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科技
塑料科技

于文杰

月刊

1005-3360

slkj@dsy-cn.com

0411-86601793

116033

大连市周家街11号

塑料科技/Journ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塑料加工行业中的优秀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稿件多,学术水平较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增强PP/UHMWPE共混物

    程佳慧于博孙子泉牛慧...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核磁共振碳谱、广角X射线衍射(WAXD)原位以及拉伸实验,研究了新型增容剂材料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iPP-b-PE)的结构、组成与力学性能。使用iPP-b-PE增容熔喷聚丙烯(PP40)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探究iPP-b-PE材料对PP40/UHMWP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固定PP40与UHMWPE质量比为8∶2,其他条件不变,iPP-b-PE添加量从1%增至9%。结果表明:iPP-b-PE材料中PE和PP的物质的量比为6∶4,其断裂伸长率为2 300%。iPP-b-PE增容剂的加入对共混体系的熔融指数影响不大,提升了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使得PP与UHMWPE两相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近。iPP-b-PE增容剂可以改善PP与UHMWPE材料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的韧性。

    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力学性能增容剂

    石墨烯填充对LLDPE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杨冰高丽颖周龙迟卫瀚...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石墨烯(LLDPE-g-MAH/G)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不同石墨烯含量对LLDPE-g-MAH/G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长周期逐渐增加,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呈现先增加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6。8 MPa、998%。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拉伸后纳米复合材料中聚乙烯晶体和石墨烯同时沿拉伸方向发生取向,使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原始晶体受损破碎,晶体尺寸减小,熔点降低。拉伸后纳米复合材料沿拉伸方向的导热系数是拉伸前的3。6倍,导热性能大幅度提升。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石墨烯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热拉伸效应

    超声波协同Fenton氧化改性木质素对HDPE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林叶覃廖青梁春媚冼学权...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超声波协同Fenton氧化的方法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处理,并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HDPE/Lig),分析了改性前后木质素的官能团和分子量变化,并探讨了改性前后木质素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波-Fenton氧化改性后,木质素数均分子量(Mn)从15 034 g/mol下降至6 375 g/mol,甲氧基减少,酚羟基及羧基增加。HDPE/Lig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随木质素含量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改性后,木质素的最佳填充量由10%提高至20%。改性后木质素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得到提高,材料的微相分离程度降低,物理强制增容效果更好。原木质素导致HDPE黏度增大,木质素经过超声波-Fenton氧化后,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

    木质素高密度聚乙烯Fenton氧化超声波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阻燃性能预测模型

    曾书航王泽艳李智力廖杰...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测和提高聚丙烯/氢氧化镁(PP/M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掌握不同因素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强度,以MH粒径、接触角、添加量为3个输入量,以PP/MH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为输出量,建立3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正交试验结果作为样本对其进行训练,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设计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MH添加量、MH接触角和MH粒径。最佳的工艺参数:MH粒径为0。2 μm、MH接触角为135°、MH添加量为40%,此条件下PP/MH复合材料的LOI高达31。5%。该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预测值和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一般小于5%。建立的阻燃性能预测模型可用于材料的性能优化,可减少实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BP神经网络聚丙烯氢氧化镁硬脂酸钠阻燃性能

    EPDM增韧PP/HDPE共混物的组织及增韧机制

    付明宇姜凤阳俞慧冀迪...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聚丙烯(PP)增韧效率并研究其增韧机制,以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为基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P/HDPE/EPDM共混物。结果表明:EPDM与HDPE形成核壳结构分散在基体中,并增强了与基体之间相互作用力。EPDM对PP的结晶具有促进作用,但对HDPE的结晶起到抑制作用,进而细化核壳结构分散相。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4%~12%),PP/HDPE/EPDM共混物抗冲击强度增强,EPDM能够在增韧PP的同时延缓PP拉伸强度的快速下降。当EPDM含量为16%时,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达到11。18 kJ/m2,较PP/HDPE的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58%。PP/HDPE/EPDM共混物的增韧机制为EPDM壳和HDPE核结构的空穴化作用,从而提升其能量的吸收。

    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抗冲击强度增韧机制

    THEIC与DOTP复配改性粉煤灰/聚氯乙烯电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李快栗照帅董庭轩李丹...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硬而脆的性质,添加粉煤灰(FA)增加PVC复合材料的硬度,劣化加工塑性,从而限制PVC/FA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文章复配使用环保型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和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THEIC)对PVC/FA复合材料进行增塑以改善其力学性能,考察了DOTP和THEIC复配比例对PVC/FA电缆用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OTP和THEIC复配使用可以提高PVC/FA电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同时加入29份DOTP和1份THEIC时,PVC/FA2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为107。98%,与未添加增塑剂的复合材料相比,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05。3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热分解温度分别提升了11。1℃和6。0℃,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粉煤灰/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热解温度对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性能影响的研究

    康兵许志浩李强雷鸣东...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SiR)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雷击或火灾等情况,SiR在不同温度热解后发生膨胀和开裂等复杂变化而失效。然而,SiR的热解性能与这些变化的微观原因尚不明确。文章探讨了SiR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降解过程,探究热解温度与SiR的结构、力学性能和表面疏水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同步热分析仪对SiR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SiR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热解气体的释放以及SiR内部发生分子交联,SiR表面产生大量孔隙,硅橡胶交联度下降,拉伸性能降低。热解温度在300℃以上时,热解后SiR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C—H键急剧减少。

    硅橡胶热降解疏水性交联度

    HFIP为流动相的PET凝胶渗透色谱法的研究和应用

    施镇江章宦耀朱蕾许佳丽...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是影响其聚合与加工工艺的关键参数。基于六氟异丙醇(HFIP)可溶解绝大多数聚酯类聚合物的特点,使用HFIP作为凝胶渗透色谱仪的流动相,测试PET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窄标样建立校正曲线,测试PET在不同溶解温度与时间下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表明:溶解温度为20℃,溶解时间为8 h是PET的最佳溶解方案。干燥对比实验发现,HFIP溶解PET,样品无须干燥处理,溶解条件温和,可避免因干燥不充分和溶解温度过高导致PET降解。常规PET聚合工艺条件下,高真空聚合超过2 h后,PET相对分子质量增长变得缓慢,不同的聚合釜与聚合工艺会导致PET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存在差异,且PET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明显影响熔纺工艺的温度设置。

    凝胶渗透色谱六氟异丙醇相对分子质量聚合工艺

    低雾高清BOPET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胡成女尚祖明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可以应用于窗膜和高亮膜等方面的光学薄膜,采用自产的A母粒、B母粒和膜级聚酯,采用挤出流延机和拉伸实验机,制备了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通过偏光显微镜、线粗糙度仪、非接触式3D表面轮廓仪、透射雾影仪、光泽度仪、摩擦系数仪和材料拉伸机,研究了BOPET薄膜的微观形貌、粗糙度、光学性能、摩擦系数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开口剂为球形结构,尺寸均在亚微米级,呈现单分散状态。当开口剂含量(B母粒)为0。012 5%时,薄膜表面的粗糙度Ra≤23 μm、Sa≤17 μm,雾度、透光率、清晰度、光泽度分别能达到0。88%、90。8%、99。6%和136 GU,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为0。36/0。30,抗黏结效果佳,力学性能优异。制备的BOPET薄膜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低雾高清BOPET薄膜。

    微观形貌粗糙度光学性能摩擦系数力学性能

    银包铜粉/EVA电磁屏蔽塑料的制备及增韧改性研究

    黄恒辉于天文黄昭政王宇源...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3种不同粒径的银包铜粉(Ag@Cu)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熔融共混,分别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电磁屏蔽塑料,考察Ag@Cu的不同质量分数和粒径对EVA基电磁屏蔽塑料导电性能、屏蔽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POE)增韧母粒和聚异丁烯(PIB)/萜烯增韧母粒对EVA基电磁屏蔽塑料进行增韧改性,获得高填充电磁屏蔽塑料。结果表明:随着Ag@Cu填充量的增加,EVA基电磁屏蔽塑料的导电性能增加,而力学性能下降,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随填料粒径增加而降低,Ag@Cu填充量为80%时,屏蔽效能随填充粒径增加而增加。与POE-g-MAH/POE相比,PIB/萜烯的增韧改性效果最佳,断裂伸长率提升至187。3%,屏蔽效能在30~1 000 MHz范围内保持在70 dB以上,表现出更好的挤出加工性。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高填充屏蔽效能增韧改性挤出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