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密蒙花干粉对产蛋鹌鹑蛋黄颜色、脂肪含量、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董翠莲胡礼平王宵李方杰...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密蒙花干粉对鹌鹑蛋黄颜色、蛋中脂肪含量、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90日龄健康鹌鹑600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鹌鹑.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K1组和CK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密蒙花干粉.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K2组蛋黄颜色极显著加深(P<0.01),CK1组和CK2组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黄占比均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血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5%和10%密蒙花干粉能够改善蛋黄颜色,提高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且添加10%的密蒙花干粉效果较好.

    密蒙花干粉鹌鹑蛋黄颜色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

    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王俊锋陶梦筱付荣顺连慧香...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8%和1.0%的茶蛋白.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28d.于31日龄时进行代谢试验,分析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代谢率.结果表明: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5 mol/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75℃、液料比50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率为51.09%.饲粮添加0.8%、1.0%茶蛋白皖南三黄鸡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及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8%~1.0%的茶蛋白,可以提高皖南三黄鸡对饲粮养分的表观代谢率.

    发酵茶渣碱溶酸沉淀法茶蛋白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

    碱高压氧化改性对麦秸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刘鑫鑫秦怡婕高雅范欣瑶...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提高麦秸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提取率,采用碱高压氧化法改性麦秸膳食纤维,采用单因素方法探究碱添加量、液料比、高压时间和H2O2添加量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处理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处理工艺是NaOH添加量6%、液料比6mL/g、高压时间40 min、H2O2添加量6%.经验证得到最佳处理工艺下SDF的提取率为10.29%,与未处理麦秸相比(3.65%)提高了 181.92%(P<0.05).研究表明,碱高压氧化法能够有效提高麦秸SDF的提取率,有利于麦秸膳食纤维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麦秸可溶性膳食纤维碱高压氧化处理

    油莎豆茎叶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杨亚洁付东青王旭哲马春晖...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从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青贮饲料中分离培养优势乳酸菌并对其鉴定,为提高油莎豆青贮品质提供有利的乳酸菌资源.试验通过微生物培养和16S rDNA序列分析,最终分离鉴定出8株乳酸菌菌株,使用分离的8株菌株进行油莎豆青贮试验,分别在青贮第3、7、15、30、60d测定营养成分.结果发现,其中H1、H7 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7、M13、M15 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M1、Mi1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R12为副肠系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除乳酸片球菌不能在pH值为3的条件下生长,其余3种菌株均展现出较强的耐酸、耐盐能力,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和多样化的发酵碳源特征.使用8株分离的乳酸菌青贮油莎豆的粗蛋白含量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营养品质较好.研究表明,试验筛选的8株乳酸菌可为制备油莎豆青贮菌类添加剂提供菌种资源.

    油莎豆青贮乳酸菌分离鉴定

    榛子青皮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袁永旭黄志程贡永鹏闫馨慈...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优化榛子青皮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榛子青皮多糖的水提工艺,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液料比56mL/g、提取温度65 ℃、提取时间140 min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5.15±0.27)%,与模型预测值相当.FT-IR结果显示,榛子青皮多糖存在多糖特征吸收信号.榛子青皮多糖具有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硫(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明显的铁还原能力.研究表明,响应面优化榛子青皮多糖水提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后续榛子青皮多糖的提取生产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榛子青皮多糖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

    辣蓼黄酮正丁醇部位对PRV感染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柏晶晶张文黄昌巧袁海峰...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辣蓼黄酮正丁醇部位(FNB)对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FNB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FNB(25、50、100mg/L)处理PRV感染的RAW264.7细胞4、8、12 h,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显示,与PRV感染组相比,25 mg/L FNB作用于PRV感染的RAW264.7细胞12h后,细胞内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小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小鼠醌氧化还原酶1(NQO1)活性升高,iNOS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HO-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QO1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与PRV感染组相比,25 mg/L FNB组处理12 h时后,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酶(HAT)的活性降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活性升高,细胞内HAT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HDAC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研究表明,FNB对PRV感染RAW264.7细胞诱导的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通过提高细胞内多种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水平发挥抗氧化作用,调节细胞内的乙酰化水平,降低PRV感染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

    辣蓼黄酮正丁醇部位猪伪狂犬病毒氧化应激组蛋白乙酰化

    紫花苜蓿资源萌发期耐碱性评价

    王建丽张莹莹张冬梅刘亚玲...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东北盐碱地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研究选取130份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及新选育资源,分别用30 mmol/L的Na2CO3溶液和50 mmol/L的NaHCO3溶液对其萌发期种子进行碱胁迫处理,通过检测萌发指标及隶属函数分析对供试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30份紫花苜蓿在Na2CO3与NaHCO3胁迫下的平均相对萌发率分别为68.54%、79.17%,相对萌发势分别为57.30%、65.78%,相对根长分别为23.70%、17.61%,相对芽长分别为 53.21%、46.37%.隶属函数分析发现,LJ112、LJ66、LJ33、5010、DARA、农菁1号、巨能耐盐等7个品种的种子在两种碱胁迫下萌发态势较好.通过分析130份紫花苜蓿在两种碱胁迫下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农菁1号和LJ33在两种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萌发率及生长势.研究表明,该试验有利于指导盐碱地苜蓿种植,并为耐盐碱紫花苜蓿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紫花苜蓿碱胁迫萌发率耐碱评价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配饲料产品质量评定

    李文贾冰胡晓娜黄颖...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配饲料的产品质量.试验通过考察麦麸添加量、辅料比例(大蒜皮与银杏叶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蛋白酶活的影响,优化发酵条件,检测发酵前后活菌数与pH值、常规营养成分和小肽、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发酵过程中蛋白水解度,以全面评价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品质.结果表明,以蛋白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2%麦麸、2.5%大蒜皮+2.5%银杏叶、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蛋白酶活为342.36 U/g.枯草芽孢杆菌UL-191在基质上长势良好,活菌数可达3.5×1014 CFU/g.发酵前后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明显变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明显增长,大分子蛋白降解成小分子蛋白.蛋白水解度、小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发酵72 h时,蛋白水解度可达25%,小肽、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达182.9、1 006.4 μg/g.研究表明,试验制备的发酵复配饲料产品质量较高,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

    发酵复配饲料质量评定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降解

    益生性酵母的分离鉴定与安全性评价

    刘周靓张启航付雪臧荣鑫...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筛选益生性酵母菌,为后续酵母菌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试验从兰州醪糟和甜胚子中分离筛选酵母菌,并对其进行益生特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从兰州醪糟和甜胚子中获得到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2株、葡萄牙棒孢酵母1株、酿酒酵母1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1株.其中,菌株JM-4发酵完成时间短,环境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可以在肠液胃液中生存,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益生特性.同时,该菌株在小鼠体内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安全性良好.研究表明,5种试验酵母菌株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适合用于益生菌制剂的制备,为酵母菌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了参考.

    酵母菌益生性分离鉴定安全性评价

    基于复合诱导剂诱导枯草工程菌产饲用蛋白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秦梦王力源刘春卯赵露...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为建立一种采用乳糖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复合诱导剂代替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枯草芽孢杆菌产饲用中性蛋白酶发酵工艺.通过初步筛选获得最佳诱导剂配比为0.025‰ IPTG和11.25 g/L乳糖,在原有工艺下发酵得到饲用蛋白酶活性为1 066.09 U/mL;经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发酵工艺,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值7.5、培养温度36.5 ℃、诱导剂添加时间3.2 h、发酵时间45 h,中性蛋白酶活性为1 398.54 U/mL,提高至优化前的1.31倍.研究表明,复合剂诱导条件比IPTG单独诱导更复杂,在蛋白酶的规模化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为蛋白酶制剂在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响应面优化蛋白酶联合诱导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