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越

月刊

1000-0860

wate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各项先进技术。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泥沙研究、环境水利、水工建筑、水力发电、地质勘测、工程施工、农田水利、防洪除涝、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利经济、动能经济、高新技术及应用、试验研究、国外科技、技术革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藻类残体颗粒的沉降特性与模型材料选择

    吴夺林俊强彭期冬徐昊...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藻类残体随流运动,容易在退水闸、分水口等突扩断面位置沉积,需要经常进行清淤工作.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1组工况的藻类残体颗粒静水沉降试验和24组工况的不同模型材料、不同粒径的静水沉降试验,研究藻类残体颗粒的沉降和比重特性,探究不同模型材料沉降特性,并选择适宜野外漂流示踪试验的模型材料.结果 表明,藻类残体颗粒的静水沉速为0.008 m/s,在水中的比重为1.004.同一比重的模型材料,粒径越大静水沉速也越大.相近或相同粒径的模型材料,比重越大静水沉速也越大,比重较小的模型材料,静水沉速随粒径增长的斜率较小.奇亚籽的平均粒径为3.5 mm、平均比重为1.05、平均静水沉速为0.017 m/s,其物理属性和水动力属性都与藻类残体颗粒相近,可作为南水北调干渠等藻类残体颗粒的野外漂流示踪试验材料.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藻类防控与高效清淤提供技术支持.

    藻类残体静水沉速模型颗粒比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基于Cesium的流场可视化研究

    乐世华张尚弘张煦董静...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各领域实际应用中缺少与专业的可视化软件有机结合的应用平台,尤其是流场可视化技术在虚拟仿真三维平台的运用.为了在B/S端三维虚拟仿真平台下实现流场可视化集成与展示,使用GPGPU技术完成流体方程在GPU中的并行计算,采用颜色、箭头、纹理变换、LIC等多种流场可视化技术,实现在Cesium三维仿真平台流场展示.在ThinkPad s5笔记本上实现了Web端虚拟仿真三维平台流场可视化展示,结果显示,在浏览器分辨率1 396×641下,平台运行帧率保持30 fps以上,保证了画面流畅,同时实现了实时交互操作.综上所述,本平台弥补了C/S端的不足,扩展了应用范围,丰富了原有系统的数据展示效果,为实时性、大容量科学计算及展示提供了核心技术,有望在虚拟现实和数值模拟方面得到更广泛应用.

    Cesium虚拟仿真流场可视化纹理变换fbm噪声LIC

    剪切速率对沼泽草炭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苏占东姜之阳夏京吕岩...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剪切速率对岩土体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剪切速率对沼泽草炭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原状沼泽草炭土的分解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以及不同固结围压下4种剪切速率(0.006%·min-1、0.008%·min-1、0.010%·min-1和0.012%·min-1)的固结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固结应力较小时,轴向应变较小时(<4%),剪切速率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影响较小;同一固结状态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相同轴向应变(>4%)的主应力差逐渐增大;轴向应变达到15%时,0.012%·min-1的主应力差比0.010%·min-1约大25%,0.010%·min-1的主应力差比0.008%·min-1约大20%;剪切速率对草炭土三轴固结排水强度影响较大,剪切速率增加,内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变化不大,抗剪强度提高.研究成果为沼泽草炭土地区铁路与公路线路工程的路堤填筑施工提供试验参考.

    草炭土分解度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剪切速率抗剪强度

    2014-2018年中国城市路面塌陷时空规律与原因分析

    陈雨昂唐荣方建孔锋...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路面频繁发生塌陷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揭示中国城市路面塌陷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2014-2018年我国城市路面塌陷事件的新闻报道数据,采用时空统计、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从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集聚特征等方面探索其规律性,并依据词频统计、相关及回归分析来探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在时间上,城市路面塌陷频发于夏季尤其集中于7-8月;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东部大中城市尤其是各省会城市和西部湿陷性黄土区的大中城市,集中在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汾渭盆地.地下管道破损、降雨和施工是致塌陷频发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在各种原因中分别占到了42%、30%和12%.路面塌陷次数与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城区人口密度、地下水用水量和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存在相关关系,且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其中频繁的经济活动和密集的人口影响更大.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城市地质灾害和路面塌陷相关研究以及相关城市解决塌陷问题、降低塌陷风险、规避塌陷发生提供参考.

    城市路面塌陷时空规律影响因素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化降水

    填充对节理岩体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的影响研究

    周喆张亮侯恒军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量耗散引起节理岩体裂纹启裂、扩展、贯通及最终的破坏.为探寻充填对节理岩体力学及能量特性的影响,基于岩石能量耗散理论及单轴压缩试验结果,研究了充填对节理岩体强度特征、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能量演化的影响机制.此外,分析了节理岩体的能量演化机制及峰值点各能量指标(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及耗散能)的充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节理使得岩样的力学参数明显劣化,而充填使得节理岩样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均有所增大;完整岩样损伤演化划分为初始损伤阶段、稳定损伤阶段、损伤平稳阶段、加速损伤阶段及损伤破坏阶段,而节理岩样和充填节理岩样则分为六阶段,即增加了突变损伤阶段;完整岩样、充填节理岩样及节理岩样峰值点的平均弹性应变能依次在减小,但减小幅度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可为岩体工程类环境灾害的预警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充填效应弹性应变能能量演化

    四川九寨沟地震区芦苇海危岩崩塌成因机理分析

    梁靖裴向军何宇航罗路广...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诱发了景区芦苇海区域约2.7×104 m3危岩体发生崩塌,在2018年汛期该区域又产生约3×104 m3的二次崩塌,损失巨大.目前,崩源区仍有约2×104 m3的危岩体仍悬而未掉,潜在风险高,故需要深入研究芦苇海危岩崩塌的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现场详查、无人机及GIS等手段,对芦苇海危岩崩塌的基本特征、失稳过程及成因机理有了初步认识.研究发现,芦苇海危岩崩塌失稳历经“坡表局部崩塌-顶部危岩带变形-撞击坡表-碎屑流”四个阶段,平均运动速度达29.94 m/s,崩落块石到达坡脚的概率约为87%.同时,多次失稳主要受内因及外因综合影响,由于斜坡对地震的放大效应,岩体受加速度影响显著,产生震动拉裂或抛射;而震裂的岩土体在后续强降雨的触发下,沿优势结构面向南西侧临空面发生二次崩滑.

    九寨沟地震区芦苇海危岩崩塌变形失稳运动成因机理

    粗粒土的湿化变形规律研究

    杨培浩张爱军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粗粒土的湿化变形规律,给土石坝蓄水后的变形计算提供依据,在综合分析前人“单线法”湿化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将湿化轴向应变分为由围压引起的应变和由偏应力引起的应变两部分,同样也将湿化体积应变分为由围压引起的应变和由偏应力引起的应变两部分,总结相应的规律,提出湿化变形计算公式.然后,结合不同学者的试验数据对文中提出的湿化变形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堆石料湿化变形计算中,围压引起的湿化轴向应变与围压成幂函数关系,围压引起的湿化体变为轴变的3倍,偏压引起的湿化轴变与应力水平成双曲线关系,偏压引起的湿化体变与轴变成比例.通过数据拟合可知,文中提出的湿化变形公式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可用于土石坝湿化变形计算中.

    土石坝湿化变形规律单线法变形计算公式公式验证

    甘肃省黄土地基承载力测试与评价研究

    胡建芳赵天宇李论基王骑虎...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基承载力是黄土地区工程设计的基本和关键参数,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实测甘肃省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成因黄土的地基承载力,分析了黄土地基的压缩变形规律与机理.研究表明,孔隙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黄土地基的破坏模式及承载力大小,黄土地基承载力同时也与土体含水率、液塑限密切相关.尽管依据土体物理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回归关系式形式有所不同,但计算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通过对比分析各回归关系式的适宜性及优缺点,结合规范推荐值和实测值,给出了甘肃省陇西地区和陇东地区一般新黄土的地基承载力表.

    黄土陇东陇西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

    福建平潭风化花岗岩原位测试及岩土参数取值研究

    陈法波李志云杨光华马鹏...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风化花岗岩具有结构性强,遇水软化、常规钻探取原状土样难等特点,所以通过常规土工试验获得的风化花岗岩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往往偏小很多.为了合理确定风化花岗岩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以福建平潭某工程为项目背景,对福建平潭地区具有代表性且结构性强的风化花岗岩地层开展了旁压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和平板载荷试验等系列原位力学特性试验研究,通过相关理论对原位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推算了风化花岗岩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将旁压试验计算结果与平板载荷试验及室内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发现旁压试验计算结果与平板载荷试验推算的结果较为一致且明显大于室内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旁压试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深部风化花岗岩的原状特性,利用旁压试验结果推算风化花岗岩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是合理的.针对风化花岗岩,旁压试验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原位试验手段.

    旁压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平板载荷试验风化花岗岩地层

    基于现场试验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三维水平承载力研究

    徐海滨吕鹏远杜修力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p-y曲线法是计算分析水平受荷桩常采用的方法.但现场多为3 m以内直径试桩,对于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4~8 m)结构的桩土相互作用计算分析,其适用性值得商榷.结合江苏某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得到桩身挠度曲线和弯矩曲线;采用ABAQUS建立单桩三维数值模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桩土接触法向刚度进行初步的敏感性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随后对大直径单桩进行水平静载数值模拟,与规范推荐的p-y曲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规范推荐的p-y曲线法过于保守,规范推荐的p-y曲线法不适于直接应用在大直径钢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分析;所得结论对该区域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海上风电桩土相互作用ABAQUSp-y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