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信息化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水利信息化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蔡阳

双月刊

1674-9405

slxxh@mwr.gov.cn

025-52898331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95号

水利信息化/Journal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经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读者对象: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软硬件供应商、咨询及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决策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的退圩还湖实施效果监测

    蒋志昊石一凡王金东宋亚君...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弥补传统人工复核退圩还湖进度时空分辨率低、耗时长的缺点,利用无人机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对平旺湖退圩还湖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基于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采用工作流的技术方法,建立平旺湖 DEM 和 DSM 及坡度精细化模型,实现退圩还湖区域内排泥场和成湖区空间信息的特征提取.采用同期 GPS 现场测量成果和高分遥感影像分别对高程、面积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激光雷达高程总体中误差为 0.023 m,其中岸线高程提取精度略低于水面,提取的面积与高分影像人工目视解译结果对比精度达 99.3%,且更加接近退圩还湖实施方案的要求,表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可有效运用于退圩还湖工程的动态监测,为掌握工程实施效果、科学调整工程进度提供技术支撑.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激光点云退圩还湖实施效果数字高程模型

    基于Inventor软件的复杂结构闸门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

    夏鹤鹏潘卫锋颜红勤蒋红樱...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复杂结构闸门工程设计过程中结构应力计算效率及准确性,以某复杂结构弧形闸门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建模软件 Inventor 快速构建复杂结构闸门门体、支臂等主要部位的三维模型,利用 ANSYS 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复杂结构闸门进行应力分析,获得门体及支臂的应力分布图.对比分析闸门整体结构最大应力数值与材料最大屈服强度,结果表明闸门整体结构强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采用 2 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复杂结构弧形闸门进行优化设计,不仅缩短复杂结构闸门工程的设计时间,而且有效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为 BIM 技术在水闸工程及水利工程规划等设计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经验和技术支撑.

    InventorANSYS复杂结构闸门三维模型设计闸门应力分析结构优化设计

    基于GIS服务的遥感影像智能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

    唐宏罗丹朱长富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水利行业遥感影像智能识别系统样本制作效率低、影像检测成果使用和管理不便、用户体验差、缺乏可靠水安全地形要素 AI 智能提取系统的问题,开展基于 GIS 服务的遥感影像智能识别系统研究.基于 WebGIS、数据库、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构建遥感影像大数据管理与发布、样本数据集自动化生产与管理系统.在 U-Net 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影像预处理和栅格转矢量模块,添加 2 个残差块以加深网络,从而得到 D-Unet模型,并用于地形要素提取.结果表明:基于 GIS 服务的遥感影像智能识别系统能够实现对多源卫星、无人机遥感影像的高效管理,以及样本数据集生产的自动化,在地形要素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精度,且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GIS服务遥感影像智能识别深度学习样本生产D-Unet

    水库淤积测量点云剖面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

    王子成张礼兵陈豪许后磊...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对比分析不同时期水库淤积测量中点云剖面特征,及时了解水库各区域淤积状况,提高剖面分析效率,研究并实现水库淤积测量点云剖面分析系统.在三维可视化中读取水库不同时期的水下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交互式操作拾取点云对应的区域两点坐标,生成竖向剖面;计算所有点云数据到剖面的距离,筛选该距离不超过设定阈值对应的所有点,投影到剖面上并拟合出不同时期剖面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我国西南地区某混凝土重力坝坝前淤积测量数据为依托,应用结果表明,研究成果能为水库不同时期淤积程度分析提供简单、快速的技术手段,提升水库淤积分析智能化水平与效率.

    淤积测量点云数据剖面分析水库

    环太湖蓝藻图像智能识别系统设计与应用

    金松朱静朱玉东石亚东...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湖部分地区蓝藻水华频发,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提升蓝藻水华监测与预警能力,利用已建环太湖蓝藻视频监控资源,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依托 AI 开放平台,开展模型自动化训练和本地化布署;提出表观蓝藻水华强度分析评价体系,对模型识别成果进行加工应用、集成展示,构建环太湖蓝藻图像智能识别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实现监控点表观蓝藻水华分布形态的在线识别与强度分析评价,使蓝藻调查由被动巡查转为主动监测和实时预警,大幅提高太湖蓝藻水华强度监测与预警能力,为其他类似环境监测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图像智能识别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识别模型蓝藻水华太湖实时预警

    鄱阳湖物理模型测控系统综合防雷设计与应用

    万浩平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室外大型河工物理模型测控系统可能遭受雷击损坏的问题,结合测控设备的具体布设位置,提出包含内部和外部防雷措施的系统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以鄱阳湖物理模型测控系统为应用对象,内部防雷方面,针对测控中心电源、弱电信号等系统,提出具体的防雷措施;外部防雷方面,仿真分析直击雷击中室外就地监控箱避雷装置时,电流在电源线缆与接地系统的比例分配情况,设计监控终端设备数字水位仪、尾门控制器、湖区就地监控箱、摄像头等设备的防雷接地方案,以及整个测控系统的接地与屏蔽措施.综合防雷系统建成后,测控系统未遭受雷电袭击,系统防雷效果良好.综合防雷技术大大提高系统综合雷电防护能力,为模型试验的顺利开展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同时对后续开展系统雷电防护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测控系统防雷电源系统信号系统仿真接地屏蔽

    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现场比测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戚珊珊史占红何生荣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监测工程中,现场使用的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监测数据需要定期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比对,判定比测结果的示值误差是否合格并应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介绍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现场比测方法,建立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现场比测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分析现场比测过程中影响比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评定现场比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进行符合性判定时,在 0~65 m 埋深范围内比测结果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在 65 m 以上埋深范围内比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不可忽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现场比测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

    地下水压力式地下水水位计不确定度现场比测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发电厂智慧节水平台建设

    唐健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发电厂在城市供能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但用水粗放管理易产生水资源重大损耗与环保问题,是城市高耗水工业行业重点监控对象,亟须在节水技术及管理模式上创新突破,为此,聚焦城市发电厂这一特定对象,采用系统构建与实例分析,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创新设计智慧节水平台.智慧节水平台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虚拟建模与仿真、优化决策与支持、集成提升与扩展等技术方法,全面革新传统城市发电厂用水管理模式.上海外高桥发电厂智慧节水平台建设后成效显著:大幅增强用水管理效率,有效缩减用水成本,优化供水管网结构,并实现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有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智慧节水平台应用实例不仅验证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节水领域的变革力量,还展现出广泛应用价值与创新潜力,为高耗水工业行业树立智慧节水实践标杆.

    数字孪生城市发电厂智慧节水平台

    水利信息化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