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科技
塑料科技

于文杰

月刊

1005-3360

slkj@dsy-cn.com

0411-86601793

116033

大连市周家街11号

塑料科技/Journ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塑料加工行业中的优秀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稿件多,学术水平较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ox-Behnken法优化玉米全粉生物可降解片材的制备与性能

    王宁侯瑞付嘉琪周博...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全粉、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CO2树脂等为原料制作生物可降解片材,并优化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确定研究增塑剂DOP添加量、CO2树脂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质量比、甘油、玉米全粉的添加对片材的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影响较为显著.针对生物可降解片材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法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因素的次序为:甘油添加量>玉米全粉添加量>增塑剂DOP添加量.最佳工艺参数为玉米全粉添加量55 g、增塑剂DOP添加量2 mL、甘油添加量4 mL,此条件下所制得的生物可降解片材撕裂强度为3.456 N/mm,土埋90 d后生物可降解性能明显.

    玉米全粉生物可降解片材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

    基于可降解塑料袋中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迁移规律研究

    张智力齐永润孙元浩许超...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降解塑料的安全性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研究基于可降解塑料袋中主要成分的测定,并对添加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迁移规律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可降解塑料袋中ATBC向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研究了迁移时间为10 d时,不同温度、不同厚度和不同食品模拟液中ATBC的迁移规律.可降解塑料袋在相同温度和厚度条件下,ATBC在95%乙醇模拟液中迁移量最大.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厚度越小,ATBC的迁移量就越大.相同食品模拟液中,迁移时间相同时,温度越高,ATBC的迁移量越大.食品模拟液的种类、迁移温度、迁移时间、塑料袋厚度对可降解塑料袋中ATBC的迁移规律有重要影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降解塑料袋迁移规律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响应面优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种新型增塑剂

    杨倩冉露唐怡佳余秋玲...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种新型增塑剂的检测方法.剪碎后的跑道面层样品经20 mL乙酸乙酯于62℃、180 W超声提取41 min,过0.22 μm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目标物经TG-5SilMS色谱柱分离,在电子轰击源(EI)下进行选择反应监测(SRM),外标法定量.基于Box-bennken设计了响应曲面,得到超声提取法中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的最佳值.结果表明:在0.05~2.00 mg/L线性范围内,4种新型增塑剂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为0.4~0.8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5%~11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8%(n=6).运用该方法对30批次塑胶跑道面层样品进行检测.结果23批次样品均检出新型增塑剂,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的检出率高达66.7%,最高检出浓度为6.3×103 mg/kg.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检测塑胶跑道面层中4种新型增塑剂.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塑胶跑道面层响应曲面法

    《塑料科技》对稿件的要求如下,仅供作者撰稿时参考

    121页

    药用复合硬片中氯乙烯和偏二氯乙烯单体残留量的测定

    饶艳春左军凤熊马剑常亮...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复合硬片中氯乙烯和偏二氯乙烯单体残留量的方法.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60 m×0.32 mm×0.5 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顶空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 min,柱温50℃,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为220℃.结果表明:氯乙烯和偏二氯乙烯在0.05~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101.3%,相对偏差(RSD)分别为1.7%、1.9%,氯乙烯的检出限为0.020 μg/g,偏氯乙烯的检出限为0.025 μg/g.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药用复合硬片中氯乙烯和偏二氯乙烯单体残留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药用复合硬片氯乙烯偏二氯乙烯

    冰箱门储物盒注塑成型模流分析及工艺优化

    费晓瑜刘新新闫长飞郑彦博...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Moldflow对冰箱门储物盒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仿真,对比两种不同浇口位置方案,通过增加壁厚优化了产品结构,确定了最佳的浇口位置.对阀针式热流道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并进行成型窗口分析、填充分析、翘曲变形分析、熔接线和气穴分析,最终确定冰箱门储物盒注塑模具的最佳工艺组合方案为:模具温度40℃,熔体温度为220℃,注射时间为1.5 s.翘曲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角效应是引起塑件开口处变形的主要因素,其变形量约为1.5 mm,优化冷却系统后翘曲变形量一侧为0.6 mm,另一侧为1.2 mm,相比优化前翘曲量分别降低60%和20%.该产品模流分析过程和工艺优化方案较为全面合理,可为其他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的透明产品CAE仿真分析和工艺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储物盒注塑成型模流分析工艺优化

    大气微塑料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杜明月张厚勇谢璇王婷...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中的微塑料因其微小的尺寸、低密度、高稳定性、强大的吸附能力和复杂的表面结构,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这些特性使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文章介绍了大气微塑料的来源、分类、赋存特征,对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方法进行综述.目前应用于大气微塑料样品的采集方法有主动采样法和被动采样法,前处理的步骤主要有浓缩、消解和分离三个步骤,分析方法包括目视法、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文章总结了目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创新溯源方法.

    大气微塑料样品采集前处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聚乳酸耐热改性的研究进展

    陈中碧郭盛张秀刚俞森龙...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力学性能与加工性能,是当前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然而PLA仍存在耐热性能差等问题,限制其在耐热要求较高领域的应用与发展.PLA耐热改性已成为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介绍了PLA热变形过程与改性机理,系统阐述了PLA耐热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共混改性、加工外场调控、成核结晶优化、化学长链支化等方法,重点论述了通过成核结晶优化提升PLA耐热性能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不同耐热改性方法的利弊.针对PLA材料的属性及其在实际使用中的需求,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于高效环保、长效稳定、复合功能等方面.

    聚乳酸耐热性能物理共混晶体结构长链支化

    水污染处理用表面改性海绵的研究进展

    王颖吴江渝曾小平王大威...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改性海绵因设计灵活、高孔隙率、高吸附量成为吸附材料的研究热点.文章从表面改性方法和提高性能角度,综述了近年来水污染处理领域用以油水分离、吸附重金属及吸附染料的表面改性海绵最新研究成果及动向,指出当前表面改性海绵研究的瓶颈问题.研究表明:海绵表面疏水/疏油改性可实现油水的有效分离,改性海绵表面接枝的功能基团可通过螯合、静电作用等方式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海绵表面引入基团与染料分子之间的电荷吸引、π-π相互作用、氢键等是实现染料吸附的重要因素.未来,表面改性海绵研究将朝向多功能性、智能化方向发展.

    表面改性海绵水污染处理油水分离重金属吸附染料吸附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改性聚乳酸研究进展

    尚祖明李东升俞利生李名龙...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年基于生物质来源的环境友好型阻燃剂改性聚乳酸(PLA)的研究进展.总结并阐述了以木质素、壳聚糖、环糊精、香蕉粉/纤维、植酸、单宁酸以及呋喃基化合物为生物质来源制备的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及其改性PLA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并对比了各类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优缺点.最后,立足实际应用对未来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及其改性PLA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生物质来源的环境友好型阻燃PLA复合材料将朝着低成本、高性能和功能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生物质环境友好阻燃剂聚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