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科技
塑料科技

于文杰

月刊

1005-3360

slkj@dsy-cn.com

0411-86601793

116033

大连市周家街11号

塑料科技/Journ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塑料加工行业中的优秀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稿件多,学术水平较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iO2/Al2O3/ZrO2@C/CC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隔热性能研究

    何延彤王佳艳吴倩倩李坤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碳复合材料(C/CCs)由于其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高温等优点,被认为是隔热应用中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采用树脂浸渍的方式,将二氧化锆、纳米二氧化硅以及氧化铝作为功能性材料引入碳纤维毡/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中,制得具备优良隔热性能的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锆@碳/碳复合材料(SiO2/Al2O3/ZrO2@C/CCs),该材料在500℃条件下的热导率仅为0。135 W/(m·K)。探讨不同组分比例对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含不同金属氧化物的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较未加纳米无机材料的碳/碳复合材料,无机材料改性的复合材料隔热性能明显提升,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当SiO2、Al2O3、ZrO2 3种无机材料协同作用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更利于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使用。

    碳/碳复合材料SiO2Al2O3ZrO2隔热材料

    N,N'-双(丙烯酰)胱胺交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表征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许远航莫婷李明昊李可鑫...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还原剂、含有在还原性条件下可降解的二硫键的N,N'-双(丙烯酰)胱胺(BAC)为交联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解BAC的溶剂,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通过APS与TEMED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成功制备BAC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显示,微凝胶中含有二硫键;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产物微凝胶为亚微米尺寸的规整球形;动态光散射(DLS)结果显示,微凝胶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性,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在29。1℃左右。BAC交联的PNIPAM微凝胶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降解性能,且DTT浓度越大,微凝胶的降解速度越快,降解程度越大。

    无皂乳液聚合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度敏感性二硫键可降解微凝胶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硼酸锌复合体系对聚苯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陈驹刘钦勇李洪飞孙军...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聚苯乙烯(PS)的阻燃性能,降低其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和烟雾释放,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一种新型阻燃剂(MAP),并将MAP-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组成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N-IFR)与硼酸锌(ZB)复配后添至PS中。结果表明:PS-22%N-IFR/1%ZB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高至28。3%,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等级。与纯PS相比,其峰值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分别下降67。6%、11。8%和25。9%。ZB与N-IFR的协同阻燃作用促进了高质量炭层的形成,并有效抑制了PS基体的热释放与烟释放。

    静电自组装聚苯乙烯膨胀型阻燃硼酸锌协同阻燃

    可交联磷氮化合物对EVA/MH复合材料阻燃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徐新文阮增尹昊琰高尚...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复合材料低烟无卤阻燃性能的同时保持或提升其力学性能,研究以油胺(OA)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原料,合成含双键的磷氮化合物(OT),并通过熔融共混引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镁(EVA/MH)共混复合体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试验机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等对OT和EVA/MH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OT的引入可改善材料交联结构,并防止分子链的断裂;OT可提高MH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促进EVA的结晶,提高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当OT添加量为2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3。8 MPa,断裂伸长率为432%,LOI达到39。0%,材料兼具优良的阻燃及力学性能。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复合材料磷氮化合物无卤阻燃交联

    SiO2粒子掺杂对超净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结晶行为及击穿性能的影响

    姜洪涛聂立军刘玉峰钟昌彬...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SiO2粒子为纳米添加剂,以超净交联聚乙烯(XLPE)作基体,分别按质量分数1%、2%和3%的掺杂比例制得3种SiO2/XLPE复合材料。分析材料的结晶行为,包括材料的结晶度、结晶峰初始斜率、结晶峰温差以及半峰宽,研究材料在X射线衍射测试下的微晶尺寸,探究添加SiO2粒子后材料击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粒子的添加可以在超净XLPE基体材料内部起到异相成核作用,均化晶粒尺寸分布,但这种效果随着粒子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弱。添加质量分数1%的SiO2粒子,材料(110)与(200)晶面微晶尺寸均提升至11%以上,晶粒生长较好,能够形成稳定晶区-非晶区界面,限制电子迁移,材料击穿性能上升了39。8%。SiO2粒子掺杂质量分数提高到2%和3%时,由于团聚效应,材料结晶行为受限,结晶度分别下降约6%和13%,这会导致基体内部形成界面弱区,并增大自由体积、电子平均自由程,材料击穿性能分别降低6。5%与14。3%。

    粒子掺杂超净高压绝缘结晶行为击穿性能

    《塑料科技》对稿件的要求如下,仅供作者撰稿时参考

    30页

    废旧纯棉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许迪梁凤石振覃蕊...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废旧纺织品的高价值循环利用,对废旧棉织物进行回收、涂层整理,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制备棉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采用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硅改水性聚氨酯对棉织物进行整理,通过抗拉强度对比,后者整理的棉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性能更佳。制备不同热压温度、不同浓度的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改性棉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评价硅改水性聚氨酯处理的棉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效果,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表面润湿性能、热稳定性和导热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硅改水性聚氨酯的整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界面附着力。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原聚苯硫醚高167%,弯曲强度高160%,冲击韧性高66。8%。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导热性,适用于中等负荷的应用,包括需要足够强度的汽车车身部件和结构部件等。

    废旧棉织物聚苯硫醚高分子复合材料水性聚氨酯

    石灰岩粉尘石粉/PVC石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丁聪任金明王永明黄家驹...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灰岩粉尘石粉是砂石骨料开采时产生的固废物,对其进行高值化利用具有环境和经济的双重价值。以石灰岩粉尘石粉替代碳酸钙,制备聚氯乙烯(PVC)石塑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石灰岩粉尘石粉的物相组成,研究其粒径、含量及表面处理剂对PV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粉尘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硬脂酸处理后的粉尘石粉可在PVC中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及界面结合能力,进而提高石灰岩粉尘石粉/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石灰岩粉尘石粉/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粒径的增大及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石粉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石灰岩粉尘石粉/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较碳酸钙/PVC略高。通过小试生产制备石灰岩粉尘石粉/PVC石塑地板材料,其性能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

    石灰岩粉尘石粉聚氯乙烯复合材料

    SBS/SBR/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与高黏改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

    孙吉书郭新茹冯德瑜郭艳芳...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一种排水路面所用高黏改性沥青,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胶粉、硫黄粉复配制备一种高黏复合改性沥青(HVMA-4),将常见的3种高黏改性沥青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通过零剪切黏度试验、动态流变试验以及弯曲流变试验分别评价HVMA-4复合改性沥青以及对照组的黏度性能、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改性沥青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VMA-4的高温流变性能最好,在68℃时,HVMA-4较HVMA-1、HVMA-2、HVMA-3分别提升93。9%、82。1%和68。8%。HVMA-4抗车辙能力表现更为突出,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永久变形能力更强。微观结果表明,3种改性剂在沥青中分布均匀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HVAM-4的形成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沥青分子间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改性沥青复合材料性能分析微观机理

    硫化体系对三元乙丙橡胶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王欣欣何成赵普志游溢...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元乙丙橡胶(EPDM)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作直流输电工程阀冷系统密封材料,但受温度、水分、氧气等因素影响,仍不免发生性能劣化现象。文章研究不同硫化体系对EPDM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和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普通硫黄硫化(CV)、有效硫化(EV)和半有效硫化(SEV)体系的硫化效率较高;混合硫化(MV)体系具有综合最优的力学性能;湿热老化后,CV和过氧化物硫化(DV)体系的EPDM橡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幅度较大,硬度则有所升高,EV和SEV体系由于交联结构较稳定,力学性能变化不大,MV体系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与CV体系相似,但变化幅度较小。

    三元乙丙橡胶硫化体系湿热老化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