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海燕李雪龙王彦靖王秀飞...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较好、体重(30。0±3。0)kg的母羊30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以整株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试验组以玉米秸秆穰叶作为粗饲料,试验组和对照组精料一致。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58%,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1。01%,料重比降低了8。66%。试验组肉羊对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及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52%、8。69%、9。43%、8。17%、8。43%、5。87%和6。51%。试验组肉羊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41%、10。70%和12。42%,尿素氮含量降低了5。00%。试验组肉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补体C3和补体C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89%、7。90%、7。58%、6。95%和2。66%。研究表明,与整株玉米秸秆相比,玉米秸秆穰叶是草食家畜的一种优质粗饲料。

    玉米秸秆穰叶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玉米秸秆饲粮模式下不同NFC/NDF的比值对肉羊瘤胃发酵特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红敏兰向莉王丽萍王宏宇...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饲粮模式下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比值对肉羊瘤胃发酵特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5只健康、体重50 kg左右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肉羊,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羊分别饲喂NFC/NDF比值为0。65、1。02和1。57的全混合饲粮。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7 d。结果显示,随着NFC/NDF比值的升高,瘤胃pH值有下降的趋势;而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采食时间的增加,瘤胃菌体蛋白(MCP)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饲粮NFC/NDF比值的升高,采食6 h后,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有上升的趋势;试验Ⅰ组肉羊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脂多糖(LPS)、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肉羊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Ⅲ组肉羊血清尿素氮(BUN)和瘦素(LEP)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在玉米秸秆饲粮模式下NFC/NDF为1。02时,可改善肉羊瘤胃内环境,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

    肉羊NFC/NDF瘤胃发酵特性抗氧化能力

    青贮黑麦草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杨丽秦新惠张建明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青贮黑麦草代替饲粮中10%青贮紫花苜蓿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挑选体重、产奶量、胎次一致的健康奶山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奶山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采用10%青贮黑麦草代替基础饲粮中等量的青贮紫花苜蓿。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妊娠期和泌乳期均为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初生羔羊体重和断奶羔羊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乳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奶山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球蛋白(GL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以青贮黑麦草代替10%青贮紫花苜蓿可以提高羔羊存活率和幼羊生长性能,增加奶山羊采食量和产奶量,改善奶山羊的免疫功能,但对奶山羊血清抗氧化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

    青贮黑麦草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清相关指标

    花生秧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璐闫乃鹤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花生秧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肉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肉羊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粮,试验1组使用2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2组使用4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3组使用80%的花生秧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各花生秧青贮组肉羊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羊对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羊血清中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和甘油三酯水平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花生秧青贮组养殖的利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花生秧青贮用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花生秧青贮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养殖利润。综合考虑,肉羊养殖中使用40%~80%的花生秧青贮比较适宜。

    肉羊花生秧青贮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经济效益

    饲粮中添加鲜木豆叶粉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友印王志勇罗灵王坚...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鲜木豆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殖经济效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头同批次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南黑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育肥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C组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5%和20%鲜木豆叶粉。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7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试验D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显著下降(P<0。05)。试验C组养殖利润分别比对照组、试验B组和试验D组增加6。36%、5。68%和9。99%。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的背膘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肉色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B组和C组猪肉的pH24 h值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背最长肌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C组和D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D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大(P<0。05),试验B组和C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5);各试验组大肠杆菌志贺氏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鲜木豆叶粉可改善育肥猪屠宰性能、肉品质和风味,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减少脂肪沉积和有害菌相对丰度,以添加15%鲜木豆叶粉效果最优。

    鲜木豆叶粉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肠道微生物

    菌酶复合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林峰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约为7。0 kg、健康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3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粮,各菌酶制剂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添加0。1%、0。2%和0。4%的菌酶复合制剂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的末重提高了7。30%和8。16%(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6。67%和16。67%(P<0。05),料重比降低了13。66%和13。66%(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3。08%、49。70%和57。99%(P<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6。11%和7。17%(P<0。05),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7。56%和10。68%(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了6。76%、12。09%和16。92%(P<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结肠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酵母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0。2%和0。4%菌酶制剂组结肠中双歧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菌酶复合制剂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断奶仔猪采食0。2%~0。4%的菌酶复合制剂较为适宜。

    断奶仔猪菌酶复合制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菌群

    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及血浆生殖激素的影响

    马利芹官丽辉利凯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取750只40周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20、25 mg/kg大豆异黄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坝上长尾鸡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法氏囊指数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6。09%、14。70%和22。67%(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脾脏指数比Ⅰ组显著提高 17。98%(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睾丸指数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提高了11。74%。Ⅲ组坝上长尾鸡的采精量、精子密度和有效精子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分别提高了9。52%、4。79%和8。97%。Ⅲ组坝上长尾鸡的睾酮(TESTO)含量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0。42%、4。72%和6。42%(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黄体生成素(LH)含量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Ⅴ组显著提高7。63%、5。83%和10。12%(P<0。05)。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能够改善坝上长尾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精液品质及血浆生殖激素的分泌水平,且最适添加量为15 mg/kg。

    大豆异黄酮坝上长尾鸡免疫功能睾丸发育血浆生殖激素

    复合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李伟朱元芳唐廷彬魏全意...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产蛋后期(362~368日龄)的大午金凤蛋鸡13 664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复合植物精油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 708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复合植物精油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正式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植物精油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平均蛋重有增加的趋势(P>0。05),沙壳蛋率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植物精油组鸡蛋的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蛋壳强度有升高趋势;复合植物精油组鸡蛋的蛋黄颜色、硬度、湿润感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

    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植物精油

    银杏叶提取物对淡水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功能的影响

    陆宇杰熊锐孙玉梅冯洪超...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淡水石斑鱼血清抗氧化功能、肝功能、血脂代谢及血清葡萄糖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60。30±0。25)g的淡水石斑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G0组(对照组)、G1组、G2组和G3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0、100、200 mg/kg的EGB。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试验21 d时,与对照组相比,G2组试验鱼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提高(P<0。05);试验14~21 d时,与对照组相比,G2组试验鱼血清葡萄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EGB可以调节淡水石斑鱼血脂代谢,增强淡水石斑鱼的抗氧化能力,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EGB添加量为100 mg/kg时投喂14~21 d效果较好。

    淡水石斑鱼银杏叶提取物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血清葡萄糖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陈明王胜贠彪解绶启...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使用复合蛋白源(猪血球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和酶解脱脂黑水虻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免疫性能和耐氨性的影响。挑选初重(1。01±0。01)g健康有活力的凡纳滨对虾1 4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凡纳滨对虾。复合蛋白源分别等氮、等脂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分别命名为M1组、M2组、M3组、M4组、M5组和M6组。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M4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M1组(P<0。05)。M2组、M3组和M4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M1组(P<0。05)。M6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M1组(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M1组(P<0。05)。M6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M1组、M2组和M3组(P<0。05)。氨氮胁迫18 h后,M6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比例为60%时,可以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比例过高(超过80%)会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饲料利用率、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

    凡纳滨对虾酶解脱脂黑水虻粉玉米蛋白粉猪血球蛋白粉鱼粉生长性能免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