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信息化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水利信息化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蔡阳

双月刊

1674-9405

slxxh@mwr.gov.cn

025-52898331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95号

水利信息化/Journal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经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读者对象: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软硬件供应商、咨询及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决策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商用密码的水利重要数据点面结合安全保护方法

    付静周维续詹全忠张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安全,针对破解海量高精度数据汇集面临的数据窃取、泄露、损毁等问题隐患开展研究,提出网络安全基础—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防护的数字孪生流域数据安全总体防护方案.针对数据安全传输、存储、使用中的安全薄弱点,提出全面通用防护和应用内加密相结合的点面结合加密保护方法,利用商用密码技术对数据进行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保护.本研究方法已在全国水利一张图等重要系统中得到应用,可实现数据安全保护和便捷高效应用平衡,广泛适用于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的水利重要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

    水利数据重要数据商用密码点面结合数字孪生数据安全网络安全

    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水质安全"四预"平台研发及应用

    靖争秦赫林莉黄玄敏...
    6-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广,深度大,污染来源分散且类型多,水库水质保护管理难度极大.为支撑水库水质超前预测预警,提高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汇集海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发高效高精度水动力水质机理模型、水质在线动态推演技术、水质浓度场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库区水流三维运动及污染物扩散过程,研发具有水质监测分析、在线推演、预警分析、态势预演、预案管理功能的水质安全"四预"平台,并成功应用于 2021-2022 年旱涝急转条件下丹江口水库总磷变化趋势及污染风险分析等实际管理工作,为中线水源工程供水水质保障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孪生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模型库"四预"

    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军珲霍建伟崔培胡光亮...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小浪底作为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首批试点工程,知识库建设是数字孪生小浪底的核心组成部分,技术难度大,业务场景应用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知识引擎、知识库和知识应用三部分组成的知识库架构体系,实现基于水利知识的检索、问答、推荐和推理决策等多样化服务,并在数字孪生"四预"业务应用中进行实践和验证,为小浪底枢纽工程安全和防汛调度等核心业务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建设对类似水利工程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知识引擎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预测模型

    卢敬德李智广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实用、高效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预测模型,提高合规性判断的准确性,在总结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可撤销性、时空交错性、临时性和条件适用性等 4 个主要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预测模型.数学模型为描述防治责任范围状态的虚拟模型,防治责任范围为物理实体,模型基于防治责任范围变化主要因素的孪生数据,对防治责任范围有效性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防治责任范围变化进行预测的正确率提升约 38%,具有良好的预测防治责任范围变化的性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提高遥感监管成果的质量,在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应用领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字孪生水土流失遥感监管防治责任范围预测模型

    数字孪生流域预演场景研究与运用——以嫩江干流为例

    张雯廖晓玉王开丽于雨...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数字孪生演练场景真实化,助力决策精准化,依托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思路,搭建数字孪生业务应用平台.分析孪生平台整体架构与关键技术,构建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防洪"四预"全景可视化平台.以嫩江干流为例,分析数字孪生建设实际需求,以尼尔基水库防洪调度为预演场景,分析尼尔基水库上游与下游嫩江干流之间的淹没损失关系,得出最优调度防御安排及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全景可视化平台进行场景演练,可呈现河道演进真实情况,保障河道行洪安全,避免淹没损失,为防洪安全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数字孪生防洪"四预"预演场景嫩江干流

    基于多算力融合的数字孪生黄河黄河云设计研究

    李自尊冯建汤进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算力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数据存储、处理、服务效率不高,资源服务模式不够灵活等问题,立足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结合水利部出台的相关技术规范,提出多算力融合黄河云重构搭建方案.开展对多元算力、多模态存储模式等关键技术的综合分析,提出多算力融合黄河云的总体框架、部署架构、资源池及资源管理设计.多算力融合黄河云针对模型计算、数据底板、智能应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不同场景,建设虚拟化、高性能、裸金属等算力资源,根据数据类型、特点,以及数据量匹配集中和分布式存储资源,提出适应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架构的云管理模式,可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提供高效算力底座.

    数字孪生黄河黄河云多算力融合高性能计算多模态存储模式

    深圳市水务数据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王晓辉吉海张顺陈冰...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务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数多源、标准不一、质量不高等数据问题,对标数字孪生水务建设目标,为提升水务数据对业务管理的支撑能力,结合深圳市水务管理实际及信息化建设现状,从目标制定、框架搭建、路径研究、治理成果 4 个方面探索水务数据治理的方法思路,通过制定数据标准规范、搭建一体化数据治理平台、融合城市数字底座、建立数据与业务双轮驱动机制的具体步骤,初步建成深圳市水务数字底座 1.0 版,服务各类水务业务场景,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共享服务,形成一套水务行业数据治理方法论与实践案例,为同类数字政府数据治理实践提供借鉴.

    数据治理水务数据数据底板数据资产数据服务数字孪生

    面向水库型小流域的多源水利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胡金龙胡宜娜钱进朱海波...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河道三维可视化建模中采用激光雷达、声呐等传感器获取水下地形建模方式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的缺陷,在利用基础测绘成果构建实景地形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源三维模型融合方法对月塘水库小流域进行实景建模.首先采用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实景建模,并利用专业建模软件对重要控制单元进行构件级建模;然后利用已有河道断面数据结合河流面状矢量数据,实现流域内胥浦河河道实景三维建模;最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多源实景模型进行微调与相互印证,实现月塘水库小流域多源三维模型精准融合构建.研究成果可为河道型水库的预报调度与洪水风险分析提供可视化模型基础与决策支撑.

    实景三维建模多源模型融合倾斜摄影数据生态水库型小流域

    河北省河湖智能视频监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刘廷张成哲郭珊珊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北省河湖视频监控系统现状与问题,研究省级河湖智能视频监控体系的关键技术与具体实现.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探讨河湖视频监控一张图、空间分析、多源数据融合、AI 视频智能分析、视频取流等关键技术,采用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应用层 4 层架构构建省级河湖智能视频监控体系,分析全省河湖视频资源传输专网、智能分析中心、视频监控一张图及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具体实现成果.经过 1 年多的应用实践,证明该体系合理,能够有效推送疑似河湖违法事件,为视频监控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提供思路框架和技术参考.

    智能视频监控监控体系河湖一张图多源数据融合视频取流关键技术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期BIM技术应用研究

    余卓衡舒德伟谢韵致白畯文...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期线路长、现场监管难、参与方多、沟通难等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期为例,根据项目特点及管理要求,建立 BIM 标准体系,创建建设期 BIM 模型,实现 BIM 协同,进行施工模拟及可视化交底.应用 BIM 技术实现电子沙盘及虚拟漫游,并通过 BIM 模型将建设期数据整合挂接至"智慧滇中引水"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融合 GIS 技术,进行工程建设辅助管理及文明施工监管,从而对安全质量、投资控制、进度管控、施工形象、现场监控等工程建设期核心内容,进行协同监测及管控并实现可视化图表展示,落实工程建设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 BIM 技术在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BIM应用长距离引调水工程BIM标准体系BIM协同模型创建辅助管理电子沙盘建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