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叶副产物的活性成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礼雪关丽杰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的综合利用一直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采摘、生产、饮用茶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茶叶副产物,例如茶汁、茶渣和茶粉等.茶叶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类(儿茶素、黄酮类、原花青素)、色素、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碱)、氨基酸以及茶多糖等;具有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及改善肠道健康等生物学功能.茶叶副产物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畜产品品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畜牧养殖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文章综述了茶叶副产物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茶叶副产物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利用提供参考.

    茶叶副产物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动物生产

    甘蔗梢青贮及饲喂效果的研究进展

    郭芳珠王曙阳许富强孙夕思...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梢是甘蔗的主要副产品之一,资源丰富且营养价值较为全面,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来源之一.青贮是一种有效保存和开发甘蔗梢饲料的方法,但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酵母菌使甘蔗梢自然青贮容易腐败变质,而且高含量的纤维会影响动物的消化率和适口性.目前,对于甘蔗梢青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添加剂的使用、混合青贮、甘蔗梢青贮饲喂反刍动物的效果以及甘蔗的收获期、品种、青贮时间等对甘蔗梢青贮产生的影响.文章综述了添加剂和混合青贮以及其他因素对甘蔗梢青贮品质、营养价值、有氧稳定性以及饲喂效果的影响,为推动甘蔗梢的利用和优质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参考.

    甘蔗梢青贮添加剂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饲喂效果

    我国饲料粮供给区域差异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潇潇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究我国饲料粮供给区域差异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月度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法深入探究饲料粮供给区域差异时空演化特征,进一步通过泰尔指数与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饲料粮供给冷点与热点区域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其局部空间关联性较为明显.饲料粮供给空间分布格局检验结果表明,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低"型区域聚集区,东北、东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多为"高-高"型区域聚集区.泰尔指数与结构性原因分析显示,饲料粮供给水平呈现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组内差异是区际差异的关键因素.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土地生产率、交通运输水平、粮食生产机械投入和饲料粮加工水平是饲料粮供给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饲料粮供给土地生产率饲料粮加工水平冷热点分析

    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桑晶郭燕萍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料业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构建社会发展格局的必要前提.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点分析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我国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我国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提升主要得益于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政府力量的改善.从区域层面分析,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较弱,西部地区最弱,各区域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驱动因素不同.从影响因素上分析,科技创新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对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而城镇化率、饲料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和饲料产品生产价格则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文章探讨提升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提升饲料业产业链韧性水平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产业链韧性饲料业指标体系影响因素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农畜产品品牌打造的重点任务与实践路径

    董英娟李巍杭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农业品牌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农畜产品品牌打造是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在落实品牌强国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实践表明,我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培育初具规模,畜牧品牌实力逐步增强,品牌建设基础支撑日渐完备,为高质量打造农畜产品品牌奠定扎实基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增强品牌建设主体力量、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农畜产品加工能力、完善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农畜产品品牌打造的重点任务.为加快打造高端农畜产品品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需积极培育引导,壮大品牌主体力量;全渠道发力,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产业链条,提升农畜产品加工能力;坚持标准化发展,完善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农畜产品品牌品牌强国战略品牌建设主体质量追溯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吴晓芳杨慧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种源安全的重点,也是打破畜禽种源垄断、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推动畜禽种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有助于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为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畜禽种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畜禽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升级.文章提出综合开发畜禽遗传资源,促进畜禽种业特色化发展;加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现代标准化畜禽育种体系;强化畜禽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健全畜禽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的发展策略,为推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畜禽种业中国式现代化畜禽遗传资源高质量发展