法合成ABS树脂,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链转移剂(叔十二烷基硫醇)、溶剂(乙苯)用量对本体聚合相转变动力学过程和相转变过程的影响.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本体聚合相转变过程中的ABS树脂结构,对比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转变中的接枝行为会影响聚合速率,适量的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溶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06%,0.30%和20%)有利于相转变过程中的接枝过程,ATR-FTIR分析相转变过程接枝相的苯乙烯的苯环和丙烯腈的腈基峰强度明显增加,同时获得综合性能最佳的ABS树脂.然而链转移剂过量时,ABS中的丙烯腈单体会受到影响.

    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相转变动力学力学性能

    改性淀粉与聚乳酸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蒋春林袁荞龙
    54-5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可用于替代化石燃料基聚合物,可再生淀粉改性PLA有利于其推广应用.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3 种马来酸酐(MAH)改性玉米淀粉(CSM),与PLA共混制备了PLA/CSM的共混物,对改性淀粉和PLA与不同淀粉的共混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研究.红外分析表明,MAH可通过酯化接枝至淀粉上,MAH水溶液滴入淀粉水分散液中的淀粉酯化程度高于MAH直接加入淀粉水分散液接枝而得的,冷冻干燥得到的MAH改性淀粉由粒度仪测得的粒径小于热干燥的改性淀粉.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PLA中混入淀粉后易于结晶,结晶度也提高了,冷冻干燥的改性淀粉与PLA共混膜的结晶度高于热干燥改性淀粉共混的PLA膜,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52℃;扫描电镜(SEM)可观察到改性淀粉与PLA共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热失重分析(TG)表明PLA与改性淀粉共混后热稳定性降低,但5%热失重温度仍高于220℃,600℃残炭率有3%以上.湿法工艺可用于淀粉接枝MAH,改性后淀粉可用于PLA的共混改性以降低成本.

    聚乳酸马来酸酐酯化淀粉共混结晶性热性能

    CaCO3生物降解母粒工艺研究

    王程付学俊余兴兴陈业中...
    60-6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不同流动性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树脂基体和不同粒径的碳酸钙填料,研究了它们对PBAT母粒制品和其复配薄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不同类型的树脂PBAT和碳酸钙粉体经双螺杆挤出机改性加工获得母粒制品,母粒制品再与树脂PBAT以比例混合后经吹膜成型获得薄膜.首先是对比树脂基体,发现随着树脂流动性的提高,母粒复配薄膜制品的力学性能是出现相应下降的,而树脂流动性的提高对母粒的分散性能的影响是正向的,这说明了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PBAT虽然在母粒易加工性方面是有益的,但是会牺牲掉一部分的力学性能.其次母粒所使用碳酸钙粉体填料从粒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母粒制品力学性能和分散性能影响,发现使用较小粒径的碳酸钙粉体其薄膜综合性能是更优的,而粉体粒径过大或树脂MFR过低均会容易产生分散不良导致膜面"晶点问题".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碳酸钙母粒分散性能流动性

    聚乙醇酸薄膜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王赛博何忠胜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可降解膜袋原料树脂间的相容性及最终制品的全生物降解性,在扩链剂(KL-E4370)和抗氧剂(1010)的相互协同作用下,通过熔融共混将不同比例的低熔点聚乙醇酸(LPGA)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进行反应共挤并对共混料进行了吹膜成型.再对LPGA/PBAT共混料进行了热性能、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的分析,并将共混料制备的薄膜进行了降解和阻隔性能的分析.研究发现,以LPGA为主相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LPGA与PBAT界面相容性可以看出扩链剂的加入可以实现LPGA和PBAT的相容.以PBAT为主相时,通过共混料的结晶温度,熔点和扫描电镜两相界面变化可以发现,大量PBAT在扩链剂的作用下优先形成交联结构会影响共混料的结晶性能且会减弱扩链剂的增容效果.LPGA的含量≥70 phr时,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大于29 MPa,纵向断裂伸长率大于368%,横向拉伸强度大于24 MPa,横向断裂伸长率大于 200%且与市面上的膜力学性能相近,可满足下游市场应用,LPGA/PBAT的薄膜综合阻隔性能优异,水蒸气透过系数小于 2.90×10-14 g·cm/(cm2·s·Pa),氧气透过系数小于等于0.05×10-14 cm3·cm/(cm2·s·Pa).LPGA/PBAT(质量比=70/30)薄膜175 d生物降解率大于90%,满足家庭堆肥要求.

    聚乙醇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薄膜家庭堆肥阻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