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科技
塑料科技

于文杰

月刊

1005-3360

slkj@dsy-cn.com

0411-86601793

116033

大连市周家街11号

塑料科技/Journ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塑料加工行业中的优秀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稿件多,学术水平较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氧镁水泥复合EPS保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韩春媛刘明宝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EPS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向EPS中加入不同体积比的氯氧镁水泥(MOC),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PS保温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MOC体积比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着MOC体积比的增加,EPS保温材料的干密度和导热系数不断增大,保温性能不断下降.纯EPS的极限氧指数(LOI)只有18.1%.随着MOC体积比的增加,EPS保温材料的LOI逐渐增大且燃烧更难,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当MOC体积比为9%时,EPS保温材料能够在短时间内自熄灭.随着MOC体积比的增加,EPS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从易燃的B3级逐渐提高到不燃的A2级.结合JG/T 536-2017中对EPS保温材料性能的要求,MOC的体积比为9%时,EPS保温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此时EPS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 0.258 MPa和 0.198 MPa,干密度为 149 kg/m3,导热系数为0.055 3 W/(m·K),阻燃等级达到A2级.

    氯氧镁水泥EPS保温材料力学性能保温性能阻燃性能

    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王峰张家辉孙文革高素静...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尼龙66(PA66)的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使其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在PA66基体中掺杂5%~20%的碳纤维(CF).结果表明:相比未改性的PA66材料,掺杂15%CF的PA66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PA66/15%CF的拉伸强度为180 MPa,提升了177%;弹性模量为19 867 MPa,提高7.1倍;弯曲强度为262 MPa,提升212%;弯曲模量为15 867 MPa,提高6.4倍.PA66/15%CF的冲击强度为12.7 kJ/m2,提升49.4%.PA66/15%CF复合材料的质量保留率为22.8%,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表明,经CF改性增强的PA66复合材料具有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潜力,以15%的掺杂量较好.

    尼龙66碳纤维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粉煤灰和塑料废料对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

    郑永娟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粉煤灰、聚丙烯颗粒改性混凝土,探究了单掺和复掺粉煤灰和塑料颗粒废料对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单掺粉煤灰对晚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适量掺入粉煤灰会改善混凝土晚期的耐久性能.单掺聚丙烯塑料颗粒降低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适量复掺粉煤灰和聚丙烯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晚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复掺体系中,总掺量在30%的情况下,粉煤灰和聚丙烯颗粒的质量比为1∶1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综合性能较优.

    粉煤灰聚丙烯废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生物降解塑料PBSLA/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宋平田卫花尚敬诏魏志勇...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利用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和云母(Mica)层状硅酸盐无机填料对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左旋乳酸酯)(PBSLA)共聚酯进行复合改性,对PBSLA/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结晶性能、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状硅酸盐填料的质量分数低于4%时,其在共聚酯基体中分散性良好.无机填料充当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体材料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方面,一定量的层状硅酸盐填料起增强作用.当OMMT和Mica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较PBSLA可分别提升18.4%和34.4%.层状结构有效增加了气体分子的曲折路径,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系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层状硅酸盐填料的加入可以提高PBSLA基体材料的阻隔性能.

    PBSLA共聚酯层状硅酸盐填料阻隔性能

    PLA/E-MA-GMA/PBS/talc共混物耐热性能研究

    刘志刚边俊甲郇月伟李俊文...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提升聚乳酸(PLA)的耐热性.在PLA中加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滑石粉(talc),通过熔融共混改性的加工方法制备PLA/E-MA-GMA/PBS/talc共混物,研究不同组分PLA/E-MA-GMA/PBS/talc含量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能、流变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A/E-MA-GMA/PBS/talc共混物体系的变化,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韧性和冲击强度逐渐升高,说明共混材料之间存在部分增韧及相容性;未结晶处理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在55℃左右,结晶处理的共混物热变形温度普遍大于90℃.

    聚乳酸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耐热性能

    可生物降解的纳米CaCO3/BF/PHA/P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吴静黄嘉园蓝峻峰陈燕萌...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聚乙烯(PE)为原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改性后的纳米CaCO3和甘蔗渣纤维(BF)为复合填料,通过熔融挤压和注塑成型制备纳米CaCO3/BF/PHA/PE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热重(TG)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方法,考察PHA含量、改性纳米CaCO3及BF的最佳配比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PHA、5%BF以及5%纳米CaCO3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达到12.9 MPa;在此配比下,纳米CaCO3/BF/PHA/PE复合材料的最大热分解温度达到463℃,高于改性前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453℃).研究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思路.

    复合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纳米碳酸钙甘蔗渣纤维

    有机酰肼类成核剂的制备及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晶行为的影响

    林江华武靖博肖文昊徐睿杰...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苯二甲酰肼和带有不同封端结构的苯甲酰氯,通过偶联反应制备3种有机酰肼成核剂1,4-二苯甲酰基对苯二甲酰肼(BTAD)、1,4-双(4-甲基苯甲酰基)对苯二甲酰肼(BTAD-CH3)和1,4-双(4-叔丁基苯甲酰基)对苯二甲酰肼[BTAD-(CH3)3],并探讨了它们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成核剂BTAD、BTAD-CH3和BTAD-(CH3)3的添加量分别为1.0%时,PET的结晶峰温度(Tc)分别提升51、53、56℃,结晶度(Xc)从18.1%分别提升至26.3%、26.9%和29.7%.BTAD-(CH3)3能进一步细化PET球晶尺寸,表现出更好的成核效果.BTAD-(CH3)3的添加量为2.0%时,PET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提升至2 675 MPa,增幅为22%,维卡软化温度和热变形温度较PET分别提高了60℃和10℃,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得到提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核剂结晶性能力学性能

    不同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影响研究

    李春晖郝春波姚秀超翟旭蓬...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α成核剂CH-6N、HPN-715、TMP-7与β成核剂TMB-5四种不同类型成核剂以及不同类型成核剂复配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均能有效提高结晶温度与结晶度.α成核剂CH-6N增刚改性效果最好,CH-6N添加量0.2%,聚丙烯的弯曲模量为2 390 MPa,弯曲强度为60.6 MPa.α成核剂会降低聚丙烯韧性,添加0.2%CH-6N,聚丙烯的冲击强度仅为2.7 kJ/m2.β成核剂TMB-5可有效提高聚丙烯韧性,但会降低刚性.0.1%TMB-5增韧效果最好,聚丙烯的冲击强度为20.7 kJ/m2,拉伸断裂伸长率为530%.光学性能方面,α成核剂CH-6N改性效果最好,0.1%CH-6N加入后聚丙烯黄色指数仅为0.46.α成核剂与β成核剂复配改性聚丙烯,既能有效提高聚丙烯的韧性,又能改善其刚性,可达到刚韧平衡.0.1%CH-6N与0.1%TMB-5复配改性效果较好,聚丙烯的冲击强度达5.5 kJ/m2,弯曲模量为2 140 MPa,拉伸强度为41.1 MPa.

    成核剂聚丙烯结晶性能力学性能

    碳基材料复合水凝胶在吸附中的研究进展

    王向鹏高艺伦李宴汝刘青霖...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基材料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表面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将碳基材料引入水凝胶体系中可以增加吸附位点,改善力学性能,丰富网络结构,实现优势互补,是研发高性能水凝胶吸附剂的主要思路.文章总结不同类型的碳基材料复合水凝胶的结构特点,重点介绍碳基材料对水凝胶的性能增强机制,综述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在水质净化领域的应用,分析碳基材料复合水凝胶吸附剂的前景、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潜力.

    碳基材料复合水凝胶吸附改性机械强度

    塑料光催化降解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慧莹李伟刘丰颉熊健...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轻塑料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对塑料光催化降解回收处理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利用太阳能光引发和光催化的降解机理将塑料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或进一步转化为氢气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文章介绍催化剂特性、塑料和降解条件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总结不同种类的无机金属、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回收处理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催化剂的改性、与电催化、热催化、生物催化协同作用提升光催化效率.文章指出光催化降解塑料回收处理技术在预处理、处理后存在的问题,为废弃塑料的回收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和研究方向.

    塑料降解光催化降解处理技术协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