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物精油对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

    王晓林吴春会肖阳李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PEO)对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选择56头体重(564。39±7。09)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PEO1)、1。0(PEO2)、1。5(PEO3)g/(头·d)的PEO。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第30 d,PEO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K组(P<0。05)。试验第60d,PEO2组、PEO3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EO2组、PEO3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K组和PEO1组(P<0。05)。PEO对Chao1指数(Chao1)、物种观察指数(Observed_species)、香农指数(Shannon)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直肠微生物门水平上,PEO对各菌门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直肠微生物科水平上,PEO1组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K组(P<0。05)。PEO2组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EO1组和PEO3组(P<0。05)。在直肠微生物属水平上,PEO3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和PEO2组(P<0。05)。PEO2组丁酸弧菌(Butyr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EO1组和PEO3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PEO可以提高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以1。0 g/(头·d)为适宜添加量。

    植物精油西门塔尔公牛抗氧化性能直肠微生物

    外源复合酶配比优化及其对犊牛饲粮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匡宇马小雪薛玉洋牛玉杰...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外源复合酶的最适配比,探索其对犊牛饲粮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模拟瘤胃发酵模型确定5种酶(植酸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复配的最适比例,将筛选出的外源复合酶添加至犊牛饲粮中,模拟瘤胃环境进行体外试验,培养2、4、6、8、10、12、24、48 h,测定各时间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产气量(GP)、干物质降解率(DMD)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5种酶的最佳添加量为植酸酶150 U/g、淀粉酶150 U/g、纤维素酶600 U/g、果胶酶1 200U/g、蛋白酶600 U/g,复合酶最适配比为150∶150∶900∶600∶6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发酵液DMD、GP、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含量和乙丙比(A/P)均极显著提高(P<0。01)。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适宜配比的外源复合酶能够有效提高体外发酵GP、DMD,改善体外瘤胃发酵特性。

    外源复合酶体外发酵瘤胃发酵参数犊牛

    两种香菇对小麦秸秆营养特性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高旭红梁小军毛磊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两种香菇对小麦秸秆营养特性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选取两种香菇(X3和243)分别固态发酵小麦秸秆,对照组不接种香菇,于23 ℃下避光培养48 d,采用尼龙袋法评价发酵底物的常规养分、纤维组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结果显示:两种香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秸秆大部分时间段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率。香菇X3可使小麦秸秆大部分时间段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相反,香菇243可显著提高小麦秸秆大部分时间段的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P<0。05)。两种香菇均可显著提高小麦秸秆OM和CP的有效降解率(P<0。05)。香菇X3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秸秆DM、OM、CP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香菇243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秸秆DM、NDF的有效降解率(P<0。05)。研究表明,使用香菇固态发酵小麦秸秆能够有效降解其纤维组分,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率。综合比较,香菇243对小麦秸秆的固态发酵效果更好,具有改善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潜力。

    香菇小麦秸秆营养特性瘤胃降解特性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功能及菌群的影响

    张林吉任春芝任士飞张善芳...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44只体重接近、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5%、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5。0%和10。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饲喂2。5%、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均可以显著降低羔羊的腹泻率(P<0。05);饲喂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增加羔羊瘤胃中乙酸、氨态氮水平(P<0。05),显著降低瘤胃pH值(P<0。05);饲喂2。5%、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增加羔羊瘤胃中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及菌体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戊酸水平(P<0。05)。各组羔羊瘤胃微生物的覆盖率均高于99%,随着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多,羔羊瘤胃Chao1指数和Ace指数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2。5%发酵饲料组羔羊瘤胃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5%、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增加羔羊瘤胃中瘤胃球菌_2菌属、琥珀酸菌属、普雷沃氏菌属1的相对丰度(P<0。05);饲喂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增加瘤胃球菌_UCG-014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饲喂2。5%、5。0%和10。0%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增加羔羊瘤胃中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研究表明,饲喂5。0%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提高羔羊生长性能、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及菌群组成的效果较优。

    发酵饲料微生物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瘤胃菌群

    额外添加复合维生素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刘宏凯王浩程王佳宁李金发...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额外添加不同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502。87±14。25)kg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添加75 g/(头·d)复合维生素Ⅰ(VA9 000 IU、VD3 3 000 IU、VE 30 IU);试验 2 组添加 83 g/(头·d)复合维生素 Ⅱ(VA8300 IU、VD3 2 490 IU、VE 24。9 IU),试验 3 组添加98 g/(头·d)复合维生素 Ⅲ(VA 7 840 IU、VD3 1 960 IU、VE 19。6 IU)。预试期 14 d,正式试验期 9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2。91%、1。94%和1。94%(P<0。05),背膘厚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10。97%、10。68%和9。3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牛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剪切力分别降低了 14。11%、13。09%和13。85%(P<0。05),肉色的L*值、b*值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牛肉的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胱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额外添加复合维生素能够改善育肥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其中以VA 120 IU/g、VD3 40 IU/g和VE0。4 IU/g所形成的组合添加75 g/(头·d)效果较好。

    育肥牛复合维生素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发酵五味子药渣对山西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先萍郝松华赵益荣王淑芳...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五味子药渣对山西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60头28日龄山西黑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断奶仔猪。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1%(试验Ⅰ组)、0。2%(试验Ⅱ组)和0。3%(试验Ⅲ组)的发酵五味子药渣。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21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白蛋白、总蛋白和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血清中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发酵五味子药渣能够有效改善山西黑猪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增强免疫力,以0。3%添加量效果最好。

    五味子药渣山西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

    小肽铁和卟啉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

    李桂霞范东良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两种有机铁(小肽铁和卟啉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9。34±0。06)kg的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g/t小肽铁、500 g/t卟啉铁。预试期5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小肽铁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 12。53%(P<0。05);小肽铁组、卟啉铁组仔猪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小肽铁组仔猪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卟啉铁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小肽铁组和卟啉铁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有机铁增加了粪便中乳酸杆菌属比例,降低了梭菌属等相对丰度,增加了断奶仔猪粪便中丙酸和丁酸含量。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小肽铁和卟啉铁能够改善断奶仔猪血液指标、粪便菌群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结合生产性能分析,400g/t小肽铁效果较好。

    卟啉铁小肽铁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粪便菌群

    精油有机酸复合物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

    刘巍李春廖莹李悦伊...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精油有机酸复合物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血常规、血清生化及肉品质的影响。随机挑选体重、生理状态一致的240只72日龄(育肥期)广西三黄鸡分为两组,每组重复6个,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0。25 g/kg精油有机酸复合物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试验组三黄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淘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25。04%(P>0。05)。试验组三黄鸡大血小板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三黄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总胆固醇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谷草/谷丙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三黄鸡胸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精油有机酸复合物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可作为一种替抗产品应用于广西三黄鸡的养殖。

    三黄鸡植物精油有机酸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

    叶黄素衍生物替代叶黄素对肉鸡着色、组织色素含量、抗氧化、肝功能的影响

    刘伊笑付连港石玉祥刘华...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饲粮添加叶黄素和叶黄素衍生物对黄羽肉鸡皮肤着色、组织色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将432只37日龄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叶黄素40 mg/kg(叶黄素组)、24 mg/kg叶黄素与16 mg/kg叶黄素衍生物(叶黄素+叶黄素衍生物组)、40 mg/kg叶黄素衍生物(叶黄素衍生物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的喙、鸡胫和翅下皮肤的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P>0。05);各试验组肉鸡血清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P<0。05);肉鸡翅下皮肤G蛋白偶联受体143(GPR143)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叶黄素和叶黄素衍生物可以改善肉鸡皮肤的色度值,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肉鸡肝脏无不良影响,叶黄素衍生物(16 mg/kg)部分替代叶黄素不影响叶黄素的着色效果和抗氧化效果。

    叶黄素衍生物肉鸡抗氧化皮肤颜色

    有机硒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姜毅峰王密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有机硒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Na2SeO3组、Se-Met组和Nano-Se组分别以0。4 mg/kg硒水平添加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试验期42d。结果显示,1~21日龄,Se-Met组料重比显著低于Na2SeO3组(P<0。05)。Nano-Se组和Se-Met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Na2SeO3组(P<0。05)。与Na2SeO3组相比,Nano-Se组肉鸡的胸肌a*值显著增加(P<0。05),Se-Met组和Nano-Se组肉鸡的胸肌系水力显著增加(P<0。05)。与Na2SeO3组相比,Nano-Se组肉鸡的胸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Se-Met组和Nano-Se组肉鸡的胸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有机硒能够有效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其中纳米硒效果优于硒代蛋氨酸。

    有机硒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